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脚病
释义

乌脚病,为1950年代末期,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因患者双足发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嘉义县布袋镇、义竹乡及台南县学甲镇、北门乡等四个滨海乡镇案例最多,为井水含砷过高有关,随着自来水普及后病患已大幅减少。

简介

乌脚病,为1950年代末期,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因患者双足发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嘉义县布袋镇、义竹乡及台南县学甲镇、北门乡等四个滨海乡镇案例最多。

乌脚病很早就确定为井水含砷过高有关,随着自来水普及后病患已大幅减少。但后续发现除乌脚病外,砷水亦造成皮肤癌、膀胱癌及各种癌症。

西南沿海地区的乌脚病在近年已渐控制、遗忘。但四十年后(1996年)又在宜兰县头城镇、五结乡沿海发现地下井水含砷量过高,出现20余例疑似乌脚病的病人。此外,由于中国大陆、菲律宾、蒙古、罗马尼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工业污染河川,居民改饮含砷井水,导致其他地区产生亦产生乌脚病类似案例。

病因

砷中毒

乌脚病,为1950年代末期,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因患者双足发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嘉义县布袋镇、义竹乡及台南县学甲镇、北门乡等四个滨海乡镇案例最多。

乌脚病很早就确定为井水含砷过高有关,随着自来水普及后病患已大幅减少。但后续发现除乌脚病外,砷水亦造成皮肤癌、膀胱癌及各种癌症。

西南沿海地区的乌脚病在近年已渐控制、遗忘。但四十年后(1996年)又在宜兰县头城镇、五结乡沿海发现地下井水含砷量过高,出现20余例疑似乌脚病的病人。此外,由于中国大陆、菲律宾、蒙古、罗马尼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工业污染河川,居民改饮含砷井水,导致其他地区产生亦产生乌脚病类似案例。

环境

北门、学甲、布袋、义竹等乡镇彼此毗邻,皆位于急水溪出海口附近,其土壤带有甚高的盐。

由于近海,浅层井水质过咸不适饮用。当地居民遂掘深井,引进一种以粗径竹筒连接打入地下约深度100~200米 ,汲取低盐分的深层地河水饮用。然而,此种深井水经研究发现,砷含量竟高达0.4至0.6ppm,远超过台湾官方订定之国家标准0.005ppm(以下)。亦证明乌脚病与其他相关皮病变,都是慢性砷中毒引起之不同病征。至于砷为何存于地下水中则未有定论,不排除是天然即有。

起源

乌脚病早在日治时期1920年即有零星案例,称为“自发性脱疽症”。惟当时患者不多、医疗设施落后,未引起注意。直至战后1954年才由高聪明、高上荣两位学者,以“特发性脱疽”发表于医学杂志。

但真正引发政府卫生部门注意的关键,是1956年所传出台南县安定乡“复荣村”所传出之怪病。当时全村553人中,有490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过多,及角化现象,比例达九成以上。政府最终以集体迁村至3公里外,新建“大同村”。而随着1958年起媒体开始跟进报导,此后医学界方投入研究,例如台大医院及公共卫生研究所,组团下乡进行调查,并于台大医院外科病房设有六床乌脚病患者的免费病床。

症状

乌脚病可以简略归类一种地区性、流行性的血管疾病。

初期由于四肢末端血液不流通,无法获得足够之营养及氧气,皮肤会变成苍白或紫红色。患者会感到末端麻痹、发冷及发绀等症状,若受压迫就会产生刺痛感,有时亦会间歇性跛行等。

病情更进一步会造成静止组织的营养缺乏,产生剧烈的疼痛。其疼痛程度可让活人生不如死-痛到颜面变形、身体扭曲、在地上打滚。此时症状为趾部发黑、溃烂、发炎,甚至造成坏疽再自然脱落。严重者发炎区域会扩散,脚组织可能悉数坏死,祇能以手术切除。此外亦有手指罹症的案例,尤以成人居多。

流行分级

台大教授陈拱北将乌脚病流行分级订为三级(1~3),并据此拟定防治策略:

第一级:若没有乌脚病个案,也未发现砷中毒皮肤症状者,仅砷含量超过0.35ppm,则为第一度流行地区。这里不一定会有乌脚病例产生,但可能性极高,须尽早展开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

第二级:若是地下含砷量已达0.35ppm,但未发现病例,仅出现慢性砷中毒皮肤病征兆的个案,或没有类此症状,仅少乌脚病例,则可列为第二度流行地区。在这些地方,砷的危害才刚开始,若及时展开防治行动,或可避免伤害持续扩大。

第三级:若地下水含砷量超过0.35ppm,且出现中毒病例及发现儿童有慢性砷中毒皮肤症状者,即列为第三度流行区,此时伤害已然造成,防治为时已晚,应致力于寻求补救之道。

治疗方式

昔日对于乌脚病的治疗方式:

内科采用药物治寮,如止痛药、防止血小板凝聚或血管扩张剂等。

外科以截趾、截肢或局口伤口治愈为主,有些病患术后仍有烧灼、刺痛或发冷的感觉,须再次截除。然而此术会造成病患残废,日渐改用抗血栓药品及前列腺素治疗,有显著成效。

近年外科则有腰部交感神经切除术、深股动脉整型术等新疗法。

研究人员

陈拱北:台大教授,制订乌脚病流行分级标准,分为三级。

曾文宾:将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统一判定,提高与其他疾病之鉴别度。

孙理莲:主持基督教芥菜种会并于当地设立免费诊所。

王金河:“乌脚病之父”之称,成立王金河诊所奉献50年。

谢纬:“台湾史怀哲”之称,协助成立北门乌脚病免费诊所。每星期自南投县乘出租车至北门乡义诊。

李秀稠:15岁就来到北门乡随王金河医师义诊的护士,坚守乌脚病工作岗位,据称半数病患皆沐其照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