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洲夜发 |
释义 | 《五洲夜发》系南朝诗人阴铿所作。此诗描写了江舟夜行的情景。作者描绘了一系列景物,雾霭、新月、渔火、惊鸟,直到最后才点出“愁人”,这些景物为“愁人”所观览,他们便也带着愁情了。全诗以“夜发”为线索,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语言凝炼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作品名称:五洲夜发 创作年代:南朝陈 文学体裁:五言诗 作者:阴铿 作品信息内容【名称】《五洲夜发》 【年代】南朝陈 【作者】阴铿 【体裁】五言诗 作品原文五 洲 夜 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作品鉴赏内容五洲位于湖北浠水县西兰溪西大江中,阴铿另有一首《晚泊五洲》作于自建康赴江陵的路途之中,描绘了江行晚泊,暮色如画的图景,色彩浓艳,引人入胜。《五洲夜发》也是此类作品。 此诗写江舟夜行的情景。开头句写诗人所见:宽阔的江面上夜雾迷朦,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夜空,江面上闪烁着点点灯火,只有从灯火的移动,才能觉察船只在行驶。然后写所闻:江面上不时传来一两声鸟叫,那是为行船所惊醒的夜栖的水鸟,发出嘎嘎的叫声飞向远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写人。为减轻夜行的劳顿,船夫一边摇橹,一边唱起悠扬的歌。而在这幽静清寂的夜里,对于行舟水上,急于赶路的诗人来说,却是愁苦难耐,难以安眠的,亟待早早天明。 作者简介阴铿 南朝梁陈之际诗人。字子坚,生卒年不详。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其高祖阴袭于晋末随南朝宋武帝刘裕南迁,定居南平(今湖北荆州),四代后生阴铿。阴铿约在公元540-547年(大同六年至太清元年)期间,为湘东王萧绎法曹行参军。侯景之乱时,他曾被叛军擒获,遇救逃免。陈文帝天嘉时,曾为始兴王陈伯茂中录事参军。侯安都为征北大将军,于宅中招集文士赋诗,阴铿亦为座上客之一,经过徐陵的推荐,陈文帝即日召见,命作《新成安乐宫诗》,颇受赞赏。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后为员外散骑常侍,卒。阴铿工五言诗,长于描写山水,风格清新流丽,与何逊相近;世称“阴何”。有集三卷,今仅存诗30多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