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峰铺镇 |
释义 | 五峰铺镇位于邵阳、衡阳、永州三市经济走廊交汇处.五丰铺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此,镇党委政府不断优化环境,距县城25公里,到邵阳市4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省道邵永线和邵祁线穿镇而过,县道、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五峰综合大市场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整个镇区,是全镇经济、文化、人口的集中地。全镇以种植业、渔牧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导产业,盛产水稻、小麦、大豆、黄花和柑桔.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搞好招商引资。务工回乡青年杨增文投资4000万元兴建振文中学、五峰步行街和中心广场。 基本信息拼音:wǔ fēng pù zhèn 邮政编码:422115 行政区划: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五峰铺也称五丰铺,人们习惯用“五丰铺”。 (2008)土地总面积:137.5平方千米 其中建成区5.1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103680人,城区常住人口5万。 户籍人口:102150人 户籍乡村人口: 83520人 GDP:17.02亿(2011年) 享受自来水人口: 52000人 享受社会基本保障人口:88170人 地域地理区划五峰铺镇位于邵阳县南部,为邵阳,衡阳,永州三市五县区二十三乡中心,分别与祁东,祁阳,冷水滩区,东安县接壤。为半山半丘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五峰铺镇现辖:民胜、中和、兴峰、龙岩4个居委会;六里、荆塘、向联、黄泥、马蹄、合作、七里、田东、水田、白旗、沉安、板桥、鹧鸪、胡桥、长江、新桥、界牌、联旗、红星、六甲、青云、袅旗、东山、东阳、双河、杨柳、黄金、园艺、众和、金珠、弄子、塘诗、石井、燕塘、田中、冷水、刘家凼、白田、马草、仁湾、农科、东井、大屋、驻马、水口、过路、利群、鸭山、排桥、陈保、留旗、羊古、新铺、沙田、大田55个村委会。五峰铺镇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地理位置优越,省重点中学邵阳县二中坐落在五丰铺镇,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邵永高速环镇而过,离白仓出口仅10公里。花桥出口20公里。距邵阳县城25公里,邵阳市52公里,永州市60公里,衡阳市1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内每天有发往广州,东莞,深圳,长沙,株洲,衡阳,邵阳,永州,东安,祁东,邵东的班车。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于学校东南。清幽的五丰铺檀江水悠悠南来,绕经学校后,迤西北而去。与夫夷河交汇成资江水。境内资源丰富,锑,锰,铅锡储量居全市之首。 高霞山风景区五峰铺高霞山(gao xia shan )是邵阳风景区之一,邵阳游览胜地。高霞山处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高霞山集名山之长。雄伟,险峻,秀丽,高霞山无不兼而有之。霞山岭陡峻峰行,庵院菩萨人人尊,南路五峰铺,宝庆占一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高霞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邵阳景名胜区,高霞山泉矿泉水厂已经建成! 文化教育简介邵阳县二中坐落在南路重镇五峰铺,地处三县三市交界的中心区域。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于学校东南。清幽的檀江水悠悠南来,绕经学校后,逶迤西北而去。 教育邵阳县二中,诞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39年,邵阳县籍的吕子哲、蒋希乾等名人志士,顺应时势所需,本着“创办学校,培育人才,救济失学”的宗旨,创办了一所“湖南省应时初级职业学校”。后因种种原因,于1940年11月定名为“湖南省私立应时初级中学”。1944年秋,日军入侵五峰铺,学校被迫停办。1945年春,为躲避日寇的骚扰,曾三异校址,直到秋季日寇投降,才得以回迁五峰铺原址。1953年,学校由邵阳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邵阳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更名为“邵阳县第二中学”。1969年,县办中学下放,由五峰铺公社接管,改名为“五峰铺公社中学”。1974年,高中由县统筹部署,恢复“邵阳县第二中学”校名,并沿用至今。 目前振文中学因学员太少,已倒闭,改为五峰铺第二完小 相关信息综述邵阳县五峰铺镇是一座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地理位置优越,邵阳县二中坐落在南路重镇五峰铺,地处四县三市交界的中心区域。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于学校东南。人们长说“走过天下铺,当不得五丰铺”。五丰铺在有皇帝的时期,曾在这里设了个台;叫烽火台。三民主义来了的时候设了个大戏台。走了日本是设了个大炮台。解放是设了个民主台,专政台。邓先生在的时候设了个改革台,开放台,教育台。现在什么经济台,人本台,官僚台。。。。。无数个。五丰铺一路走来,饱经沧桑。五丰铺地跨三市,南同永州,北连邵阳,东接衡阳;是战争的要塞,交通的枢纽,腾飞的机场。五丰铺背依大山,四面环山,群山逶迤,势鼎五峰。五丰铺人缘广结,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享有蜜蜂朝皇之地! 1949年为仁乡,1952年建镇,1958年为卫星公社,1961年建五峰铺镇。 棉毛服装生产城五峰铺镇棉毛服装生产早,发展快。改革开放前期,依靠政策优势,棉毛服装生产异军突起,遍布全镇千家万户,蜚声于省内外。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成核心竞争力不强,再上新台阶力不从心。经过镇政府的指导,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使棉纱服装生产产生了跨越式的发展,现有两个棉纱集团和400多家生产厂家。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目前投资3000万的棉纱服装加工城以建成。投资两千万的精品童装厂已落地。 各生产厂家还依靠人才、技术优势,在全国各地“安营扎寨”,形成“株洲一条街”、“郑州一条巷”“济南一个市”“北京一个场”的五峰铺镇棉毛服装生产城。他们总资产上亿元的有2家,上千万元的有5家,上百万元的有15家,形成技术共让,信息共有,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良性循环发展经济。 劳动力资源丰富五峰铺镇人口10万余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建筑业起步较早。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以发展建筑劳务经济为龙头,因势利导,以组织有序流动、务工培训占有市场,基地建设建立品牌,跟踪服务维护权益,在用人、信息、奖金、培训、管理、法制等各方面进行大力支持,通过建立建筑劳务用工信息库,帮助建筑能人组建了以建筑市场为大本营、以专业户为轴心的多方合作联合体,在省内外建立了60个建筑市场信息窗口,千方百计抓市场的培育和开发,抢占省内外建筑市场,打造建筑精品。“出精品,树形象”、“建好一幢房,美名远传扬”,以“诚信+技能+创意”赢得广大顾客青睐。为此,该镇党委政府还创新内外两线培训机制,外线采取社会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内线实行“师带徒,徒变师”的传带式,着力提高建筑劳务工的诚信品格和建筑技能,为建筑劳务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做到输出一批,成功一批,转移一个,带动一片。开展“徒学师、师比师”的建筑技能练兵活动,使一批乡土建筑“设计师”、“神刀手”脱颖而出。 敬国诚信建筑工程队邵阳县五峰铺镇敬国诚信建筑工程队双喜临门:在海南承建的德昌电子大楼被评为“优质工程”,造价1000万元的沙井科教楼正式签约,标志着五峰铺建筑大军在海南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至此,该镇32个建筑工程队已在广州、深圳、海口、武汉、长沙等30多个大中城市站稳了脚跟,从业人员超过1万,年纯收入2亿多元,占全镇GDP的41%。最近,该镇被评为“全省发展建筑劳务经济先进单位”。为了做大建筑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五峰铺镇党委政府实施“离土离乡,向外输出”和“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全镇建筑大军的足迹遍布全国12个省30多个大中城市。目前,已建基地50个,形成了打桩、砌砖、装修三大建筑产业,许多村庄和农家全靠建筑来支撑经济命脉,全镇涌现了300余个建筑之家、26个建筑之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