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指山市档案馆
释义

五指山市档案馆成立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原名称为通什市档案馆,随着二OO一年七月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而相应改称为五指山市档案馆。

五指山市档案馆是全省最年轻的档案馆,至今只有十五年的历史。一九八七年成立时,核定为事业单位,正局级限制,事业编制五人,档案局和档案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局馆内设两个股室即业务指导监督股和管理利用股。一九九二年一月,市编委重新核定局馆事业编制共八人。局馆现有干部六人,其中三人具有大专学历,三人取得技术职称。

五指山市档案局(馆)由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市政府为主,负责五指山市包括驻五指山市省直属各单位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研究、提供利用、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五指山市档案馆馆库面积共1100平方米,是原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档案馆移交过来的。现在档案馆库房和办公室合为一体,其中档案库房5间共500平方米,阅档室、资料室、档案整理室、接待室、阅览室共400平方米。

五指山市档案馆的档案主要来源于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现行机关主要包括中共五指山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机关及其工作部门与直属单位。部分乡(镇)、政府、人民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档案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接收进馆。撤销单位主要包括临时机构和在机构改革中被撤销的单位,这些单位的全部档案,按其实际情况及时接收进馆。此外还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档案。

截至2002年7月,已收藏60个全宗,馆藏档案共3733卷,其中永久2013卷、长期1136卷、短期553卷、资料30卷;相片档案3卷共198张;死亡档案98册(人)。

本馆档案只有建国以后的档案,没有民国以前的档案,最早年代是1951年,最晚年代是2000年。其中各乡镇的档案形成年代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各机关的档案形成年代都是1987年建市以后开始。

馆藏档案按其内容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和人物档案四大类。文书档案是各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科技档案是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本馆藏量较少;专门档案是各机关、单位在进行某种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馆藏量也较少,目前只有人口普查档案。人物档案主要是死亡干部档案,压缩干部档案等。

馆藏档案目前有60个全宗,已经移交档案进馆的五个乡镇各设一个全宗;人口普查档案设为一个全宗;其他副局以上的移交档案进馆的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各设一个全宗。

全宗号的编排按档案形成的时间先后结合组织系统采用大流水编写。即乡镇系统、党群系统、人大、政府、政协、农林系统、工交系统、财贸系统、科教系统、政法系统、专门档案等。

案卷目录号以全宗为单位编排,若干年案卷目录装订成册编一个号,采用大流水编排。

案卷号的编排以全宗为单位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年度顺序先永久后长期编一个流水号;一种是永久卷、长期卷各设一个流水号。

件号、页号以案卷为单位编排。

本馆存藏的档案大多都是建市以后的档案,这些档案比较完整,是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等方面的历史记录,反映了本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发展面貌,是现行机关、公民在各项活动中查考利用的材料。有少部分是建国后到建市以前的档案,大多是各乡镇留存的档案,这部分档案不够完整,但对研究保亭、乐东、琼中以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资料介绍

本馆收藏的各种资料,其来源和进馆方式主要有:

1、接收。一是接收现行各机关在进行日常工作活动自编的文件汇编、统计数据汇编、专题资料和内部刊物等。这是接收资料的主要来源;二是接收撤销机关原有的图表和书籍。

2、采购。本馆除了直接向书店、邮局、报社和其他机关订购必要的报纸、杂志、书籍外,还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公开出版的图书。

3、索取。本馆积极的与社会各界联系,发现有可利用查考的资料,及时索取,不断丰富馆藏资料。

4、编号。本馆根据馆藏材料和各单位的有关材料,编写了一些资料。

截至2002年7月止,本馆资料总数量1020册。分为文件汇编、报刊、图书三部分。

1、文件汇编:

(1)专题会议文件汇编;(2)综合性文件汇编。

2、报刊

(1)报纸

(2)期刊:包括档案期刊和各种杂志

3、图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