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金厂乡
释义

下金厂乡为麻栗坡县辖乡。1950年设金厂乡,1971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为下金厂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04平方公里。有(麻)八(布)公路过境。农产玉米、稻谷、豆类,林产有油桐、棕片等,特产草果。

乡镇概况

下金厂乡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境东北部,东接八布乡,东南与越南官坝县接壤,西南邻麻栗镇,西北靠西畴柏林乡。乡人民政府位于下金厂村委会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35公里,距州府文山106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32.0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和9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瑶、壮等民族,全村有耕地面积14806亩,地形以山区为主,高寒山地气候,境内粮食主产玉米、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草果、梨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铁、锌等种类,以铁矿储藏量大,储藏量达3000万吨。

乡内森林覆盖率达42.2%,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经济林主要有核桃、黄花梨等,生态林主要有冬瓜树、松树、麻栗树等。

农村经济

全乡共有2647户,1159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88人。全乡经济来源主要有种养殖业、劳务收入等。全

乡有耕地面积14759亩,人均耕地1.3亩;2007年粮食总产量3408吨,人均有粮254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66万元,人均纯收入1476元;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2000万元。 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元,完成粮食总产量332万吨,农民人均产粮295公斤,人均有244公斤。

人口卫生

2006年末总人口11279人,农户数2630户,农业人口 11264人,少数民族2404人,其中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通过广泛宣传,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党在农村的政策宣传到户,经动员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9998人,参合率达88.78%;享受低保人数41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5人;五保供养人数140人。

下金厂乡所在地共有1所医院。各村委会建有6家乡村卫生室,可以解决村委会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基础设施

2006年全乡通自来水的农户数有2375户,占总户数2630户的90.3%,通电农户数为2630户,通路的自然村74个,占96个自然村77.1%;53个自然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55.2%;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及娱乐为一体的公共设施13个,占13.54%;有公厕的自然村12个,占12.5 %;建有沼气池919口,普及率达34.9%;建有小水窖74口,全乡水利化程度达15.2%。建有村组地面卫星接收站1865座,电视普及率达68.82%,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50门,电话机用户459户,电话普及率达17.45%,移动电话通讯覆盖率达21.7%,年末有移动电话622部。

文化教育

下金厂乡2006年末有农村初级中学1所,完小7所,初小14所,教学点22个。在校学生1-6年级912人,7-9年级377人。

有文化站1个,职工3人。主要职责是文化事业的推广,全乡共有11个村文艺队。

新农村建设

2003年以来,下金厂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小康示范村、温饱示范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现状。截止2007年,建设小康示范村、温饱示范村共9个,2007年在建的有3个。

发展思路

下金厂乡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一个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抓住三个重点(扶贫开发、劳务输出、种养殖业),实现三个目标(生态乡、和谐乡、旅游乡)”的“1133”战略定位,按照“打基础、调结构、提速度、抓质量”的工作思路,重点要在“优化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乡、引进投资活乡”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特色产业

下金厂乡位于麻栗坡县东北部,距麻栗坡县城25公里,东接八布乡,南面和西南面与麻栗镇为邻,西北与

西畴县柏林乡相连,东南与越南官坝县接壤,国境线长13.8公里。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9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等民族,是少数民族集居乡。地形以山区为主,高寒山地气候,辖区内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2.3%,居全县之首,独特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本乡特有的产业结构。长久以来,辖区内村民有栽种草果的历史和习惯,现在乡内草果种植面积12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金厂、云岭村委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村民的经济收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乡的草果栽培均采用传统的栽种和管理技术,对农药的依赖小,采收过后都采取传统的草果烘烤房进行加工,是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产品。

同时由于中寨村委会地处高寒山区,日夜温差大,适宜温凉水果的生长,现中寨村委会主要发展优质黄花梨1500余亩,并计划加大种植面积,本村的黄花梨品质和口感均极佳,并大量出售于本县内,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调节传统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产业化

该乡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布局为:一是在中寨村委会建立优质黄花梨、米线瓜种植基地并带动冷藏保鲜及加工工业的发展;二是在大坝村委会田坝、中坝、坪上、和坪等村建立柿子种植基地,带动天生桥、太平庄溶洞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在六个村委会大力推广黄牛冻精改良技术,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科技示范推广力度,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四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发大坝的矿产资源,带动采选、冶炼等工业的发展;五是在云岭、下金厂村委会建成草果生产基地并进行深加工;六是全面开发中寨干坝子、观景台、下金厂村奇风洞、燕子洞、大坝村委会原县政府遗址、天生桥、太平庄溶洞等旅游资源,建成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带动餐饮、住宿及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资源环境

全乡国土面积132.0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806亩,地形以山区为主,高寒山地气候,境内粮食主产玉米、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草果、梨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铁、锌等种类,以铁矿储藏量大,储藏量达3000万吨。

乡内森林覆盖率达42.2%,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经济林主要有核桃、黄花梨等,生态林主要有冬瓜树、松树、麻栗树等。

农村市场

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市场繁荣,每周一个街天,主要是赶转转街,即每六天一个街天。市场上商品丰富,满足了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主要有各种农特产品出售,如:粮食、水果、蔬菜及各种农需物资和生活用品,且群众赶集方便,全乡各村委会的群众均可以较方便的乘车参与商品交换活动,极大的繁荣了本乡的市场经济。

该乡集市上还出售各种本乡土特产,主要有:草果、黑籽南瓜、黄花梨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