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
释义 | 出自:《菜根谭》之一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译文: 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图报了。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我们生在世间,尤其是大丈夫本应立功建业,但不要过度被功名心所驱使,或以龌龊低下的手段去做不可告人之事,增加自己的光荣与威严,这样是会引起种种祸端的。不如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去为一生事业努力,才是伟大的功业。 对他人施恩惠也是很好的善行,但我们施舍的时候应以仁心施舍,并且了解「舍」的真义。真正的舍,绝不是舍一点小惠于人,心中抱一种希望报酬的心理,如有一丝一毫这样的心理,就是贪不是舍了。真正的舍,要像蜡烛般牺牲自己给人以光,又如太阳的光热照着大地,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望代价,不望酬劳,如此才符合施舍的真义。否则施恩求报反而招怨,要无怨心才是恩德。 佛教所说六度,第一度是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在行菩萨道时,左手施人,右手没有想受报。佛经上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此是不朽的名言,我们要好好遵守去做,发扬我们的德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