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别哩村
释义

别哩村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位于长汀县的童坊镇和南山镇交界处,距童坊镇政府17公里,距南山镇政府20公里,离县城50多公里,海拨600多米。

人口及资源

现有住户124户(常住113户),人口624人(其中学生占21%,外出务工人员占27.3%,在家人员占51.5%),分6个生产小组,住在3个村落。村有山林面积1.3万亩,其中竹林面积2450亩;人均耕地0.84亩。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000元,村财收入空白。2000年省财政厅挂钩前村里与乡镇不通公路,没有广播电视,没有电话,是个典型的偏僻山村。

基础建设

1、开通了别哩至横坑的7公里简易公路。过去别哩村去镇里没有公路,村民要去镇里办事、赶集、购买生产生活物资用品得步行30多华里,肩挑手提往返,生产生活十分不便。2002年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开通别哩至横坑的简易公路(横坑至镇里还有10公里,3个行政村,均是简易公路),目前去镇里办事可通拖拉机和摩托车,要走近1小时,比原来缩短一半,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2、铺设了村内1.1公里的水泥路面。村内原有道路是七十年代开通的,路基不实,凹凸不平,下雨时泥浆可淹过小腿,过路行人只能望路怨天无可奈何。省厅根据群众迫切要求,再次筹措资金,修建了村内村头至村尾唯一一条1.1公里长3.5米宽的水泥路,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了。

3、安装了闭路电视接收设备。为村民接收外界致富信息,同时为充实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去年省厅及时拨付资金为村民安装了电视接收设备。目前全村有66部电视机,占村家庭总数的65%,村民可以接收12个频道电视节目,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除上述之外,省财政厅还大力支持别哩村的果树栽培、竹林垦复、养猪、养鸡等生产项目,目前进行垦复的竹林近1000亩,栽种的果园近70亩,农民增收近百元。

存在问题

过去的两年,别哩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得到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昔日贫困落后、闭塞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别哩村底子薄、基础差,别哩村依然还相当的贫困落后,脱贫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有偏差,等靠要观念严重。

大部分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对本村贫困落后面貌麻木不仁。村级组织软弱、松散,不能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不能及时向上级汇报贫困现状,申请扶持资金,完全是等靠要思想。同时县乡财政困难,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

2、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大大限制了村经济发展。目前别哩村是典型的“五不通”村。一是不通电话,既没有固定电话,也没有移动电话,村庄俨然是一个孤岛,无法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二是不通邮,在村里收不到信件,看不到报纸。三是不通公路,现有的简易公路通车很困难,尤其是大货车无法通行,而且一下雨就有堵塞的危险。四是不通自来水,目前老百姓用的是简易自来水,没有蓄水池,没有消毒池,卫生状况极差。五是电网没有改造。很多地方用木竿,既危险,损耗又大。

3、收入水平低,结构不合理

从调查情况来看,2003年101户现金收入共21万元,其中生猪收入8.55万元,位于各项收入之首。其余分别为:出门打工收入4.98万元,毛竹(含各种笋)收入3.03万元,鸡鸭兔收入1.18万元,其他1.94万元。

收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外出打工收入低,所占比重低。据了解,去年外出打工人员138人,均为自发外出,但因大部分人缺乏技术,做的是简单的体力活,去年打工人均纯收入仅360.9元。二是竹山收入偏低。村里人均竹林近4亩,但由于管理粗,亩立竹量少,去年每户从竹林得到的收入不足400元,与建瓯、沙县等竹业经济强县比差距较大。三是生猪养殖大都为家庭小规模生产,缺乏规模效益。去年养165头猪分布在101户,多的养4头,少的1头。

4、生活负担沉重,发展缺乏后劲

2003年101户现金收入共21万元,而支出却高达59万元,债务达38万元。支出中食品、教育、医药支出41.9万元,占总支出的71%,而用于农药化肥的支出仅有4.9万元,占总支出的8.3%。支出重点向生活和教育倾斜,农业生产投入少,发展缺乏后劲。

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国基本实现小康,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村”,因而“三农”问题被各级党委政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收入问题。从别哩村情况来看,要提高收入水平,摆脱贫困落后状况,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其次要大力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第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如下: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近年来,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上级政策,大力宣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增收积极性。对省定重点扶持村更应该制定特殊政策进行特殊管理,对扶持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决策失误,对扶持资金要尽快下达,全额使用。同时村民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真正的脱贫只能靠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村两委、镇政府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2、把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劳务收入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提供的资料表明,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量增加550元中,二三产业就占539元,贡献率高达98%,非农产业已成为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别哩村一方面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拓宽村民就业门路。要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组织协调、信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农民工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搞好跟踪管理,帮助协调处理劳务纠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竹业和畜牧业经济。别哩村有竹林2450亩,宜林面积还有近6000亩,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去年每亩产值不到100元。充分利用好现有竹林资源,科学管理,精耕细作,是一项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根据南平市经验,要在村民中推广“把山当田耕,把竹当禾种”做法,加快竹林垦复,提高竹业产值。二是要充分利用山上草地资源,大力发展养羊。要帮助养羊大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鼓励引进良种,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三是要发展生态养殖,做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不误。利用贴息贷款等形式鼓励养猪大户,建立沼气池和鱼塘,发展生态农业。

4、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别哩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发展经济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还需增加投入,重点是开通程控电话和道路硬化,同时支持人畜饮水、农网改造和基础教育、文化设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发动村民涌跃参与,形成国家出钱、农民出力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大别哩村基础教育、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让适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让农民朋友有个科技图书室、娱乐室和健身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