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家屯村 |
释义 | 夏家屯位于东经120。32’,北纬37。4.2’,镇驻地偏南6公里,距市区23公里,姓氏村名,明中叶,夏姓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固名。 民间传说明代中叶,夏姓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取名夏家屯。 相传,很久以前,云、碧、琼三霄娘娘,云游北方,远望耀州(大石桥)一带,有一山峰突起,云雾缭绕,风景独特,三位娘娘一商量,不如去那胜境接受人间香火,施善保民。 一日清晨,三星没落,有一辆载盐的花钴辘车由南向北赶来。车重马弱,缓缓而至,赶车的老板是个中年汉子,似睡非睡地坐在车辕上怀抱鞭子,任车摇摆,忽见路上有三个姑娘,直奔大车而来,并搭话要大车捎个脚,赶车老板迟疑一下,谢绝道:“三位大姐别见怪,这盐车挺沉的,牲口腰又不好,这些都强拉,如果你们姐仨再坐上,恐怕赶不上早市了,再说三位黄花秀女,多有不便;男女授受不亲,传扬出去,对咱们都不好。”三位姑娘诺诺称是,赶车老板又抱起鞭子,打起瞌睡。这时,云遮雾罩,伸手不见五指,只感到马蹄疾驰,耳边生风。车同驾雾一般向北驰去。待老板回头看时,三位姑娘已经跳下车,诡秘地一笑:“谢谢你,我们姐妹仨已到地方了”。从此娘娘下驾的地方,便称“下驾屯”了,后来演化为“夏家屯”。 政区人口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马连庄镇镇驻地东6公里,土地总面积3284.5亩,耕地面积2095.9亩。2004年末有居民175户,560人。共8个姓氏,夏姓336人,占60%,潘、孙、徐分别占12%、11%、10%,刘、曲、崔、接姓均在5户以下。 经济状况村南大埠顶,有经济林40亩,各类果园20亩;村东地势开阔,为粮油主产区;村北土地肥沃,主要发展高效农业,以种植草莓、西瓜、甜瓜、蔬菜为主。全村建有养鸡小区1个,奶牛小区1个。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0万元,人均纯收入4490元。 优势产业花生生产面积大、品质好。一般年栽培面积1000亩左右,总产约300吨。 社会事业全村有货运汽车6辆,面包车3辆,摩托车80辆,农用三轮、拖拉机、手扶车共89辆,有小麦联合收割机1部,各类播种机40部。有线电视入户95户,有固定电话92部,移动电话40部。 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夏家屯村村情概况夏家屯村隶属于来宾镇大屯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镇6.5公里,国土面积3.79亩,海拔1834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2126.52亩,其中人均耕地1.66亩;有林地94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7户,有乡村人口1418人,其中农业人口1330人,劳动力9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9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农村经济该村去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5.2万元,占总收入的27.8%;畜牧业收入220.1万元,占总收入的29.8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30头,肉牛2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0.18%;林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0.22%;工资性收入85.1万元,占总收入的11.54%。农民人均纯收入4505元,农民收入以种、养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5.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6人,在省内务工294人,到省外务工12人。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屯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镇一、二、三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7人,其中小学生121人,中学生68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97户,共乡村人口1418人,其中男性729人,女性688人。其中农业人口1330人,劳动力96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纳西族1人,彝族4人。 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4人,占人口总数的11.65%(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6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6%;享受低保26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