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现代物流设备设计与选用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孔令中

ISBN:7-5025-7736-X

出版日期:2006-1-1

内容介绍

现代化物流要依托现代化物流机械设备。为适应现代化物流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需要,编写本书。

《现代物流设备设计与选用》介绍了典型的输送、装卸和运输机械,自动化仓库、自动导引小车(AGV)、机器人和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和选用原则,以及与自动化仓库技术相近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相关知识和设计原则。

《现代物流设备设计与选用》突破设计中先机后电的模式,介绍了以机、电、控制为基础的系统总体设计的主导思想。为了开拓设计者的思路,本书还对机、电、控制等基础知识做了简要介绍。

前言

目前,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物流系统低效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世界各地,已普遍将改造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作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措施。快速、高效、自动化的物流机械设备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涉及到设计、制造、控制、管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为适应现代化物流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需要,编写本书。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典型物流机械介绍;第二部分是总体设计理念和步骤;第三部分是物流机械设备设计中用到的机械、电气和控制技术简述;第四部分介绍了几个现代物流设备的设计和选用原则,还介绍了与自动化仓库技术相近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相关知识和设计原则。

本书力求突破设计中先机后电的模式,建立以机、电、控制为基础的系统设计的思路。例如,在设计变速系统时,是电气变速好还是机械变速优点多;在设计制动系统时,是应该采用电气制动还是采用机械制动更有利,还是综合使用电气和机械技术更好。

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强调全局与综合的知识,而不对某知识点做过细的讲述。

本书可供从事物流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机电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材和毕业设计参考书。

本书由宋世军博士(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学院院长,主要研究CAD/CAM和图像识别技术)主审,孔令中担任主编,于复生博士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精密测控系统、机器人等)和郭世永博士后(青岛理工大学车辆与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车辆、物流机械等)担任副主编。

本书电动机、电气变速和电气制动部分由李全民编写;减速器、带传动、链传动和钢丝绳传动部分由林晨博士编写;液压和气压传动由孟广耀博士和卢尚斌编写;自动导引小车(AGV)部分由郭世永博士后编写;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器人部分由于复生博土后、沈孝芹编写;塔式起重机部分由王积永编写;其余部分由孔令中(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胡文霞、孔雪编写。

本书涉及知识面较广,我们参阅和引用了许多国内外同行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9月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物流的基本任务 1

1.2 物流的发展 1

1.2.1 生产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1

1.2.2 物流技术的发展 2

1.3 物流机械设备 3

第2章 典型物流机械 5

2.1 输送机械 5

2.1,1 散货输送机械 5

2.1.2 件货输送机械 29

2.2 装船和卸船设备 43

2.2.1 散货装船机 43

2.2.2 机械式散货连续式卸船机 47

2.2.3 散货卸船机的比较和选用 50

2.3 散货堆场设备 51

2.3.1 堆料机 51

2.3.2 取料机 52

2.3,3 斗轮堆取料机 53

2.4 散货装卸车设备 55

2.4.1 散货装车机 55

2.4.2 散货卸车机 56

2.5 集装箱装卸设备 58

2.5.1 集装箱吊具 58

2.5.2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61

2.5.3 集装箱堆场及水平运输机械 64

2.6 叉式装卸车 72

2.6.1 叉式装卸车的特点、作用及其分类 72

2.6.2 叉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75

第3章 物流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80

3.1 物流机械总体设计概述 80

3.1.1 总体设计类型 80

3.1.2 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81

3.1.3 物流机械系统功能 83

3.1.4 物流机械的总体组成 84

3.1.5 总体设计步骤 85

3.1.6 总体设计的特点 85

3.2 物流机械系统的关键技术 86

3.2.1 机械技术 86

3.2.2 检测传感技术 87

3.2.3 自动控制技术 87

3.2.4 伺服系统 88

3.2.5 系统总体技术 89

第4章 驱动与传动 92

4.1 电动机 92

4.1.1 直流电动机 92

4.1,2 异步电动机 93

4.1.3 伺服电动机 94

4.1.4 直线电动机 98

4.1.5 电动机的选择 100

4.2 系统的调速 103

4.2.1 调速指标 103

4.2.2 电气调速 104

4.2.3 齿轮减速器 107

4.2.4 蜗杆减速器 108

4.2.5 蜗杆-齿轮减速器 109

4.2.6 行星齿轮减速器 109

4.2.7 谐波减速器 113

4.2.8 特殊齿形减速器 113

4.2.9 无级变速器 118

4.3 系统的制动 120

4.3.1 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 120

4.3.2 异步电动机的电气制动 122

4.3.3 机械式制动器 123

4.4 带传动 127

4.4.1 带传动的类型 127

4.4.2 带传动工况分析 129

4.5 链传动 132

4.5.1 特点及应用 132

4.5.2 链传动的结构 133

4.5.3 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134

4.5.4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36

4.5.5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38

4.5.6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39

4.5.7 链传动装置的设计 143

4.6 钢丝绳传动 145

4.6.1 钢丝绳 145

4.6.2 滑轮及滑轮组 152

4.6.3 卷筒 157

4.7 液压传动 161

4.7.1 液压传动的特点 161

4.7.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62

4.7.3 液压缸 162

4.7.4 液压阀 167

4.7.5 液压系统的设计 172

4.8 气压传动 176

4.8.1 气压传动的特点 176

4.8.2 气缸 177

4.8.3 气动马达 181

4.8.4 气阀 182

4.8.5 气动控制回路的设计 184

4.8.6 气动系统设计步骤及内容 191

第5章 传感器技术 193

5.1 概论 193

5.1.1 物流机械对传感器的基本要求 193

5.1.2 传感器的组成与一般特性 193

5.1.3 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93

5.2 开关量及接近传感器 193

5.2.1 光电传感器 193

5.2.2 接近开关用电感式、电容式传感器 195

5.2.3 涡流式传感器 195

5.2.4 霍尔传感器 196

5.3 位移传感器 197

5.3.1 光栅式传感器 197

5.3.2 光电编码器 198

5.3.3 旋转变压器及感应同步器 198

5.3.4 光纤位移传感器 199

5.4 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200

5.4.1 测速发电机 200

5.4.2 霍尔转速传感器 200

5.4.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200

5.5 力和转矩传感器 201

5.5.1 力传感器 201

5.5.2 转矩传感器 201

5.6 智能传感器 202

5.6.1 智能传感器的定义、特点和构成 202

5.6.2 智能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预处理和数据采集 203

5.6.3 传感器的智能化 204

5.6.4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 205

5.6.5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06

5.6.6 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 207

5.7 其他传感器 207

5.7.1 触觉传感器 207

5.7.2 图像和色彩传感器 208

5.7.3 温度传感器 208

5.7.4 模糊传感器 209

5.8 信号处理接口电路 210

5.8.1 数据放大接口 210

5.8.2 数据转换接口 211

第6章 控制技术 213

6.1 开关量计算机控制系统 213

6.1.1 开关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13

6.1.2 单片机控制技术 214

6.1.3 PLC控制技术 216

6.2 连续量控制技术 218

6.2.1 伺服系统概述 218

6.2.2 速度控制伺服系统 219

6.2.3 位置控制伺服系统 220

第7章 自动化仓库 221

7.1 自动化仓库的特点及分类 221

7.1.1 自动化仓库的特点 221

7.1.2 自动化仓库的分类 222

7.2 自动化仓库的构成 225

7.2.1 机械设备 225

7.2.2 电气与电子设备 229

7.3 巷道式堆垛机 230

7.3.1 机架及运行、起升机构 231

7.3.2 载货台及存取货机构 232

7.3.3 供电及安全保护 239

7.4 自动化仓库的自动寻址 241

7.4.1 认址装置 241

7.4.2 认址检测方式 241

7.5 仓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243

7.5.1 仓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243

7.5.2 系统设计过程 245

7.5.3 系统功能 247

7.5.4 生产能力及仿真 247

7.5.5 几种典型的自动化系统结构 248

7.6 自动化仓库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50

第8章 自动导引小车(AGV) 252

8.1 AGV发展概况 252

8.1.1 AGV国内外的发展过程 253

8.1.2 AGV国内外的应用领域 253

8.1.3 AGV的分类 254

8.1.4 AGV的基本性能参数 254

8.2 AGV特点及导向调度方法 255

8.2.1 AGV的工作过程 255

8.2.2 AGV的特点 256

8.2.3 AGV导向技术及调度方法 256

8.3 AGV的组成 260

8.3.1 车体系统 261

8.3.2 驱动/导向系统 261

8.3.3 控制/通讯系统 263

8.3.4 安全系统 265

8.4 AGV应用实例 267

8.4.1 整体设计方案 267

8.4.2 硬件电路设计 268

8.4.3 系统设计 278

第9章 机器人 285

9.1 概述 285

9.2 物流机器人的应用背景与技术要求 285

9.3 物流机器人的一般组成 286

9.3.1 机器人机械本体 286

9.3.2 控制系统 286

9.3.3 机器人内外部接口 286

9.4 用机械手进行装配作业的基本动作 287

9.4.1 装配作业中的误差 287

9.4.2 装配作业的柔软性 288

9.4.3 模糊对中的柔软性(RCC) 288

9.4.4 RCC的应用实例 290

9.5 SCARA装配机器人 291

9.5.1 SR系列装配机器人 292

9.5.2 使用马达 293

9.5.3 控制马达的作用与控制回路 293

9,5.4 SSR-H系列装配机器人 294

9.6 机器人在装配中的应用举例 297

9.7 机器人在搬运易碎易爆物品中的应用举例 299

第10章 塔式起重机 301

10.1 概述 301

10.2 塔式起重机产品分类 301

10.3.塔式起重机的组成 305

10.3.1 工作机构 306

10.3.2 金属结构 306

10.3.3 动力装置 306

10.3.4 控制系统 306

10.4 塔机的工作级别 306

10.5 塔机的载荷 306

10.5.1 基本载荷 306

10.5.2 附加载荷--工作状态风载荷 308

10.5.3 特殊载荷 310

10.5.4 其他载荷 310

10.6 钢结构 311

10.6.1 计算原则 311

10.6.2 结构的工作级别 311

10.6.3 载荷组合 312

10.6.4 材料及其许用应力 312

10.7 平衡重 313

10.7.1 平衡重确定 314

10.7.2 平衡重的校核 314

10.8 塔机的抗倾翻稳定性 314

10.8.1 抗倾翻稳定性 314

10.8.2 抗倾翻稳定性计算 314

第11章 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317

11.1 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形式与基本参数 317

11.1.1 术语和定义 317

11.1.2 类别与形式 317

11.1.3 基本参数 318

11.2 机械式立体车库类型 319

11.2.1 升降横移式(PSH) 319

11.2.2 垂直升降式(塔式、电梯式)(PCS) 320

11.2.3 简易升降式(PJS) 320

11.2.4 垂直循环式(PCX) 321

11.2.5 水平循环式(PSX) 321

11.2.6 多层循环式(PDX) 322

11.2.7 平面移动式(PPY) 323

11.2.8 巷道堆垛式(PXD) 323

11.2.9 汽车升降机 325

11.3 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安全要求 325

11.3.1 安全要求和措施 325

11.3.2 停车设备使用环境的安全要求 330

11.3.3 使用信息 330

11.4 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330

11.4.1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330

11.4.2 车库的选型与配置 332

11.5 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334

11.5.1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334

11.5.2 选型与配置 338

11.5.3 停车库设计条件 341

11.6 简易升降类停车库 341

11.6.1 设备主要组成部分 341

11.6.2 车库的选型与配置 341

参考文献 34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