词条 | 香港民乐团 |
释义 | 香港民乐团于1977年成立,自2001年4月1日,由香港民乐团有限公司正式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接管,拥有85位专业演奏人员,是香港唯一大型职业民乐团。 简介香港中乐团(民乐祇在内地的叫法,不要乱私自更改名称)于1977年成立,自2001年4月1日,由香港中乐团有限公司正式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接管,拥有85位专业演奏人员,是香港唯一大型职业民乐团。 香港中乐团演出形式及内容包括传统民族音乐及近代大型作品,乐团更广泛地委约各种风格及类型的新作品,委约及委编作品逾1,500首。乐团的演出编制共85人,分拉弦、弹拨、吹管及敲击四个乐器组别,其中包括传统及新改革的多种乐器。 成员现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是阎惠昌。 现任副指挥是周熙杰。 现任署理乐团首席兼乐团副首席兼敲击声部长是阎学敏。 现任乐器改革研究主任是阮仕春。 现任弹拨声部长是王梓静(王静)。 现任吹管声部长是孙永志。 高胡首席辛小玲、中胡首席刘扬及二胡首席辛小红则轮流出任署理拉弦声部长。 前任团长兼助理指挥兼拉弦声部长是黄安源(任期到2008年8月31日)。 2008年9月1日起,“Concertmaster”及“Deputy Concertmaster” 的中文职称分别由“团长”及“副团长”修订为“乐团首席”及“乐团副首席”。 使命香港中乐团齐心致力于奉献卓越的民乐艺术,紧贴时代脉搏,发挥专业精神,追求音乐至高境界,成为香港人引以为荣的世界级乐团。 乐团架构名誉赞助人: 行政长官曾荫权 香港中乐团理事会名单 理事会 主席: 黄天祐 副主席: 赖显荣、赵丽娟 义务秘书: 陈锦标 理事:徐尉玲、欧阳赞邦、钟瑞明、陈伟佳、梁广灏、陈茂波 理事会顾问:唐家成 资深音乐顾问 费明仪、林乐培 音乐顾问 李西安、易有伍、陈澄雄、韦慈朋、郭亨基、汤良德、乔建中、曾叶发、湛黎淑贞、陈永华、李松 筹款大使 江伟、汪明荃、马健基夫人、陈恒、潘宝华 现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2003年10月1日起使用本职称): 阎惠昌(2003年10月1日以前职称是音乐总监) 历任音乐总监或首席指挥: 吴大江、关乃忠、石信之、彭修文(未到任即去世) 行政总监:钱敏华 节目、教育及外展主管:钟珍珍 市务及拓展主管:黄卓思 财务、人事及行政主管:凌瑞娥 业务香港中乐团为使全港市民对民乐有更多接触,每年举办超过100场定期及外展音乐会,亦主办多项大型活动,如香港胡琴节、香港鼓乐节及香港笛箫节等。 香港中乐团亦担任香港文化大使,获邀请于国际著名音乐厅及艺术节演出,曾演出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台湾、澳门、加拿大、美国、荷兰、奥地利、德国、英国、法国、捷克及爱尔兰等地。 香港中乐团为推广民乐至社会各阶层及资助乐团长远发展,分别于1998年成立“民乐挚友会”及于2002年设立“香港民乐团发展基金”。为培育新一代观众,除经常到学校演出外,于2003年成立香港儿童中乐团及香港少年中乐团、举办乐器班及与香港演艺学院作院团合作计划等。与电视台、电台及其他机构合作制作音乐教育节目及教育电脑光碟《中国音乐宝库:胡琴篇》。 香港中乐团亦研究及发展中国传统及近代音乐;改良乐器以达更佳声效。为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乐团除作大型民乐合奏外,更分别成立民间音乐小组、室内乐小组及乐器改革研究小组。民乐团又制作了多辑影音产品,包括音乐会现场录音CD、VCD、DVD等,并于2003年推出全球首张大型民乐团SACD现场录音音乐会专辑,曾为电影《天地英雄》及《功夫》演奏配乐。民乐团于研讨会完结后出版论文集,并出版民乐导赏书籍如《民乐因您更动听》及《大型民乐合奏观赏秘笈》等。又于2005年9月成立“乐在其中显关怀”计划,把民乐带到老人院、儿童院及单亲家庭中心等慈善机构以履行其社会责任。 奖项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最杰出弘扬现代民乐荣誉大奖”(2002) 理事会获得香港董事学会颁发“杰出董事奖 - 法定/非分配利润组织董事会” (2004) 香港会计师公会“2004最佳企业管治资料披露大奖 - 公营/非牟利机构组别金奖”(2004) 香港电台第28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2005)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