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店村 |
释义 | 西店村位于宁海县北端,距县城23公里,属西店镇,为镇人民政府驻地。曾用名西垫,相传古时该地系海涂,先祖于此垫涂建村,以地处铁江西侧,故名西垫。又因此地向为农村集镇,多店铺,“垫”与“店”同音,后作西店。 简介1962年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以“西店”为标准地名。尚无宗祠族谱,集各地异姓聚居,现居叶、王、孙、邬、郑等60多姓。1992年,村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共314户、806人,另有常年居此做工、经商的外籍人口2000多人。地理位置西店村是宁海县最北的一个集镇,素称宁海的“北大门”。东离象山港尾2公里,南依迈步岭,西部山阜连绵,北越打铁岭与奉化市为邻。背山面海,居浙东南北交通要冲,为宁波至台(州)温(州)地区的必经之地。古代在此设驿站,至清末才废。现省道甬临线和县道西店至南溪温泉的公路交会于此。历史上为战略要地。 历史相传《姣姣斩独角龙》的故事源于此。明时倭寇屡犯西店,是时刘廷玑曾在《宿宁海西店》一诗中称:“谁言岛屿升平久,尚有余氛扰未休。”洪武三年(1370)在此设铁场巡检司以防倭。清代为海防汛地,置西店汛,屯兵以御。同治六年(1867)基督教在西店首建教堂,帝国主义的教会势力从此侵入宁海。同时,清政府于此设厘局,对过往客商征收税厘。光绪七年(1881)临海农民起义领袖王金满率义军攻打西店厘局,反对当局横征暴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多次入侵西店,县政府在此驻重兵防守,曾交战多次。1945年6月29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宁海县城和8月16日撤离宁海县城,均取道西店。1949年5月25日,蒋介石及随从多人,从溪口沿奉海路直至西店,穿村至西店小学,见礼堂上挂有孙中山遗像,蒋介石行了三鞠躬,然后往离西店东2公里的团H-下海,乘“太康号”军舰而去,后转台湾。由此可见,西店确为宁海城北之要地。 工业之村西店原是半农半商的小集镇。1949年前,有耕地350亩,人均近1亩。1949年后人口发展,建设增多,耕地减少。1992年全村耕地126亩,人均不到2分地,大批劳力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 1949年前,西店仅有铁、竹、木、泥等手工业。抗日战争时期曾办过一家卷烟厂,生产“银山”牌、“船山”牌香烟,抗日战争胜利后闭歇。50年代初期,也只有成衣、木器、竹器、铁器等手工业社,没有现代工业。1969年公社以铁器、竹器社为基础,创办农渔机厂和五金机械厂。后农渔机厂转产铜管,相继改称西店铜管厂、宁波市铜管厂,为县骨干企业;五金机械厂相继改称宁海县塑料电讯器材厂、宁波经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属县二轻系统。1970年成衣社改为西店塑料厂,为县内最早的塑料制品企业,后改名宁海县塑料一厂,亦属县二轻系统。1971年生产大队(村)始办冲床厂、胶丸厂2家,职工60多人,产值5~7万元。1973年该两厂合并为农机具修配厂,职工100多人,产值3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办和家庭办工业崛起,1981年达20家,职工300多人,产值300多万元。1984年起,镇办、村办、联户和家庭办工业一起上,发展步子加快。1991年西店镇工业总产值达10200万元,实现"超亿镇",居全县农村各乡镇之首。其中西店村范围工业总产值占全镇的50%以上。 1992年工业发展状况1992年,在西店村区内,共工业企业59家,有固定资产原值2474万元,职工2363人,总产值8262万元,税323万元,利373万元。其中:二轻4家,固定资产原值1008万元,职工745人,产值3683万元,税利232万元;镇办13家,固定资产原值1050万元,职工1200人,产值3247万元,税利293万元;村及联户、家庭办42家,固定资产原值416万元,职工418人,产值1332万元,税利171万元。在西店村内厂区面积占一半以上,有“工业村”之称。工业行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铝制品、家具制造、印刷为主体。其中铜管厂为冶金部和省冶金局定点企业,专产紫铜管、黄铜管、黄铜薄壁管、天线套管及冷冻管等,产品销全国各地。东海画社生产的玻璃画和月星电子电器厂生产的点火器等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地。 商业之地西店商业,明代已有一定基础,清代比较发达。当时,西店街较大的商号是同春百货店、永源南货店,其次是几家南北食品广货、杂货、药店、肉铺及饭店、客栈,还有鱼盐、果蔬等商行。是时以农历逢三为集市,至清时发展为10天3市,每逢农历三、六、九为集市。在集市日县内外商旅云集,物品丰富,贸易兴盛。民国时期沿旧。 1949年后,办起供销合作社、国营粮站和水产经营部。曾几度商品短缺,商业经营活动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后,开放搞活,西店商业得到迅速发展,集市贸易空前活跃。贸易场地原集中在长400米、宽4米的老街,远不能适应需要。1978年在村中部开辟了一个占地4亩的综合市场。1992年又在村东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占地15亩,上有盖顶、下铺混凝土地面,内置4排24行共316个瓷砖铺面的货台。原综合市场改为小商品市场,设摊位300多个。历史上沿袭下来的10天3市已演变成天天是市,每天赶市设摊的有450余摊,上市赶集的经常为四五千人次,多时达万余人次。日贸易成交额约6万元,年2000多万元。贸易的商品主要有粮食、海鲜、肉类、禽蛋、果蔬以及山货特产等。特别是被誉为“牡蛎之乡”、“蛋鸭之镇”的西店牡蛎和禽蛋及其制品,量多质优,遐迩闻名,多在此集散。 街道建设新貌随着商业的发展,西店村的街道进行了全面建设。以南北向的甬临公路西店村段为基础,于1990年铺上混凝土路面,长1200米,宽20米,两侧留2条绿化带,两边设商店200多家。同年,将通往西店水泥厂的水泥路改为商业街,称滨海路,东西向,长600米,宽18米。1992年,新建与滨海路平行的铁江东路,长300米,宽20米,中间留1条绿化带,已铺混凝土路面,两侧建街屋均三层以上。现正在村东开辟一条与滨海路、铁江东路交叉的南北向的建设路,宽20米,长3000多米,贯通樟树、石孔、王家、团诸村。至1992年,街道两侧和小商品市场已开设商店555家,850人。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商品零售总额3000多万元。 文明之村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店村貌与往昔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原是半农半商的小集镇,如今已建成半工半商的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村内有村办及村以下工厂42家,平均每7户有一家工厂。有小轿车4辆、大卡车6辆、农用车11辆。全村548个劳动力,90%左右从事工业和运输、商业、服务业。1978年人均收入260元,1992年达2000元,被县评为“小康村”之一。85%以上的村民建了新房,大多为三层,而且质量讲究,形式美观,居室宽敞。村庄建设按规划实施,住宅区向后山和迈步岭方向扩展,工商业区向东延伸,建成区面积已相当于旧西店村的3倍。1991年建自来水厂,户户用上自来水。所有街道路巷已命名编号,铺设混凝土路面,昔日的石子路和烂泥路已消失。并配清洁员8人,专司街道清洁卫生工作。集镇建设井井有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县命名为文明村。 教育教育、卫生事业有发展。原西店小学校舍借用白鹤庙和基督教堂,1984年在村北辟建占地15亩的新校舍,现有小学6个班,幼儿园3个班。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实施。1979年建影剧院,有座位1300个。1991年架设闭路电视,家家都能收到清晰的电视节目。并有文化站1家,图书室3家,舞厅3家。医疗机构,附近有镇卫生院1家,村内有医疗服务站1家。老年活动室,投资25万元。西店村2006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0亿元,村集体总资产1029万元,村集体年收入60万元,人均纯收入5万元。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758 男 8804 女 7954 家庭户户数 437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733 家庭户男 8788 家庭户女 7945 0-14岁(总) 4527 0-14岁男 2348 0-14岁女 2179 15-64岁(总) 11214 15-64岁男 5943 15-64岁女 5271 65岁及以上(总) 1017 65岁及以上男 513 65岁及以上女 50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20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