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 |
释义 | 概述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三个教学系和一个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建设目标的材料实验中心。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65名,其中教授19名(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24名。先后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 依托该院建设的国家级和省级研究机构有:国家铸铁水平连铸连轧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镁合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电工材料与熔渗技术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其中2005年两项),国家发明奖2项。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攻关、“863”、重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6项,省部级研究项目68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项,五年累计科研到款超过六千万元。 截止2006年7月,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6819名,其中研究生480名。全院连续三年就业率超过99%,考研率达到32.1%。 专业设置材料物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与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础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材料分析与检测”、“信息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主要课程 基础物理、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物理、非电量测试技术、材料加工工艺、计算机软件基础、工程训练等。 材料分析与检测专业方向课程 X射线与电子显微分析、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波谱分析、材料分析测试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信息材料工程专业方向课程 信息材料、薄膜材料与技术、电子材料工艺与装备、信息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企业、公司及科研院所从事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理化检验、无损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及技术管理与材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到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还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物理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材料化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基础理论,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及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计算机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导论、高分子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功能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制备、薄膜材料与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化工、轻工、石油化工、特种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化学及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金属材料、无机金属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理论基础与工程专业知识及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设置"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表面工程"、"粉末冶金"等不同专业方向可供学生侧重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学、现代新兴材料、材料物理及力学性能、材料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参量自动测试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专业方向课程 金属材料工程-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工业电炉设计、材料及热处理工程设计、失效分析;非金属材料工程-陶瓷学、建筑材料学、无机材料性能、玻璃工艺学、无机材料制备原理、热工工程与设备;表面工程-现代表面技术、金属腐蚀理论、金属表面防蚀处理、材料表面装饰工艺学;粉末冶金-粉末冶金原理及工艺、粉体工程、硬质合金与陶瓷、功能材料。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企业、公司及科研院所从事有关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制备、加工、应用及防护工程设计;技术改造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从事高等教育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