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浦村 |
释义 | 下浦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城区南大门,是城南办事处所在地,隶属于城关镇。地处灵江南岸,104国道贯穿其中。1992年,全村有192户,682人;耕地493亩,山林266亩。工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收入1502元,比1990年翻了近一番。自1987年以来,曾获临海市级文明村、尊师重教村等称号。 基本建设下浦村北依灵江,西靠花鼓岩,东濒江下渚。风光秀丽。花鼓岩,因山上有一巨石卧如花鼓而得名。过灵江大桥拾级而上,有一幽径直通花鼓岩。山上有一大片平地,称为山田。村民在此种植蔬菜和谷物,构成山上景致的一大特色。山上绿树成林,山色葱绿,是清晨、黄昏散步的好地方。东面的江下渚,由流沙堆积而成,状如长船,东西长约3里,南北宽约里许,分灵江为南北二港。北港宽而浅,称大港;南港狭而深,称小港。两港似回龙。渚上桔园成片,桃林成行。春天桃花开后一片粉红。故有人称之为桃花岛,是春天郊游的好去处。 80年代前,下浦村貌和自然风光显得很不协调。民居大多是破旧、低矮的泥房,少数村民甚至居住在茅草棚里。1985年,开始制定村的建设规划。至1992年,全村建有三层住宅楼12座113间,几乎家家搬进了新楼房。村里拿出部分公共积累,新建、扩建街道。村貌换然一新。村里投资7万元于1992年12月为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全村有12家装有程控电话。80%的户有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和摩托车。此外,1983年投资12.5万元,建造950平方米校舍。1986年普及了9年制义务教育。城南中学新校舍也已破土动工。 工业发展1976年,下浦村创办第一家集体企业--城南汽车配件厂。80年代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传达后,各种工业企业迅速发展。至1992年底,共有企业36家。其中,1992年创办的13家。属集体企业的有城郊西服厂、城南汽车修理厂、新春绣品厂等15家。其中,新春绣品厂,主要生产真丝砂洗衬衫,1992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创利税11.5万元,是村重点骨干企业。产品远销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南汽车修理厂(前身是城南汽车修配厂),主要修理各种类型的汽车,1992年7月承办上海大众汽车定点修理,是年产值达235万元,创税利16.5万元,被评为临海市城关镇先进企业。 属个体企业的有汽车配件五金厂等21家。其中,汽车配件五金厂,有固定资产60万元,主要生产汽车用滤清器。该厂在杭州设有专门市场。城南自力铸造机械厂,主要为上海机床厂加工零部件。个体企业一般都是几户村民集资办的。联户办厂成为下浦村个体企业的一大特色。个体企业的发展,将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为集体提供了公共积累。 下浦村紧靠临海市城区,发展工业地理位置优越。1992年,中共临海市城关镇委、镇人民政府决定在下浦村创办工业城。村民立即响应,并从大局出发,根据城镇建设规划的需要,有计划地调整土地和完成大批柑桔的转移,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首批规划开发667亩工业用地,一期工程已开发250亩。工业城划分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化工区、外商投资区等4个区。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商前来开发。1992年,工业总产值达2395万元,创税利80万元,比1991年增长94%。汽车配件、服装、化工等产品,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5%,是临海市新兴的工业城。工业的发展,拓宽了下浦人的致富思路。下浦人在104国道沿线,开起一家连着一家的饮食店及其他商店,多达40余家。每当夜幕降临,下浦灯火通明,为广大过路者提供方便。几乎成了不夜城。1992年规划投资80万元,兴建了占地10亩的钢铁市场。 农业发展下浦村耕地原来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划分很不合理,农民耕种很不方便,并影响到粮食亩产量的提高。70年代起,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先后筑起5条机耕路,面积达3000平方米。为适应农业机械化需要,又进行农田平整,基本上改造成长80米、宽25米为一丘。到1978年,实现了农田格子化,从而使下浦村农田耕作发生根本变化。耕田基本采用拖拉机,种麦采用开沟机。种植、收割、开沟,开始向机械化迈进。1992年,虽遭两次洪灾,但粮食产量仍达到320吨,亩产达700公斤。 下浦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重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除水稻作物外,还有近百亩果园。特别是柑桔,村里建有柑桔场,种有80亩柑桔,计有6000株,年产量达20万斤。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13亩(其中:田726亩,地287亩),人均耕地0.99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9133.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梨、桃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2亩,其中养殖面积40亩;草地100亩;荒山荒地560亩,其他面积1436.5亩。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电、路、电视、电话四通,无路灯。有27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79户通电,有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和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4户(分别占总数的81%和66%)。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2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60亩,有效灌溉率为35.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2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6户;建有小水窖11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160户。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农村经济总收入10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5万元,占总收入的22.5%;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11.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39头,肉牛105头,肉羊217头);渔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7%;林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2%;第二、三产业收入652万元,占总收入的62.3%;工资性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5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3人(占劳动力的15.9%),在省内务工112人,到省外务工11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养植业、种植业,主要销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79户,乡村人口107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531人。其中农业人口1012人,劳动力70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656人,彝族378人,其他民族2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9人,占人口总数的15.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86人,参合率95%;享受低保6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684平方米,拥有教师6人,在校学生94人,距离共和镇中学6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5人,其中小学生87人,中学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1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3万元,有固定资产22.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5人,少数民族党员23人,其中男党员38人、女党员7人。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7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共有团员23人。 人文地理该村委会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当地的村民喜爱民间传统艺术---手工刺绣、弹弦子、跳左脚舞歌舞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201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该村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