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侠盗与军官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丛书名: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平装: 16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7200048771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侠盗与军官》反映的时代,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十八世纪末,法国封建制度极端腐朽,以国王路易十六为代表的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与广大的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一七九一年至一七九三年,巴黎人民连续三次起义,建立了雅各宾派的强硬政权。但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使它走向内讧和分裂。一七九四年,雅各宾派中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成立了督政府,清除了雅各宾派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而这时,反法同盟再次组建起来,准备围剿法国革命,恢复波帝王朝的封建政治。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发动“雾月”变,夺取法国军政大权。从此,拿破仑开始扫荡欧洲封建势,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媒体推荐序 曾淑芳 时势造英雄 在距离今天二百多年前的一七八九年,法国爆发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法国大革命,使法国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动荡不安中。 当时的法国还是个君主的国家,执掌政权的是波旁王朝的第五位国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本来想做个好国王,可是他的祖父路易十五却给他留下了烂摊子——四十亿法郎的国债。这下可好了,好国王做不成啦,干脆就在凡尔赛宫过着舒舒服服的帝王生活。 可是人民的生活却越来越困苦,连吃块面包都成了豪华的享受,最后他们忍无可忍,觉得这样的国王太可恶了,就冲进凡尔赛宫,俘虏了路易十六,并且把他送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就此一命呜呼! 作者简介作者:大仲马 合著者:曾淑芳 亚历山大·仲马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和作家,1803年出生于巴黎附近一个小城。父亲是拿破仑麾下 名勇将,可惜不受重用而早死,让年幼的仲马饱尝生活的限辛。十五岁时,仲马受朋友影响,开始读小说,学习语言,并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1825年开始,他先后发表了《狩猎与恋爱》、《婚礼与葬礼》和《昂利三世及其宫廷》等剧本,上演时竟大受欢迎。二十七岁时,仲马的声誉已经如日中天。可是热潮也有冷却的一天,当仲马的剧作被冷落时,他变改写小说。1844年发表的《三个火手枪》,不但极为畅销,甚至风靡了整个巴黎。仲马受到激励,随后发表了《基度山伯爵》,其他作品随之也源源不断地写了出来。仲马一生的著作甚多,有人说没有人能尽读他全部的作品,这可能是夸张之词。但他的作品通过高超的铺排技巧,高潮起伏,引人入胜却是不争的事实。仲马为人浪漫豪爽,他在巴黎建了一栋极奢华的基度山别墅,在里南过着王侯般的生活;他又生性好客,喜欢款待朋友,只要有客一访,他便毫不廛啬地供以山珍海味,结果很快便破产了。1870年他中风死去,享年68岁。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小仲马是文学名著《茶花女》的作者,父子同享盛名。世人为了区别这对同名的文坛父子,分别称父亲为大仲马,儿子为小仲马。 目录马车被劫了 决斗之约 修道院里的秘密 夜探幽灵 午夜惊险 雾月政变 蒙特尔夫人遇险 一场战争 求婚 伤心的阿梅莉 色泽利亚洞 邮车奇谋 拿破仑的野心 追踪 神秘地道 不祥的预感 激烈的枪战 审判 星空下的对话 最后的一击 夏尔,我来了 想死的人 达成心愿 文摘书摘 外国人看着罗朗,回答说: “没什么,只是我的法语太差劲了,有些话听不太懂。” 罗朗提出他的疑问,“您是英国人吗?” “是的,我从英国来。”绅士回答。 “还喜欢法国吗?” “喜欢,喜欢!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贵国各地旅行。” “噢,我想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在您的国家吧?一个蒙面大盗腰上挂着两把手枪,毫无惧色地走进一间坐有二十几个人的旅店餐厅,然后又从容地离去。您想,五十年后有谁会相信这个故事呢?”说完,罗朗靠在椅背上放声大笑,每个人都吃惊地看着他,他的同伴则以忧虑的眼光注视着他。 叫巴若尔斯的年轻贵族对罗朗的话十分不以为然,他说:“先生,我必须提醒您,您刚刚看到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大盗。” “喔,那么他是什么?”罗朗不服气地反问。 “有可能是一位和您我一样的贵族子弟。” “那么您对他的行径如何解释呢?” “请允许我这么说,”巴若尔斯以坚定的语气回答,“流亡的路易十八并不富有,皇室没有能力支持保皇党的各项行动,厮以保皇派只好自求多福,向他们的死对头拿哕!我们可以这么说,摩根的行为并不是抢劫,而是一种军事行动。” 作为一个被征服的、具有意大利血统的法国人,巴若尔斯觉得他有义务对抢劫做更进一步的解释:“拿破仑在一七九六年侵略意大利时,大肆掠夺财物珠宝,而……” 忠心的罗朗没想到将军竟然被扯进来,他怒气冲冲地站起身来想扑过去,但是拿破仑拉住了他的衣角,说:“坐下,罗朗,我相信这位先生并没有暗指那个拿破仑是个掠夺者的意思。” 巴若尔斯说:“我记得有句意大利谚语可以表达我的看法。” “什么谚语?” “法国人并非全是强盗,除了……” “除了大多数。这句话我听过,那又怎么样呢?”罗朗说。 “对,除了大多数。不过,现在又多了一句,那就是:拿破仑却是个贼。” 巴若尔斯话一说完,罗朗拿起面前的盘碟就甩了过去,剩菜残肴溅满对方的脸上。 女人们尖叫着,男人们站了起来。 尽管血从眉宇间流了下来,巴若尔斯的神情仍然非常镇定。 “我觉得很遗憾,因为我的人格受到侮辱,我们有必要对这件事情做个了断。”巴若尔斯很严肃地看着罗朗,“如果您不急着赶路的话,我会请我的证人跟您联络。” “放心,我暂时不会走。”得到罗朗的答复之后,巴若尔斯先行离去。 拿破仑叹着气说:“我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你,罗朗。可是你知道我必须赶回巴黎。” “将军,我明白。”罗朗对于拿破仑的离去非常不舍,然而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又充满了欢愉的期盼之情,“您先走吧,我办完事情后会到巴黎与您见面。” “你自己好好保重!”拿破仑接着小声对罗朗说,“帮我留意那个英国人,我对他在法国能够自由自在地旅行感到好奇!” “我会注意的。” 送走了将军,罗朗订了一间客房,叮嘱旅店老板:“如果巴若尔斯先生找我,麻烦告诉他我的房间号码。” 罗朗来到三号房,坐在书桌前预备写信。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罗朗相信这位访客必定是巴若尔斯所委托的证人。 门打开了,英国人出现在门外。 “啊,是您!”罗朗非常讶异。 “是我,希望我受到欢迎,因为我不知道我该不该来。” “怎么说?” “因为阿布基尔的关系。”英国人的顾虑是有原因的。由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兵家必争之地,引起英法两国的争夺,双方海军曾经两度大战于亚历山大东方的阿布基尔。第一次在一七九八年八月一日,英国在纳尔逊将军的率领下打败拿破仑的舰队。次年的七月,两军再度对阵,这回,拿破仑取胜。 两次战役罗朗都亲身参与过,因此,听到英国人这么说,他会心地笑了。“在战场上我们是敌对的双方,但是在这里,我们是可以握手言欢的。” “很高兴您这么说,”英国人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的护照,请您看看里头的内容。” 罗朗打开,里头有段特别的文字: 督政府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名义,特准坦莱勋爵在法国境内自由旅行,如有需要,各地相关机构与人士应给予协助和保护。 警察总监 福歇 特别声明:坦莱勋爵是一位慈善家和自由之士。 首席督政官 巴拉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