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旭 |
释义 | 简介西南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文 旭,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 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重庆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带头人。 社会兼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认知语言学丛书"编委会编委;《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委会委员;《英语研究》特邀副主编。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及博士点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负责人;重庆市精品课程"语言学导论"负责人。目前可招收"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学、句法与语义的界面研究、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翻译研究)"等语言学方向的文学博士生以及"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方向的哲学博士生。 学习经历2002年1月至7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学习,从师Adele Goldberg教授,研修认知语言学及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2007年2月至4月在英国Elmwood College学习"双语教学"。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访学,从师认知语言学创始人George Lakoff教授,研修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理论语言学》(日本)、《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大学教学》、《学术界》、《学前教育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等16部,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金项目14项。 研究兴趣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学、语义学、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符号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 学术及社会兼职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 重庆市翻译学会副会长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西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人文学部分委员会委员 教学课程语言学导论(重庆市精品课程)(英语专业本科生) 语义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语篇分析(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认知语言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学方向博士生) 理论语言学(语言学方向博士生) 英语学习论(教育硕士、高师硕士) 语言对比与翻译(翻译硕士) 语言认知与翻译(翻译硕士) 主要科研成果 代表论文1.参照点与空间指示,《外语学刊》2010年第1期。 2.词项的概念指向性(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3."主观对等"在翻译中的应用(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8期。 4.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中国外语》2009年第3期。 5.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6.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 7.汉语双主语构式的认知语法观,《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 8.搭桥参照的认知语用观,《理论语言学》第2卷第1号(2008年6月,日本)。 9.外语专业的发展:问题、挑战与对策,《中国外语》2007年第6 期。 10. 英汉"脸、面"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1. 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 12.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7期。 13. 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 期。 14. 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外语学刊》2007年第2期。 15. 话题与话题构式的认知阐释,《重庆大学学报》2007年第 1期。 16. 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 6期。 17. 多元智能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 18.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19. 汉语关系小句的认知语用观,《现代外语》2006年第2期。 20. 左移位句式的认知解释,《外国语》2005年第2期。 21. 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22. 搭桥参照:以图景为基础的解释方法。《外语学刊》2004年第4期。 23.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4. 隐喻、语境、文化--兼谈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第1期。 25.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 26. 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外语学刊》2003年第3期。 27.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外国语》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11期全文转载。 28.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9.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30.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31.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 32. 反讽话语运用的语境暗示与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3. 词序的拟象性探索,《外语学刊》2001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4. 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外国语》2001年第2期。 35. 论言语交际中的回声话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6.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 37. 一门交叉学科--《模糊语言学》评介,《学术界》2001年第4期。 38. 论语言符号的距离拟象性,《外语学刊》2000年第2期。 39. 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的新进展,《外国语》2000年第1期。 40. 关于英汉对比语用学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1期。 41. 中国语用学20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2.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外国语》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3期摘要转载。 43. 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外国语》1997年第4期。 44.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外国语》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 45. 语义模糊与翻译,《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 46.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 47. 矛盾修辞法纵横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48. 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4年第2期。外语教师语言信念来源及其对有效教学的启示,《英语教师》2010年第11期。 49.《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4期。 50.英汉语的顺序象似性:对比与翻译,《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 51.标补词that的省略--认知功能视角(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2期。 52.逻辑转喻的动态意义建构模式(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3期。 专著教材1. 《词典学新论》(合作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等级测试教程》(TEM EIGHT)(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等级测试教程》(TEM FOUR)(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4. 《新编语言学教程》(合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 《认知语言学新视野》(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 《句法语用认知》(合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8. 《反讽话语的认知语用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 《话语理解的语用学》(专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 10. 《英汉对比语用学与英语教学》(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1. 《大学英语写作技能技巧》(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2. 《大学英语写作实战范例》(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3. 《大学英语写作改错改进》(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4. 《语用学: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合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 《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新进展》(合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 16. 《模糊语言学概论》(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研究项目1. 主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构式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2009-2012) 2. 主持国家"211工程"项目子课题"基于范畴化理论的中学英语词汇学习实证研究"(2009-2011) 3.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认知语篇学研究"(2008-2011)。 4.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03-2005) 5. 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空间的认知及其语言表征: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研究"。(2003-2005) 6. 主持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语言系统的认知研究"。(2003-2006) 7. 主持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英汉对比认知语言学"(2003-2005) 8. 主持西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语境学研究"(1996-1998) 9.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语码转换触发与制约机制的跨学科研究"。(2005-2007) 10.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多语地区英语认知的特色及英语教育对策研究"。(2001-2003) 11.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开放中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英汉比较语用学"。(1997-1999) 12. 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构式语法框架下的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2006-2008) 13. 主研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课堂的生态学研究"。(2003-2005) 14. 主研重庆市教委青年项目"重庆市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2003-2005) 主要获奖1. 专著《模糊语言学概论》获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9)。 2. 论文《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获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以及重庆市外文学会2000年科研学术成果一等奖。 3. 论文《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野》获重庆市翻译学会2003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ABCDE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