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山鹅掌柴 |
释义 | 基本资料种中文名:文山鹅掌柴 种拉丁名:Schefflera fengii Tseng et Hoo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属中文名:鹅掌柴属 属拉丁名:Schefflera 国内分布:产云南。 海 拔:2000-2400 中国植物志:54:046 所属卷:Schefflera J. R & G. Forst. 文献来源:Scheffiera fengii Tseng & Hoo(1965).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高3—15米。叶有小叶5—7,叶柄圆柱形,长6—30厘米,被褐锈色绒毛,很快变几无毛;小叶革质,不等大,中间的长椭圆形,长13—15厘米,宽5—6厘米,外侧的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圆形,全缘或边缘具疏离锯齿,微反卷,中肋在上面微下陷,被星状柔毛,下面隆起,密被褐黄色绒毛,侧脉8—12,上面下陷,下面隆起,网脉在上面下陷,下面微隆起;小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7厘米,密被锈色绒毛,逐渐变近于无毛;伞形花序有花10—20,上部的有花梗6成假轮生状,下部的有分枝3-7成总状花序排列,很少1—2花混杂,花梗长1—2厘米,密被锈褐色绒毛,很快近于无毛;苞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3—15毫米,密被锈色绒毛至很快变无毛;小花梗长约2.5毫米,果时延长达8毫米,密被白色星状柔毛;小苞片小,三角形;花小,淡绿白色;萼被白色星状柔毛,长2毫米,边缘不明显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2—2.5毫米,微被白色柔毛,很快变无毛;雄蕊5,较花瓣略短;子房5室,有时4室,花柱长约1毫米,合生成柱状。果球形,黑色,具5稜,直径约4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宿存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头状。花期8月,果期11—12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东南部(文山、麻栗坡、马关、屏边)、南部(景东、新平、元江)、中部的双柏,生于海拔1800—2500米的丛林。模式标本采于文山。 相关物种广西鹅掌柴 海南鹅掌柴 红河鹅掌柴 红河鹅掌柴(原变种) 红花鹅掌柴 急尖叶红河鹅掌柴 金平鹅掌柴 离柱鹅掌柴 麻栗坡鹅掌柴 密脉鹅掌柴 球序鹅掌柴 瑞丽鹅掌柴 穗序鹅掌柴 台湾鹅掌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