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安全监测技术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赵建华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2018954出版时间:2006-08-01版 次:1页 数:306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一般工业技术 内容简介《现代安全检测技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安全监测中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监测方法。《现代安全检测技术》共分12章。其中,第1章阐述安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章至第4章介绍安全监测的技术基础,包括安全监测用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化和干扰抑制技术;第5章至第8章重点介绍现代安全监测中的温度监测技术、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和微弱信号监测技术;第9章至第12章依次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现场总线技术、虚拟测试仪器技术和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在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现代安全检测技术》内容丰富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安全监测的思路、技术原理和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最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安全监测方法。《现代安全检测技术》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安全工程或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和供从事安全监测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前言 第1章绪论 1.1安全监测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1.1.1安全监测的意义 1.1.2安全监测的目的 1.1.3安全监测的任务 1.2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危险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阶段 1.2.2实时在线监测阶段 1.3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安全监测用传感器 2.1概述 2.1.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1.2传感器的分类 2.1.3常用传感器 2.2温度传感器一 2.2.1膨胀式温度传感器 2.2.2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2.2.3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2.2.4半导体热敏电阻 2.3压力传感器 2.3.1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2.3.2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2.3.3电容式差压传感器 2.4流量传感器· 2.4.1差压式流量传感器 2.4.2电磁式流量传感器 2.4.3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2.4.4超声式流量传感器 2.5物位传感器 2.5.1音叉式料位传感器 2.5.2电容式料位传感器 2.5.3超声式料位传感器 2.5.4微波式及日r射线料位传感器 2.6气体传感器 2.6.1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2.6.2热线式热传导率气体传感器 2.6.3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第3章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技术 3.1数据采集技术基础 3.1.1信号A/D、D/A转换过程 3.1.2采样信号的频谱 3.1.3采样定理 3.1.4采样方式 3.2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 3.3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要求 3.3.1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3.3.2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3.4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3.4.1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 3.4.2主要功能电路 3.5信号处理基础 3.5.1概述 3.5.2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3.5.3随机信号处理 3.5.4离散傅里叶变换 3.6信号中的噪声 3.6.1白噪声 3.6.2有色噪声 3.6.3脉冲噪声 3.6.4随机噪声的波形 3.7信号的预处理 3.7.1解调 3.7.2预滤波 3.7.3幅值处理 3.7.4去均值 3.7.5去趋势项 3.7.6预白化 3.8信号平均 3.8.1信号平均方法 3.8.2Boxcar平均器 3.8.3时域多点平均 3.9信号的滤波 3.9.1经典滤波和统计滤波 3.9.2模拟滤波器 3.9.3数字滤波器 3.10信号的平滑处理 3.10.1单纯移动平均法 3.10.2多项式拟合法 3.10.3适应平滑法 3.10.4频域平滑法 第4章智能化和干扰抑制技术 4.1监测智能化技术 4.1.1非线性自校正 4.1.2自校零与自校准 4.1.3自补偿 4.2干扰与抑制 4.2.1干扰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4.2.2干扰的抑制 第5章现代温度监测技术 5.1概述 5.2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 5.2.1红外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 5.2.2红外辐射测温仪 5.3基于彩色三基色的温度测量技术 5.3.1彩色三基色温度测量原理 5.3.2彩色三基色温度测量装置 5.4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技术 5.4.1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的原理 5.4.2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的结构及特性 5.4.3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 5.4.4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第6章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技术 6.1概述 6.2红外气体浓度监测的基本原理 6.2.1双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6.2.2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频率 6.2.3特征红外吸收波长 6.2.4红外吸收定律 6.3非色散红外吸收气体浓度监测技术 6.3.1时间双光束测量方法 6.3.2空间双光束测量方法 6.4红外大面积气体泄漏监测技术 6.4.1红外大面积气体泄漏的双光束监测原理 6.4.2红外大面积气体泄漏监测的量纲 第7章声发射监测技术 7.1概述 7.2声发射监测的理论基础 7.2.1声发射产生条件及声发射源 7.2.2声发射信号的表征参数 7.2.3声发射源定位 7.3声发射监测仪器 7.3.1声发射监测仪的组成 7.3.2声发射传感器 7.3.3信号处理部分 7.4声发射监测技术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7.4.1应用声发射监测技术预报矿山岩体冒落和崩塌 7.4.2利用声发射监测技术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 第8章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第9章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第10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第11章虚拟测试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第12章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前言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各种空难、海难、煤矿透水、瓦斯爆炸、天然气井喷和火灾等灾难性事故不断发生,其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十分惊人。 开展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全面提高我国安全监测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有效减少事故隐患、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遏制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以及保障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现代安全监测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科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书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安全监测中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监测方法。全书共分12章,第1章阐述安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章至第4章介绍安全监测的技术基础,包括安全监测用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化和干扰抑制技术。第5章至第8章重点介绍现代安全监测中的温度监测技术、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和微弱信号监测技术。第9章至第12章依次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现场总线技术、虚拟测试仪器技术和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在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安全监测的思路、技术原理和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最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安全监测方法。 本书曾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讲义,在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中使用多年,现结合讲授实践和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做了较大的改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院、教务处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还参阅了多位专家教授的著作与文章,借此机会深表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许多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