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国真 |
释义 | 汪国真汪国真中国大陆现代诗人。祖籍厦门,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 人生经历 汪国真年轻时照片汪国真祖籍厦门,父母自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劳动部。1956年,汪国真在北京出生。在父母的影响下,八九岁时接触《三国》、《水浒》、古诗词,又通过大院间的互相借书,读了《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 特立独行的他喜欢写诗 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当时上学班级有40多个人,除了四五个能够上高中,主要工农兵子女。一部分去插队,还有一部分了进工厂。汪国真被分到了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开X51立式铣床。在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汪国真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荒废时间在打扑克与乒乓球上,也就偶尔看看小说。那时的他当工人心有不甘,他自己的领悟能力很强,因为曾经获得北京仪表局铣工比赛第一名。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他早知道暨南大学各方面条件比较好,于是积极备战准备参加高考, 1978年9月,汪国真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时年22岁。大学期间汪国真成绩一般,他做事凭兴趣,对分数历来看得不是很重,特立独行,但并非性格古怪的。他开始写作,形式是诗歌。从实用角度看,那是所有文学体裁中字数最少的。他写字非常差,差到连毕业论文都是找人誊写,编辑要看他的字会非常费劲。但他这个人比较善解人意, 总是替人家考虑。有人写得长,编辑没人认真看,即使写得不错,也是白写。诗歌字数少,可以让他在厌烦前看完,汪国真看过朦胧诗派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诗,但是受影响很小。 1979年4月13日,汪国真的诗在《中国青年报》得到了第一次发表。几天后,他收到了编辑寄来的鼓励信,以及稿费2元。这极大地鼓舞了汪国真。从此,他常去阅览室,记下地市级以上刊物的地址,把作品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90%是退稿,3个月后换信封再投往另一家。当时他写和投都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也有人认为他有极强的“发表欲”,但他认为自己是“有事业心”的人。1986年,已是而立之年,自觉一事无成,他有紧迫感。《热爱生命》先后寄往北京、四川两家报刊均未采用,第三次投稿后才中,发表后被1988年第10期《读者》收为卷首作品。他开始收到读者来信,询问哪里有他的书。 《年轻的思绪》汪国真抒情诗抄梦想变成了现实 《年轻的潮》首印15万册,此后数次再版,达到60多万册。“年轻”系列印数总计超过100万。他收集了40多本他的盗版书,加上盗版,我的书总数超过一两千万。《年轻的潮》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一个月内卖出5000本。在上海,汪国真的诗集曾有一个上午卖掉4000多本的纪录。库存卖光了,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他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应付每天给汪国真的几百封来信,将收发室人员由1个增至3个。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内容都有,诉苦的,要求指正的,求爱的。后者一般会很含蓄,夹朵花,叠个什么东西,也有寄照片的。也有女军官来信告知,她生日时,收到8本汪国真的诗集。 他受邀去全国40多所院校讲学,其中北京30余所。由于演讲后学生纷纷冲上来要求签名,校方不得不组织人员拉成人墙护送其通过。谈及诗歌的“传承”,汪国真汲取了“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练”。虽然当时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仍在中文系有所提及,但汪国真的诗离政治比较远,根据他的创作经验,诗歌就是从生活中来,都是一些类似于真理的大白话。 汪国真36岁结婚。当时写诗的时候,感情生活还是一片空”,但他擅长于把一件事情进行概括和总结。比如他与浙江团省委的朋友游西湖,友人自然觉得景色每日看惯,惘然不觉有诗意,而汪国真则心有所动,写得出诗来。他依靠“感悟”写诗,讲求“诗眼”,把“感悟”分了行,如格言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印在明信片上,工整的庞中华字体,中学生毕业了赠送同学,励情励志,着实应景。 汪国真的诗大红后,似乎后无来者,前无古人。但是拜互联网之赐,格言体作家层出不穷,后来者有安妮宝贝、郭敬明等。只是现代人的口味与风气大为转向,当时以乐观,积极,促人深省为美,现在多为伤感,孤独,旖旎之作。汪国真表示,他没赶上好时候,虽然书卖了很多,但他那时是稿费制,一般人10行诗无非40元,出版社给他80元,他已经感觉是天上掉馅饼。 成名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成名后,他应酬众多,不仅是签名,还常被人索要题字。盛情难却,字又拿不出手,1993年,汪国真开始练习书法。练了1年,每天1小时,后来没时间练,但已有了很大改观了。他用毛笔写信,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章桂征收到,便约他出书法集。 此后一发不可收。汪国真的墨迹已遍布南北,尤以河南、山西为盛,河南18个市他只剩下两个没去过了,并深入各领域。他常举的例子是香格里拉酒店,主管们有人读过他的诗歌,经过商讨,一致认同请他写一种红酒的酒标。 汪国真信奉“与人为善”,为人随和,因此人缘不错,朋友众多,有新闻文化界、书画界、音乐界的,也有很多政界的朋友。很多地方邀请他去给他们写歌、题字,往往是政府出面。这批人往往是我当年的读者,虽然事过多年,他们现在在商界和政界开始掌权,但这个情结还在。 河南焦作的青天河风景区,已请人题好字,却因汪国真莅临,领导表示,请汪老师重新再题。“也常有地方官员出书请他写序,他概不拒绝,前阵子便接受了开封市委组织部长和驻马店检察院检察长的邀请。大众文化工业链上的汪国真走的是这样一条平稳而显赫的路,与外地官员联系,京城诗人汪国真荣耀且矜持;与商界要人配合,文化名人汪国真平和而清远。他无需炒作,只是不妨推波助澜,因为他坚信大众对他一如既往地支持。前几年,四川某报爆出汪国真做火锅店穷困潦倒,汪大为生气,状告该社,获赔2万元。 汪国真经典诗文选盗版书遍及整个大陆 汪国真自学作曲。徐沛东还给汪国真的一首诗《挡不住的青春》谱了曲,作为电视剧《万岁高三(2)》的主题歌,演唱者是蔡国庆。2003年10月,汪国真与山西北武当山风景区合作,舞曲专辑《幸福的名字叫永远》发行1万张。2006年,双方再度合作,《名家歌颂北武当》DVD专辑推出,歌词相当直白。 此后,汪国真开始给古诗词配曲,计划完成400首,现已完成300余首。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写诗,书法,音乐。可能以后我会花点时间,在画画这块钻研一下。他已有了他的大众传媒计划。 他的大学同学,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是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有人是华夏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有人是暨南大学副校长,甚至有人是香港特首的特别助理。像他这样人文艺术领域里的少。 汪国真仍旧写一点诗,数量不多;天天看报纸,关注国际大事,比如前些年的“9·11”和不久前的贝·布托遇刺;事务繁忙,除了出席各类颁奖活动,还在筹备春季的画展;与地市官员联系密切,“1年12个月有8个月在外面”(汪的朋友张宝瑞语);接受采访频繁,早已“触电”;利益往来之间,有经纪人为他打点;相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并自认在这方面虽然有一点名气,但跟一般普通人没什么太大差别。 他回想不起有过什么重大挫折,也不会像通常人们印象中的诗人那样理想主义到了癫狂之境,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冒傻气”的事;他的很多同学在政坛上有所为,他也不排除自己从政的可能,“我做事相对来说比较严谨,也比较适应机关那一套”;五十知天命,他注重保养,“顺其自然”这个词被他无数次使用。当然,还有“幸运”。说到这些的时候,他的笑容和十几年前印在诗集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 职业生涯 汪国真手持他的书法作品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 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 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 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诗销售的热潮。 § 社会评价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这种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 § 相关词条 李华忠汪海留学 裁军黎元江海选 §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31/162614873050.s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