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仙坪田村
释义

仙坪田村创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至今450余年,延裔17代。大姓为洪,占九成多,还有邱、张两姓。最早来此创业者为黄氏,继有魏氏、李氏、陈氏、卢氏,接着有来自湖墘的张氏,来自岗山石虎村的邱氏和来自金螯的洪氏。后来,因生存环境恶劣,杂姓之间互相歧视,弱肉强食,黄、魏、李、陈、卢等姓氏或绝嗣或先后撤走他乡,惟存洪氏与邱氏、张氏繁衍至今。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江东镇仙坪田村

洪氏肇基祖耀省公,来自潮安磷溪上金鳌,溯其根源,洪氏先祖来自福建莆田派系。耀省公生有三子前川、前峰、前岭,前峰移往江东红砂创基立业。

仙坪田村系江东州渚中部偏东一隅。北临韩江,与磷溪仙河隔江相望,东毗东州,西邻洋光,南接三吴。其村域原系韩江东岸堤外一片泥沙冲积洲,可谓“洲中之洲,”并无归属管辖,偶有洋泼沼村李厝人零星拓荒种植,故有“李厝洲”之说。在洲园上作食,偶遇暴发大水,收益甚微。耀省公见此洲园,虽土地常遭洪患,却也肥沃可耕,便迁徙至此矢志创业。废除“李厝洲”称谓,起村名“溪坪田”,意为溪边的一片田,后雅称为“仙坪田”。历经了频仍的洪涝灾害,耀省公及其后裔深感耕种于河滩,环境恶劣,难于生存,遂自筑小堤以挡洪,缘溪垒坝以自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小堤围。从此,洪、张、邱三个姓氏便在这肥沃的韩江冲积洲上繁衍生息,承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年年拨款加高加固堤围。1960年洪峰达到16.88米,亭头大堤轰然决口,此堤段却安然无恙。上世纪80年代末,镇水利所还将次堤段邻水堤坡铺成石护坡。从此,仙坪田的洪患得以彻底根除。先祖修堤,因人力财力所限,只能筑为小堤,故世世代代称此为“堤仔”,而村西北从灰窑头起,绕经村西南至圆山山鼻头之原堤,尽管岁月更迭,废弃有年,残破不堪,仍被人称之“大堤”。这条“大堤”在圆山的另一端绕过溪头洲村连接了鲤鱼山,把仙坪田、东洲、溪头洲隔在堤外,谓之“三洲”,由于仙坪田处于“三洲”之上游,故仙坪田又有“上洲”之称。

现村域面积近十万平方米,耕地面积220亩,其中旱园120亩,水田100亩,池塘面积18亩。据2005年底统计,全村256户,公1067人,人口相当与1950年的2.6倍。

仙坪田属洲渚一隅,土层深厚,肥沃之沙质壤土,加上地势偏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犹适宜种植经济作物。以前这里盛产甘蔗、黄麻、花生、大豆、萝卜、地瓜、香蕉等作物。1964年,“沟头”片一丘甘蔗园,创下了亩产三万斤的全国高产记录,县、公社、大队领导也因此上北京领奖,仙坪田的甘蔗高产,在全国名躁一时。仙坪田人因长期种植黄麻,还练就高超的剥麻技术,以其剥麻速度快、质量好而远近闻名,偶逢黄麻收获季节,后生人常外出帮工,屡受赞誉。另外,仙坪田农民腌制萝卜干也是“好把式”,其萝卜干以酥脆、适口、香味浓郁著称。后来,贯彻“以粮为纲”、“自给自足”的粮食方针,仙坪田才以改种水稻为主。而甘蔗和黄麻,因生长期长,成本高,收购价低,村民划不来而不愿再植(全县皆然),导致潮安糖厂倒闭。先前,该村生产条件甚差,土地坑坑洼洼,且屡遭旱魔侵害,常年挖井“打吊窝”,高坎田灌水需置三架水车,村民苦不堪言。上世纪60至70年代,村民大搞农田基建,年年冬季搬埔改土(包括搬掉田间坟墓和废弃的“大堤”),奋力兴修水利,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排灌机械化、电气化,农业得以稳产高产,水稻年单产保持在1000公斤以上。

清代至民国时期,仙坪田的妇女就具有纺纱织布的工艺,新中国成立后,妇女们除了农忙下田帮工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做刺绣、抽纱,“公社化”以后,村里建立抽纱场,把全村妇女集中起来劳作,全年收入达30多万元。80年代初,随着体制改革的实施,村抽纱场也随之关门,由各户自行经营。妇女从事抽纱、机绣、服装行业,仍是该村当今普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另外,农户发展畜牧业——养殖生猪、三鸟也是一项不菲的收入。

村经济收入还有养鱼业,仙坪田的池塘近20亩,适合养殖各类淡水鱼,而“老祠堂池”的“乌鱼”丰腴肥美,远近出名。以前集体经营,养鱼业是村集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制改革后由村民承包经营。

该村村办企业发展不起,惟有几家小作坊,如碾米、磨面、榨油,还曾远征铁铺响水开荒,随着体制改革,这些小企业或由个人承包或倒闭关门。

落实了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许多农民纷纷洗脚上田,进城务工或经商,仅有1000多人的仙坪村,就有200多名青年外出打工或搞建筑业、装配业,劳务输出年收入达300多万元。近年来,仙坪田新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形成高楼林立、美丽壮观的“新村”,靠的主要是这方面的收入。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相当与1950年的20多倍。大部分村民的生活已达到小康或接近小康的水平。

尊师重教,是该村的优良传统。国民时期,村里在洪氏宗祠办了私塾,私塾设“中主”,主持办学事宜。抗战时期由村里长辈洪雁鑫主持,负责聘请老师及一概事务。因生员不足和财力所限,只能聘请一位老师进行复式教学,学生清一色为男生,故妇女居多文盲。在该村任教的老师颇受尊重,时年八节,村民均会向老师馈赠餜品。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办起六年制完整小学,凡适龄男女儿童,悉数入学。1951年与东洲、三吴合办东光小学,校址设在东洲,后迁仙坪田。1969年,贯彻了小学附设初中班的教育方针,附设了两个初中班,中学办到家门口,方便农民子弟入学。60年代末,东光小学分拆,仙坪田又自办一所完整小学,尽管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每年仍坚持拨款支持办学,关心教师福利,促使教师乐教、学生勤学。10多年来,仙坪田小学考上江东中学的学生人数比率,始终在全镇名列前茅。此外,扫盲工作也卓有成效,60年代末期,全村已脱文盲帽。50多年钱,全村只有两名中学生,没有一个大学生,如今,已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包括在校的本科和专科学生人数已达到30多人。

该村文化建设也有一定历史渊源。村民历来喜欢潮州音乐,民国期间,村里就有“聚和间”等三间弦乐馆,农闲季节,每天晚上在院子里举行弦乐演奏,吸引村民前来休憩观赏。村民这种爱好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仍有热心村民自发组成弦乐队,经常到毗邻乡村或上城演奏。1950年,村里投资建立了锣鼓队,聘请名师施教。逢年过节,如春节,元宵节,则举行大锣鼓游街演奏,增添了村里的节日气氛。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村里出动这支锣鼓队欢送本村两名青年参加志愿军至独树渡口,然后来到独树旷场进行演奏,在场6支锣鼓队中,仙坪田锣鼓队一支独秀,铿锵的锣鼓声,悠扬悦耳的丝竹之声引来数千人观赏,喝彩之声不绝于耳。“文革”时期,锣鼓队也热闹过一阵子。村里第三次建立正规锣鼓队是2003年,接受培训者全是10-15岁的少年,更新了铜器和乐器,配套了20多支“大镖”,经过近一年的培训,队伍脱颖而出,2004年到东凤横坑游行表演,博得当地高度评价。该村还与1969年建立业余文艺宣传队,排练了一批演唱节目,排练了潮剧《闹灯》和《红珊瑚》,曾到独树和铁铺等地演出,也获得较好的口碑。

清末明初,该村便有村民赴港澳和海外谋生,繁衍至今已有700多人。旅外乡亲将智慧和汗水洒在异国的土地上,勤勉不息,奋发图强,大多事业有成;他们身居海外,心怀桑梓,眷恋家园,热心公益,具有一颗拳拳的赤字之心。早在1964年,本村旅居印尼的乡亲洪炳烈便慷慨解囊,捐资铺设村中心巷道——东巷,把崎岖土路变成平坦的水泥路面;并在1986年捐资10万港元支援建设江东大桥;于1992年捐资60万港元兴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仙坪田锦龙小学。还有旅居新加坡的乡亲洪镜湖于1998年与旅居印尼乡亲洪耀裕联合捐资30万元,建设1.05公里长的村道——“仙侨路”及村口的碑亭。2002年洪镜湖又串联旅印乡亲洪嘉华联合出资15万元协助村里建设改水工程。海外乡亲造福桑梓的义举,为全村村民所传颂。

人物方面,仙坪田庙小没有大菩萨,勉强凑合的有:洪生国曾任广东湛江市水利电力局副局长;洪坤锡任潮安县财政局长、县政协副主席;洪若才现任潮安县委常委、庵埠镇委书记;洪生兴为潮州日报主编,潮州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广东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文集《韩水泛舟》,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其生平于业绩被编入《潮汕人物辞典》、《世界人物辞海》和国家级刊物《艺术人生》。

村民洪士钦是闻名的木雕工匠,工艺精湛,能先察柴势取材,因形造物,不用在木材上绘制图样,而白手把木料雕刻成人物、树木、花卉和飞禽走兽等动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