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席正铭 |
释义 | 肄业于贵州陆军小学堂,1910年,升入陆军第三中学(武昌)。当时武汉地区革命之风正炽,席在同学中开展革命工作。其办法在各省同学中选1人为代表,负责联络该省同学。席是贵州代表,与各省同学成立黄汉光复党,是该党负责人之一。之后加入共进会。武昌起义,席担任总联络人,指挥三中同学进城,拥护新成立的军政府,打退来犯的清军。后任都督府军务部参谋。贵州都督杨荩诚率军北伐援鄂,驻防湖南洪江,杨委任席为黔军参谋。其后奉命回师,不料贵州局势已发生变化,以致黔军不能回黔。虽经两湖当局派人调解,均无效。 人物档案姓 名:席正铭 性 别:男 民 族:土家族 籍 贯:贵州省思南府沿河司(今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出生年月:1884年 牺牲日期:1920年 人物简历后黔军决定打回老家。杨把军权交给周子光,但周却不胜任,时席已任团长,就由席助周。此后,周子光被黔方诱降,主战最力的周开钊战死,他独立难支,出走上海。 1913年,他在江北军中参加讨袁,后在四川担任军职,然抑郁不得志。 1916年,黎元洪任大总统时被授予文虎章。 1917年护法战争中负伤,1920年在四川被杀害。 生平经历席正铭 1884年出生在沿河司(今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垭乡,席家坡,1907年考入贵州陆军小学堂,学习刻苦,思想活跃,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成立“历史研究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席正铭升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在武昌成立“竞存社”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同年6月在于佑任、宋教仁的帮助下,组织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学生代表参与辛亥革命起义的酝酿策划工作。起义前夕,组织五百多人参加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先后受任湖北都督府参军、贵州宣抚使、留都督府襄赞。中华民国建立后,任职陆军部。不久,受孙中山派遣,随杨荩诚(受任贵州都督)回黔。途中,与抢先占领贵阳的军阀唐继尧的滇军发生争战,众将士推席正铭为司令,率部入黔占领松桃,兵分三路直取铜仁城下。唐继尧为抵御黔军准备放火焚烧城池,为不让人民遭受不幸,席正铭主动放弃进攻铜仁,撤到四川省秀山一带。入黔失利后,于1914年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先后担任中华革命党贵州支部长、贵州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中将参军等职。1915年被推举为中国留日陆军同学会总会长。后奉孙中山之命返回京、津等地,开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兵运活动。在席的努力下,京、津、保、川、黔、桂、滇、赣及香港、南洋等地的陆军同学分会很快联络起来准备带兵讨袁。不久,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将参军。 1919年11月,席正铭受任黔军总司令。1920年2月8日,上任途经四川白市驿被谋害,年仅36岁牺牲后 安葬在重庆黄果桠.,孙中山得此噩耗痛惜不已,亲笔题词:“席正铭烈士。”黄兴题词:“男儿的一代英雄!”。 其他相关席正铭与孙中山先生交往密切,常有信函、电文来往。有资料显示他们书信往来12封,电信9次。现存孙中山先生回复席正铭书信墨迹2件,席正铭手迹遗稿1件。席正铭的很多建议均被孙中山采纳,1919年向孙中山上书提出“中国应以俄以师”的革命主张,孙在回信中对他的提议深表同情。遗作有诗集《冷冷山人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