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物理竞赛 |
释义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竞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物理竞赛章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1991年2月12日经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1997年2月17日修改)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 全国中学生物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翱扩展。 第三条 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竞赛者主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搞层层选拔,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 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 组织领导第五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和副主任 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委任。委员的产生办法如下: 1.参加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1人; 2.承办本届和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3 人; 3.由中国物理学会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人任特邀委员。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 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竞赛委员会职权。 第六条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领导下,设立命题小组、组织委 员会和竞赛办公室等工作机构。 命题小组成员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聘请专家和高等院校教师 担任。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与有 关方面协商组成,负责决赛期间各项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组织委员会主任兼任本届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 竞赛办公室是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处理 有关竞赛的日常事务。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在地方科协领导下 与各有关方面协商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 会(以下简称地方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竞赛的各项活动。地方竞赛委员会受全国竞赛委员会指导,但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在决定有关预赛和复赛的各项工作安排时,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三章 竞赛程序第八条 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组织赛场和评定成绩。竞赛时间为3小时。 第九条预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参加复赛;复赛的笔试题由全国竞委会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满分为160分,笔试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由地方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定成绩,满分为40分,实验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的日期、地点和组织办法由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参加复赛的人数不得少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人数的5倍。 第十条 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学生复赛的总成绩,择优推荐3名学生参加决赛。对于在上届竞赛中成绩较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予奖励名额,凡有1名学生获一等奖,就奖励1名.在当年举行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银、铜奖的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凡有1名学生获奖,也奖励1名。一省所得奖励名额总数以4名为限。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的名额可增加3名。 地方竞赛委员会如认为有必要,可在复赛之后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加试,以复赛和加试的总成绩作为推荐的依据。加试满分不超过30分,加试人数不得超越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推荐人数的2倍。决定进行加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加试办法应经地方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全国竞赛委员会备案,并在复赛前向全体参赛学生明确公布。若参加决赛的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他们采取临时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定成绩。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竞赛时间各3小时。理论笔试满分为140分,实验满分为60分。在评定一等奖时,可对部分学生增加口试,口试满分为40分。在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时,口试成绩不计入总分。 第四章 命题原则第十一条 竞赛命题要从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题目的内容不必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竞赛题目既包括理论笔试题,也包括实验操作题;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利于促进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物理。 第十二条 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均以全国竞赛委员会制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为依据。 第五章 报名手续第十三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学年举行一次。在校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 第十四条 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按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要求书面向全国竞赛委员会办公室集体报名。 第六章 奖励办法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只评选个人奖,不搞省、地、市、县或学校之间的评比。根据决赛成绩,每届评选出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给予奖励。在举行决赛的城市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全国中学 生物理竞赛获奖证书、奖章和奖品。 第十六条 对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全国竞赛委员会设立赛区(以省、市、区为单位)一、二、三等奖,委托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奖励名额根据参加预赛的人数按全国竞委会规定的比例确定。赛区一、二等奖的评定应以复赛成绩为准,对于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均颁发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署名盖章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赛区获奖证书“。 地、市、区、县及学校,对在预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予表扬,以资鼓励;也可以颁发有纪念意义的奖品。 第十七条 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要适当,不宜过多。 第十八条 对在决赛中获奖和获赛区一、二等奖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由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确定名单,以全国竞委会名义给予表彰,发给荣誉证书。 第七章 经费第十九条 学生参加预赛和复赛所需食、宿、交通费用原则 上由学生自理。有条件的地、市、区、县或学校,对参加复赛的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给予补助; 参加决赛的学生的食、宿、交通费用,由地方竞赛委员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给予补助。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竞赛活动所需经费由地方竞赛委员会、教委(教育厅、局)、地方科协及有关方面协商解决。报名费收入全部由地方竞赛委员会留用,预赛和复赛试卷费及组织预赛和复赛所需经费由地方竞赛委员会负担。 第二十一条复赛实验以外的命题费用及组织决赛活动所需经费由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筹措,全国竞赛委员会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二十二条经费开支应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施行。本章程的个性权及解释权属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 从第2届开始,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中选出我国准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队。经过短期培训,从中选出正式参赛的代表队。1986年7月,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3名选手全部获奖。在以后的历届国际竞赛中,我国每年选派5名学生参赛,至今共派出68人,全部获奖。共获金牌39块、银牌16块、铜牌9块、表扬奖2名,位居参赛各国前列.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新大纲 一、力学 a) 运动学 参照系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对速度 向量和标量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运动的合成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b) 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 惯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 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卫星运动 惯性力的概念 c)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 刚体的平衡条件 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d) 动量 冲量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e)冲量矩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f) 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与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g) 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h) 振动 简谐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相位 振动的图像 参考圆 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i) 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像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驻波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多普勒效应 二、热学 a) 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 b)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c)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d) 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e) 液体的性质 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f) 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 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g) 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 熔点 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 饱和气压 沸腾和沸点 汽化热 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 露点 h)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i) 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三、电学 a) 静电场 库仑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的场强 场强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 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 等势面 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 电容器的连接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 介电常数 b) 稳恒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表 电压表 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 补偿电路 c) 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 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 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d) 磁场 电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匀强磁场 安培力 洛仑兹力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e)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感应电场(涡旋电场)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f) 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 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滤波和稳压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 感应电动机原理 g) 电磁震荡和电磁波 电磁震荡 震荡电路及震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速 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四、光学 a) 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b) 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谱和光谱分析 电磁波谱 c) 光的本性 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五、近代物理 a) 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 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 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 激光 b) 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 裂变和聚变 “基本”粒子 夸克模型 c)不确定关系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d)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假设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 e)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六、 其它方面 a) 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b)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消息 c) 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七、 数学基础 a) 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b)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c) 不要求用复杂的积分进行推导和运算 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简介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为IPhO。IPhO是面向中学生的一种国际物理竞赛。在波兰科学院W.Gorzkowski教授倡导下,于1967年在波兰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竞赛。以后,IPhO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迄今经历了1/4世纪,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颇具有影响的青年智力大赛之一。参赛国也由最的五个国家发展到有40多个国家参加,影响遍及世界五大洲。 相关书籍物理竞赛教程作者:范小辉 编著 ISBN:10位[7561728158] 13位[978756172815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价:¥9.00 元 目录 第一讲 气体的性质 第二讲 分子动理论 第三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四讲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第五讲 物态变化 第六讲 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第七讲 电势和电势差 第八讲 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九讲 电容器 第十讲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十一讲 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十二讲 电表改装、惠斯通电桥及补偿电路 第十三讲 物质的导电性 习题解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