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力吉巴图 |
释义 | 乌力吉巴图,男,蒙古族,1944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毕业,中共党员,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译审。 乌力吉巴图同志现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乌力吉巴图同志从事翻译工作30多年来,不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业绩显著,而且还著述多篇翻译理论文章和文学评论、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我国蒙古族文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在蒙古国文学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蒙古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文名:乌力吉巴图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 出生日期:1944年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内蒙古大学 代表作品:《金色的湖泊》,《诗的微笑》 工作业绩乌力吉巴图同志蒙汉文基础扎实,理解表达能力强,对翻译业务具有较深的造诣。多年来他一直担任重要文章的翻译审稿任务。在定稿工作中严格遵循岗位责任制的规定,通盘考虑,总体加工,能够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着重在语法结构、逻辑关系、表达形式等方面加工以提高译文质量。对译文的内容严格把关,确保无误,语句力求通顺流畅,表达原文风格,以其准确、生动、优美的文字,在同仁中享有声誉。多年来他不仅翻译审定了多部著作,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指导部分初、中级翻译人员,为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翻译技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因工作积极主动,数量多质量好,在年终考核中连续八年被评为优秀。 乌力吉巴图同志参加了《资本论》(节选本)、《资本论》(二、三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书信集》、《周恩来选集》等难度较大的马列经典著作和国内领袖人物著作,共完成翻译审稿341万字。审读、审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江泽民同志的《论科学技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等重要著作的译文,对新时期党的理论著作和重要文献的蒙古文译文的规范做出了贡献。参加了党的十二次至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届四次至十届二次会议的文件翻译工作。从1995年到2003年连续八年审定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个人创作他从1973年开始业余创作,在国内外发表诗歌、散文、文学及翻译研究论文三百多篇。出版了《金色的湖泊》、《诗的微笑》等诗集。翻译出版了《桥隆飙》、《磨坊之役》等长中短篇小说。论文《论蒙古族当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于1988年获中国蒙古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当代蒙古诗歌概况》于1991年获中国蒙古文学学会“金钥匙”奖;《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与人合编)于1990年获首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