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弦虎开手
释义

弦虎门拳种属内家拳系,弦虎开手则是此门拳中的基础套路。其主要手法有:拳、刁掌、虎掌、标掌等;主要步势有:三平、跪步、骑龙步、寒鸡步,主要肘法有:挑、顶、弹;主要腿法有:蹬、踹、点、踏、铲。身法讲究拧腰切胯,吞吐沉浮,变化多端,深不可测。劲道讲究蓄而不露,发则似箭。此拳有手疾、眼快、步稳、身灵、力猛、法毒的特点。

简介

弦虎拳,又名旋虎开手。因在拳路中使用虎爪旋拿、旋臂滚肘、旋腕旋腰、绕转侧进以及发螺旋劲而得名。系峨眉派短打、进攻性南拳。

弦虎拳流行于川西、凉山州少数地区,在1984年四川省第五届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凉山州运动员吴浪以弦虎套式连环瓣一举夺得地方拳种评奖桂冠,所演练的旋虎拳(又称玄虎拳)拳艺熟练、拳风独特,手法清晰、击法明确、身法吞吐、浮沉自然、步法绕转、快速敏捷,因此受到好评。

弦虎拳以虎掌扣、拿、抓、握、扭、拧为主,在旋中带抓、抓中带拿,拿中发力,于动中滑脱敌方之进攻力量,而后用短、快、刚、暴的发力反击对手,力求快而狠、准而稳。

弦虎拳,步法以绕、转、疾步为主,善打近身贴靠战,加上手上的勾拿拧旋,使敌方拳脚掌被牵带,难于反攻,故常被弦虎拳中的顶心肘、旋开肘、脚膝法、鸡心腿、兔蹬腿所击中。主要击法是上绷下砸、内关外合、旋绕撞架、刁拿滚进。因套路动作较多,活动量也大。

弦虎拳因系秘传拳术,其传系、源流、功法正在挖掘、整理之中。

常用的手型和步型

1.虎爪:五指用力张开,第二、三指关节弯曲,第一指节向手背面伸张,使掌心突出(图一)。

2.鹰爪:除拇指外展弯曲外,其余四指并紧,第二、三指关节弯曲(图二)。

3.标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图三)。前伸时,短促用力,力达掌指尖。

4.刁手:小指和无名指卷屈紧贴掌心,其余三指外张分开,第二、三指关节弯曲,力注指尖;手腕微内屈(图四)。

5.三平步:前脚尖向前,后脚尖'外展,两腿屈

膝下蹲,前后脚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3.5倍。身体重心大部分落在后腿上(图五)。

套路动作

预备势: 、

两脚并步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指紧贴裤缝;眼平视前方(图1)。

要求:顶头、竖项、心静、体松。

一、开拳丹田一口气

(1)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图2、附图2)。

(2)下肢不动;两手直臂前平举,掌心向下(图3)。

要求:两臂缓慢提起,吸气下沉。

二、力士推山显神威

(1)接上动。重心下降,两膝微屈,上体右转;右肘微屈随体转右摆;左手向右肋下方推出,掌指向上;眼视右下方(图4)。

(2)身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成虎掌向前击出,力达掌背;右手向下经右肋向前护于左腕部助力,指尖朝上,掌心向左;眼视右手指

尖(图5、附图5)。

要求:拧腰转体,扣膝裹裆。

三、金鹰观海站岩尖

接上动。重心后移,左脚收回半步,脚尖点一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成虎爪,臂内旋向下向后上方直臂反抓,爪心斜向前上方;左臂内旋向下经左胯侧向左侧上方反撩,爪心向上;上体前俯,眼视前下方(图6)。

要求:虚实分明,两臂尽量后展。

四、霸王提锤跳岩涧

(1)接上动。左脚向左迈出半步,屈膝、脚尖外展;右脚跟提起,屈膝内扣;上体随之左转重心移至两腿之间;同时,两臂外旋上抬至两肩侧,爪心向外,虎口向前;眼视左前下方(图7)。

要求:上步时,上体随之抬起。

(2)重心移至左脚;右脚由后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屈膝;同时,两爪变拳,由两侧向下、向内、向上屈肘提至腹前,两肘紧贴两肋,拳心向上;眼视下方(图8)。

(3)右脚不动;左脚上步与右脚平行,略宽于肩开步站立;同时,两拳收抱腹前,拳心向上,拳面相对;眼视前下方(图9)。

(4)左脚后退一步,重心后移;同时,两拳下落经胯前向两侧分开,拳心向上(图10)

(5)上动不停。右脚退后一步,与左脚平行,略宽于肩站立;同时,两臂屈肘,拳心相对, 两拳经胸前下落至腹前,拳面相对,拳心向下;眼平视前方(图11)。

要求:连贯协调,含胸收腹,上下相随。

五、托盘接手寒鸡势

(1)接上动。左脚尖外展,屈膝,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提起屈膝内扣,脚尖斜向下;同时,上体左转,右拳经左小臂上方移至左肩前,塌腕,拳心斜向下,屈臂抬平,肘尖向外;眼视左前方(图12)。

(2)上动不停,右脚向右斜后落步;左脚随之收回半步,前脚掌内侧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拳收至腹前,塌腕、拳心向下;左臂外旋,左拳变爪经右小臂外侧向左斜上方横格,爪心向上,虎口向左;眼视左爪(图13)。

要求:收腹裹胯,两膝内扣,虚步和横格同时完成。

六、绕步片马肋下捶

(1)接上动。右脚尖外展,屈膝,重心右移;身体右转180度;随即,左脚提起,由后向前下落,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臂内旋,右拳变爪随体转由下向右斜上方屈臂架起,小指侧斜向上;左爪内旋随体转由上向右经面向下切击,力达掌根;掌心斜向左;眼视左下方(图14)。

(2)右脚向前方转动落地;同时身体左转;左脚向前跟半步成三平步;右手臂外旋由上向下经右胯旁向后、向右向前贯拳,拳心向下,略低手肩;左掌随之向前护于右腕部;眼视右拳(图15)。

要求:转动快速,上步与贯拳要同时进行,两臂微屈成圆。

七、罗成抱虎山中去

接上动。童心移至左腿;右脚由前经左脚内侧向右斜后方撤回一步,身体右转,左膝微屈成右横档步;同时两手分开,右拳变成虎爪,由下向右经面部划弧外格,停于右肩斜上方,臂微屈,掌心斜向左上方;左掌由右下向上按护于右肘侧,高与胸齐;眼视左方(图16、附图16)。

要求:外格按护要同时进行。

八、白虎靠岩猛献爪

接上动。左脚后移半步与右脚平行,上体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左掌随转动向下经左膝前向左侧上方摆起成虎爪,爪心向下,虎口向前;右爪变掌由上向左斜下方砍出,停于档前,力达小指侧,掌指斜向上,掌心向左(图17)。

九、擒羊手下拐子脚

重心移至左脚,膝微屈;右脚屈膝提起,脚尖外展45度,勾脚尖向前下方蹬出,力达脚跟;同时上体前俯;右掌变成虎爪,前臂由右向下向左向上外旋划

一小圈,屈肘停于胸前,肘尖朝下,掌心朝内;左爪向右经面向下贴于右前臂上,爪心朝下;眼视右脚尖(图18).

要求:右脚前蹬与两手动作同时完成,含胸拔背。

十、毒蛇出洞点石穿

接上动。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左脚向前上步,膝内扣;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掌变爪内旋,屈肘收于右腰间,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下方;左爪变掌指尖向前,经右掌上方向前下方插出,同时上体微右转前俯;眼视左掌(图19)。

要求:上左脚与插左掌同时完成。

十一、翻塌推掌挑心肘

(1)接上动。上体左转拧腰前俯;左脚前掌碾地,脚跟向右向前踏实,屈膝;重心前移,右脚脚跟提起屈膝成骑龙步;同时,左掌变拳收至左腰间;右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左,掌指朝上,略低于肩,眼视左掌指尖(图20)。

要求:拧腰推掌、收左手要同时完成。

(2)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屈膝前弓;左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前掌内侧着地,脚跟提起,膝微屈;同时右前臂向上挑起至右耳侧,掌心朝耳,肘尖向前顶出;左拳变爪,由腰向前上摆起,护于右肘内侧,爪心斜向前下方;眼视肘前方(图21)。

要求:上步顶肘同时完成。

十二、二虎担山一条鞭

接上动。以两脚跟为轴,上体向左后拧腰转体180度;左腿屈膝约90度;右脚脚前掌内侧点地,脚后跟提起,屈膝跪步;两手型不变,随转动掩肘至体前分开,随即两爪变拳,两臂由屈至伸,经胸腹部,向体侧后反臂摆起,拳心向外,略高于肩;同时上体前俯,左胸贴于左大腿上;眼视右侧上方(图22)。

要求:上体前俯与两臂摆起同时完成。

十三、猿猴献果扑胸抓

(1)接上动。重心移至左脚;右腿屈膝向前上顶出,脚尖绷直;同时,上体后仰;两臂内收屈肘向前经膝外侧向上挑起,右拳拳心向左停于左前额上方,肘尖斜向上略高于肩,左拳停于左前上方,拳心向右;头右转,眼视右斜后方(图23)。

要求:顶膝、挑拳、仰体同时完

(2)接上势。身体右后转180度;随即右脚震脚;同时,左脚屈膝向后抬起,上体前俯;两拳变爪,随转动移至耳侧,再向前扑抓,高与额齐,虎口相对(图24)。

要求:震脚扑抓同时完成。

十四、饿虎扑食切肋掌

接上动。左脚向前跨步落地成左弓步;两爪变掌收至腹前,再向前横掌切击,掌指相对,掌心朝下,力达小指侧,右手高与眉齐,左手略低于肩,两臂微屈成圆;眼平视前方(图25)。

要求:上步切掌同时完成。

十五、乌龙摆尾虎抱头

接上动。左脚蹬地经右踝内侧向右斜后方跨出:身体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变拳,臂微屈内旋向左架起,停于左额斜上方,拳心斜向上;右爪变拳,屈肘成90度,小臂外旋向左下格挡,肘尖向下,拳面向上,拳心向内,拳高于肩;上体稍前倾,眼视右拳下方(图26)。

要求:退步下格连贯一致。

十六、猛虎下山连环打

(1)接上动。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提起,勾脚尖向前下方踩出,力达脚跟;同时,两拳变爪,左爪向左侧外拿,划弧。下落至左腰侧,右爪以肘为轴在右肋侧,向后、向下、向前、向上划一立圆至右睽便,随即两爪同时向上向前弧形推出,高与眉齐,力达掌根,两臂微屈,肘尖向外;眼视前下方(图27)。

(2)紧接上动。右脚向前落成右弓步;两爪变拳同时向前冲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高与眉齐;眼视两拳(图28)。

(3)紧接上动。右脚向前跃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前俯微左转,两拳外旋,回收向下向前冲出,左拳略高于头,右拳高与肩平,两拳拳

心相对;眼视右拳(图29)。

要求:三个动作连贯完成,手脚配合一致。

十七、石秀腰间一条鞭

(1)接上动。重心右移,身体左转90度前俯;左脚提起收回,脚背紧贴于右膝胭窝处,两腿屈膝,同时,两拳同时向下合抱于胸前,左拳在外,右拳在内,拳心向内,眼视左斜下方(图30)。

(2)左脚向前上步,上体前俯成左弓步;同时,左拳由右肩前经左膝向前下方撩出,高与腰齐,拳心向下;右拳向下经腹前向后上方撩起,略高于头.拳心向下;眼视左拳(图31)。

要求:拧腰转体、含胸台肘要连贯完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