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乡顶灯 |
释义 | 武乡顶灯是流行于武乡境内西部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每逢年节,顶灯表演者剃光头发,在脸部和后脑勺上勾画出脸谱,历经千百年的变迁,武乡顶灯现在成为当地元宵节和其它喜庆节日的民间表演活动。 历史起源武乡顶灯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间的表现形式变化不大,现在沿袭下来最具传统风格的是表演者要剃光头,在面部和后脑勺都画上脸谱,这一表象特征来源于武乡顶灯的起源传说,在多种传说中有诸葛亮发明的北斗七星阵等说法,而流传最广也最为当地人所信服的是武乡顶灯为后赵皇帝石勒所创造。根据武乡县志记载,石勒,上党武乡人,传说当时的统治者经常在夜晚偷袭石勒所在的部落,将抓到的人当做奴隶,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石勒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统治者来抓人的时候让大家把头剃光,在脸上和后脑勺勾画上狰狞的脸谱,头上顶一盏油灯,官兵们看到后以为见到了鬼怪,惊恐万分,奔逃避让。 表演特点武乡顶灯表演时,表演者剃光头,脖颈以上的部位要求纹丝不动,与头顶的顶灯连为一体。武乡顶灯所用的道具就是日常吃饭用的碗,里面装上沙土、中间插上蜡烛,再把彩色的纸剪出图案来粘贴到碗上,表演时舞者头顶点燃灯碗,双臂在两侧上下摆动,或手插腰间双肩摆动,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形式自由、节奏明快、粗犷刚劲。 武乡顶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独有的化妆形式,表演者无论正对或背对观众时,都会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狰狞、或诙谐的面孔。随着节奏的变化,顶灯表演队形主要“大穿堂”、“九曲星”、“蛇蜕皮”等,如游龙戏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缭乱,表演步法以传统秧歌舞十字步为主,讲究快跟快上、快进快退,被当地人称为“不拉场”。 传承与现状武乡顶灯的娱乐性与参与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武乡顶灯的老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用顶灯的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思想、鼓舞群众的斗志。上世纪的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武乡顶灯第一次走出了县城,在我国著名导演何平执导的电影《炮打双灯》中,武乡顶灯作为一项特别的民俗表演形式被运用到了电影当中,城关村顶灯老艺人魏书文当年就参加了影片的拍摄。随着影片在国际上的多次获奖,武乡顶灯这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山西民间艺术也走出了国门,同时也因为影片的拍摄,武乡顶灯在表演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武乡顶灯已经被列入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然而,记者在武乡县采访时也了解到,现在除了城关村和东村两个村子还能集体表演顶灯外,武乡县其他村子里已经基本没有了顶灯这种文艺形式,而且随着顶灯老艺人越来越少,顶灯表演手法以及表演技巧方面也已经大不如前,武乡顶灯同样面临着保护、开发与传承的难题。近几年,武乡县有关部门针对武乡顶灯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护这一流传千年的民间文艺形式。 现在,文艺工作者正尝试着将武乡秧歌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到武乡顶灯的表演当中,丰富其表演形式和内涵,使这个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始终保持着它的生机与活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