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津讲坛 |
释义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讲座延续老北图举办讲座的传统,开讲于二十一世纪之初的2001年1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国家图书馆有特色的文化工作之一,迄今已举办230余讲。前来演讲的均为知名学者,其中包括任继愈、启功、朱家溍、吴敬琏、厉以宁、王蒙、汤一介、张岂之、袁行霈等。演讲内容涉及文史政经、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文博考古等各个领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由国图编辑出版的讲座精华《文津演讲录》系列丛书三册,也颇受读者青睐。2003年元旦正式定名为"文津讲坛",不仅标志着国图讲座已经系统化,而且也旨在树立一种文化品牌,以便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职能。 一、宗旨 "文津讲坛"继承"保国粹而惠士林"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旨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彰显和培育"爱国至尊"、"爱国至贵"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原则 坚持主讲人和主讲内容的精品意识。要求学界前辈德高望重,岳峙渊清,当为楷模。学界后人风华正茂,学术精到,独领风标。讲授内容文史政经、哲诗戏曲、音乐字画、文物考古。精彩纷呈,解疑释惑,教学相长。立足合而不同、兼收并蓄。在新知识、新思维、新领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今天,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融会与沟通的桥梁。 三、任务 "文津讲坛"蕴含着哲学家的丰富智慧,文学家的灿烂才思,历史学家的博学通才。尽心营造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互补,注重不同层面读者听众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提高主讲内容综合性、学术性和普及性水平,创造环境和谐、思想活跃的讲座氛围。 "文津讲坛"将不遗余力地继续这项事业,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传递给广大支持关心、热爱我们的读者。我们需要社会群体的参与,我们衷心希望每位社会成员把求真、求善、求美当作自觉的追求。净化我们的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营造一个真正文明的书香社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