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锡地铁一号线 |
释义 | 无锡地铁一号线是贯穿无锡市区南北的一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起于惠山区堰桥站,止于滨湖区雪浪站,途经惠山新城、无锡火车站、中心商务区、太湖广场CBD、太湖新城核心区等多个城市重要核心地域,为《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的第一条线路,已于2009年11月8日全线开工,并于2014年10月份一次性建成通车。 无锡地铁一号线全称:无锡地铁一号线(无锡地铁一号线、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含义完全一致) 线路距离:29.42km(高架线7.25km,地下线及敞开段22.17km) 站数:24(包含起终点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9座,换乘车站4座) 复线区间:全线 电化区间:全线(直流1500V第三轨方式) 闭塞方式:Wireless-CBTC 最高时速:80km 编成数量:6辆 月台最大编成数量:6辆 概要轨道交通一号线起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在政合大道和惠山大道的交叉口设置起点“堰桥站”;然后线路沿惠山大道南下,在锡北运河北岸设置“锡北运河站”;继而在锡北运河大桥西侧跨越运河,再上跨沪宁高速公路,向南在西漳镇东侧设置“西漳站”;在天一路口设置“天一站”;线路继续南行,在老锡澄路与惠山大道路口设置“刘潭站”;线路自此降低转入地下,在锡澄路与北滨路交叉口设置庄前站,接着在锡澄路与民丰路交叉口以北设置民丰站;线路由此转向东走庆丰路后,向南穿过北新河,在无锡中央车站高铁落客平台地下设置“无锡火车站”并与东西向的无锡地铁三号线换乘;线路在下穿了无锡中央车站、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无锡火车站老站房后,陆续向南穿越兴源北路、通惠东路、在工运桥东侧下穿古运河,沿工运路至胜利门广场设“胜利门站”;线路转入中山路继续南行,设置“三阳广场站”与无锡地铁二号线换乘;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西侧设置“南禅寺站”;线路在江南中学南侧向西南方向偏转,连续斜穿解放南路、古运河、新民路和振新路后进入清扬路一路南行,在永丰路南侧设“谈渡桥站”,在永和路口设置“太湖广场站”,在清名路北侧设置“清名桥站”,在医疗中心设“人民医院站”与无锡地铁五号线换乘,在新光路口设置“华清大桥站”后,从华清大桥东侧穿过京杭运河后向西转入扬名工业大道,在扬名工业大道设置“扬名站”,线路继续向西往南转入南湖大道,在南湖大道与大通路路口设置“南湖家园站”,线路沿南湖大道向南,在高浪路设置“塘铁桥站”,线路继续南行至观山路向西转,在观山路与贡湖大道路口东侧设置“金匮公园站”,接着线路沿观山路敷设,在观山路与立德道交叉口设置“市民中心站”与无锡地铁四号线换乘,在五湖大道口设置“文化宫站”,线路再转向南沿青祁路行进,在高浪路与青祁路交叉口的东南侧设置“江南大学站”,线路继续向南,直至蠡湖大道与震泽路交叉口的终点站“长广溪站”。 运行形态未定。在市民中心站五湖大道站区间设置折返线,具备开行小交路列车的条件。 车辆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成的国标B型车,车辆预定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 运行在无锡地铁1号线上的车辆长什么模样,终于确定了!2012年3月21日下午,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无锡地铁1号线车辆及牵引系统举行签约仪式,同时发布了地铁车辆的概念设计,至此无锡地铁1号线建设正式迈入工序快速转换、运营紧张筹备的关键时期。预计2013年3月,第一辆印有无锡地铁标志、融合无锡园林特色的地铁列车将精彩亮相。 总共采购23列138辆车 地铁车辆和牵引系统作为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中的核心设备,是地铁设备系统中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生产期最长的单项设备。此次地铁1号线全线共采购车辆23列138辆,列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鼓形铝合金B型地铁车辆。 地铁车辆由10大系统组成,包括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空气制动系统、空调系统、转向架、车体、车载PIS系统、照明系统、车钩及贯通道等。其中牵引系统承担着车辆动力系统的功能,在为车辆提供运行动力的同时,也可以将列车制动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反馈到电网。地铁车辆及牵引制动系统是地铁的核心系统设备,是打造“安全地铁”、“品质地铁”和“幸福地铁”的重要基础。 “在23列地铁车辆中,每列车总长119米,车重200吨,使用年限为30年以上。列车共有6节车厢,其中4节被称为‘动车’即有动力系统的;2节是没有动力系统的‘拖车’。列车车厢内还有6个轮椅固定区,设有专门固定轮椅的装置。每列车上共有242个座位,其中90个是老弱病残孕专座,它们分别设置在车门的左右侧,均有相应的卡通标识。”市轨道办设备部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项指标达欧洲最新标准 地铁是一项技术复杂、耗资大的系统工程,作为运载乘客的直接载体,车辆及牵引制动系统是这一工程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系统之一,它们关系到乘客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和车辆寿命周期内的使用经济性。 无锡地铁1号线车辆设计在确保运营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同时,充分兼顾节能、舒适、美化等环境需求,因此整车在防火、隔热、振动、噪声等指标上采用了欧洲最新标准,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低碳、环保等优点。“无锡地铁车辆车体材料使用铝合金大断面组合式挤压型材,主要优点是重量轻,采用摩擦搅拌焊方式使得车体强度达到纵向压缩力1000千牛、纵向拉伸力800千牛,为目前国内B型车车体强度的最高值。 据了解,在与无锡同步建设地铁的城市中,广州、杭州、宁波、苏州、长沙、昆明、郑州、青岛等地也使用了这种轻量化铝合金车体B型车。 一列车最多载客1870人 按照计划,此次采购的23列138辆都是国家标准的B型车,每列车的车厢宽为2.8米,每节车厢的长度是19米。按照车厢每平方米定员6人标准,全列车定员载客可以达到1460人。超员载客可以达到1870人。车厢里配有扶手,供站立的乘客使用。 全焊接的铝合金鼓形车体,内部装饰材料都是按照防火最高标准设计的。鼓形车体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四四方方的车体区别在于,乘客身处其中,空间感会更大。当人坐在车厢座椅上,腰部位置的车厢有一个向外的弧度,这样乘坐时也会更加舒适。 记者在无锡地铁1号线车辆概念设计图上看到,整车的主体色为红白相间,外形线条流畅,与无锡地铁的logo完美结合。车辆内部装饰将无锡园林特色与车体外观设计完美融合,其中还有“月亮门”形设计,总体色调协调、明快,造型唯美。另外,加上车厢里扶手造型都是相互呼应的圆弧,让人看上去很舒服。 据了解,将来无锡地铁2号线等其他线路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颜色,以方便乘客区分。 冬天坐车不会觉得冷 “在设计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乘客舒适度,一方面通过提升贯通道隔声降噪材料质量标准,另一方面采用静压风道送风的车载空调系统,在降低空调噪声的同时使送风更加柔和,车辆称重系统也将通过判断乘客数量的多少,及时自动控制客室内的温度和新风,调整空调系统负荷。”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说,车厢内的座椅是不锈钢的,下面设置了电采暖装置,温度调节均由司机控制,座椅设置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冬天坐车不会觉得冷,确保乘客舒适性。 在车厢顶部,还有两条LED 的灯光带。设计中充分考虑低碳、环保的理念,车辆采用无闸瓦磨耗的电制动技术,采用集中式供电照明系统,转换效率更高、散热性能更好、可维护性更优,其能耗仅为常规照明系统的70%。 地铁高峰运行5分钟一班 行驶在无锡地铁1号线上的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第一辆列车将于2013年3月交付,所有车辆将在2014年6月1日前交付完毕。“23列地铁车辆将一次性全部投用在地铁1号线上,其中20列车上线运行,3列车为检修、备用车辆。当遇到高峰运行时,一般是5分钟一个班次。平峰和低峰时,5—10分钟一个班次。到那时,地铁带给市民的便捷将大大显示出来。”市轨道办设备部工程师说。 在无锡地铁1号线车厢内的信息显示系统、视频播放系统等都可以适时提供乘客到站、新闻、文化娱乐等各种信息、资讯。车内安装摄像监控系统,对车内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同步显示于地面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监视系统上,实现车辆控制的远程调度及安全监控,有效提高了车辆的安保性能。车厢内还安装有紧急报警装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与司机通话,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置。 历史2008年11月下旬,《无锡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2009年5月13日 , 作为先行站点之一的市民中心站动工。 2009年9月底,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2009年11月7日,无锡地铁一号线全线开工 2010年3月1日起,三阳广场站开始施工,中山路封闭。封闭时间预计10个月。 2012年2月 开始机电安装 2012年2月 无锡地铁1号线装修概念设计方案确定 一号线相关地铁一号线相关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已于近日正式批复了《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据了解,此次获批开建的是轨道1号线和2号线,总长56.11公里,建成后将形成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骨架,总投资达254.54亿元,预计分别将于2014年和2015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成为我省继南京、苏州之后第三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根据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远景年2050年,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将以主城区为核心,由“三主两辅”5条线构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5号线为辅助线路。规划线网总长157.77公里,设车站111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