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律·喜闻捷报 |
释义 | 概况诗词名:五律·喜闻捷报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体裁:五律 时间:1947年作。 原文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注释原注: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度〕通“渡”,过的意思。 〔大野入苍穹〕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凯歌奏边城〕一九四七年八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写作背景解放军西北野战团在1947年3月18日夜撤出延安以后,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由于采取机动灵活、避我之短、抑敌之长的“蘑菇”战术,解放军在撤出延安后短短的45天之内,就打出了好几场胜仗,中秋节前收复蟠龙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就是喜闻这个捷报后引发了诗兴而作此诗。 诗词鉴赏整体把握全诗40个字,毛泽东写于1947年。此诗通过对喜闻捷报之后思绪的整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全诗婉转含蓄,铺陈有序。诗人把闻捷报的喜悦之情深沉地蕴藏在了对全国解放的更大的期待之中。 逐句分析首联点出时令,铺写近景远景,极目所视,开阔舒展,衬托出心境和胸怀。 颔联侧面描写喜闻捷报后的心情,即作者在中秋佳节得到收复蟠龙的消息,心情更增几份轻松。 颈联借颔联所提的“明月”随势把情绪由轻松愉快转为沉郁,就像低吟,表达了诗人对第二故乡延安和延安父老乡亲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尾联承接颈联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捷报频传、解放战争争取得胜利更加深切的期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