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峡口寺 |
释义 | 峡口寺,藏语称“色多贡克尊达吉林”,意为“色多寺学识梵行兴旺洲”,一般通称“色多寺”。故址在峡口村西:公里的普崖村,故历史上也称“普崖寺”。 地理位置现址位于县治鲁沙尔镇北偏西 43公里处,在今上五庄乡西北5公里的峡口村。据传,该寺在历史上多次搬迁,最早在今上五庄西北3公里的纳卜藏村,由一叫丹增的静房僧初建,后归塔尔寺色多活佛管辖。此后迁至普崖村,易名“色多噶丹卓潘林”,意为“色多具喜利益众生洲”。清代最盛时有寺僧200余人,经堂、佛殿、拉让、僧舍等建筑300余间,占有今上五庄乡、海北州海晏县乌然塘、刚察县甘子河和大通县宝库乡一带的大片土地和山林。《青海记》记有100僧。清光绪年间从普崖村迁至峡口村,重建二层楼式大经堂1座约60间,拉让1院16间,僧舍60院约130多间,有寺僧100多人。其香火地有今上五庄乡的普崖、北庄、、峡口、包勒、泉吉等村,约200余户1500余人。1958年有寺僧 50余人,经堂1座60间,拉让1院16间,僧舍40院100余间。1958年后建筑全部拆毁。 人文历史峡口寺,古称定光佛寺,始建于东汉初年,唐朝开元年间和五代时期曾两次重修。整个寺院背山面水,柏树簇拥,建筑精美,气势雄伟。西半部有三排房子,是僧人居住的地方。东半部是佛殿庙宇,整日香烟缭绕。西殿是阎王殿,南殿是菩萨殿,北殿后又有一分院,建有娃娃殿。殿外有一露天大石佛,高8米,正面雕刻一大立佛,西侧和背面还刻有若干小佛,据说有108尊。院内石碑森立。1965年重修水库时,正是文革期间,一切都被毁,寺院变成水库的管理处,现在围墙的大清石,就是原佛像的残体。相传,刘秀巨鹿战败后,被王莽追赶逃到此处,饥渴无力,隐藏在大石下,当时许愿,如能使自己躲过一难,就变石刻佛。结果王莽到此之外继续往西去,刘秀则往东到邢台,遇张武,汇集残兵败将,重整旗鼓,终于打败王莽而称帝,随后石头也就变成佛。唐开元年间重修峡口寺,与邢台的东大寺称上下寺,寺内的主持冬季住东大寺,夏季住峡口寺,直到民国国民党时期也是这样,寺内主持张果一,夏季就住峡口寺。 近年来海晏县乌然塘、刚察县甘于河等地蒙藏信教群众捐资,由塔尔寺色多尕日哇管家罗桑主持重修,现已修复拉让1院,内有小经堂5间,左右偏房各5间,但尚无僧人住寺。该县在解放前已消亡的寺院主要有:阿家静房,藏语称“格丹曲邓”。位于鲁沙尔镇南1公里,即塔尔寺每年晒佛处。原为土观活佛所建修行室,后阿嘉央增罗桑尼玛一度住此,古地名为“黄寺岗”或“萨桑拉卡”,传说得名于阿嘉静房背后的黄寺拉让。 西纳下寺,为区别拦隆口乡的西纳上寺,故名“西纳下寺”。位于鲁沙尔镇北17公里处,在今多巴镇东3公里的黑嘴村,寺主为塔尔寺的西纳活佛,与西纳上寺一样,亦为城堡,寺在城内,毁于四十年代。 隆奔寺,亦作“隆布寺”,为塔尔寺六族之一的隆奔族寺院,故址在今多巴镇国师营。 另有今拦隆口乡大石头村的白杨沟寺、四营乡的伯什营寺、李家山乡峡口村的贾尔吉寺、上五庄乡的水峡静房和拉目台村的刺暮寺,以及《西宁府新志》所载之那勒寺、麻家寺,《安多政教史》所载之苏尔仓静房、森康活佛的佐杰静房、多巴的示沙尔寺等。此外,在鲁沙尔镇北偏西27公里处,今拦隆口乡南3公里的铁家营村旁,曾有土城1座,当地群众称之为 “噶玛城”,城内有佛堂3间。据传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乳必多杰应元顺帝之请去京,途经青海,一度在此居留活动。从前,塔尔寺居巴扎仓僧人每年六、七月份去上五庄水峡住夏,沿途除巡礼西纳寺,同时到此举行法事活动,至今仍有各地朝拜者来此朝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