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平装 开本: 0开 ISBN: 756334232X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及海外华裔知名学者以及著名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精彩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对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对若干有影响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孩子王》、《秋菊打官局》等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 媒体推荐导论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媒体、消费大众、跨国公共领域 廖炳惠 一 近年来,华文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异彩,从金狮奖到各种欧美大奖,可说相当引人注意;不过,比较严谨的研究,针对这些作品及其地区的特殊文化、政治脉络,深入分析这些华文电影在文化批评上的贡献,则方兴未艾,尤其以大陆、港台等地的立场与身份,去探讨这些电影与华文社区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依旧是个新兴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由于分享共同的书写文字及某种形式的文化传统,大陆、港台的电影生产及消费行为有其内在的向心律动,特别是在主题的开展、资金的运用、人力支援及发行的网络等方面,两岸三地的华文电影相互学习、合作、竞争、指涉,让这些地区内外的华人及非华人社群了解了海峡两岸三地的文化差异及剪不断理还乱的"生命共同体"文化经验。这种既彼此竞争又协商的关系,除了在政治、商业(或经济)的范畴上,不断出现诡异的排斥与默契行为,在电影与大众媒体中,陈凯歌与侯孝贤,侯孝贤与杨德昌,王家卫与侯孝贤等人的复杂互动,其错综现象实不下于海外的《世界日报》与《侨报》、台湾《中央日报》与内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力争诠释权,在冲突之中又蕴含着相互斡旋、刺激的关系,这种难分难解的情况在关锦鹏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或李安的《饮食男女》等作品里,则以海外的浮游身份(diaspora),显现出有意或无意的彼此牵连。这种牵连的主要缘由之一是同文同字的印刷资本主义与华人的跨国资本,使得各地区的华人形成特殊的想像社群,在“文化中国”、“华人经济圈”、“中国人帮中国人”的论述底下,进行利益与权力关系的合作与协商;其次是许多角色的交流,如《悲情城市》或《霸王别姬》的内地、香港或台湾影星的大汇集,并且以跨地区的资本为电影制作的基金,以便弹性运用华人的现有资源,“影”响世界媒体景观(mediascape)。 在主题及电影中的人物上,这种同文印刷文化及其跨国资本也具有整合与分歧的作用,如《霸王别姬》中的京剧是华人文化传统中普遍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对“文革”及当代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行为,则各个华人社群反应不一,特别是这部电影是在香港拍摄,以大陆演员为主,并采文化批评的态度,因此在台湾与大陆均经过一番波折,同时对国际影坛,有时是以香港,有时则以中国大陆的名义去参选,充分显出文化认同的交织与错综性。由于这种错综性,华人电影的文化批评勺其消费社群之间的关系可说并不容易处理,尤其在目前的海峡两岸三边的政治经济局势一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密切相连,如何分析、解释与理解大陆、港台华文电影中的文化批评成分,便变得更加困难。 …… 作者简介郑树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行委员、母校比较文学组主任及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近年中文论著有《文学因缘》、《与世界文坛对话》、《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从现代到当代》、《艺文缀语》等。另编有《中美文学因缘》、《现象学与文学批评》、《张爱玲的世界》等论集。 目录导论: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廖炳惠 “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 毕克伟 黄土地上的文化苦旅——1989年后大陆艺术电影中的多重认同 戴锦华 秋菊打官司》的中国图像主义与“中国”的符号意义 陈儒修 男性自恋与国家民族文化——陈凯歌《孩子王》中的主体性 周蕾 《霸王别姬》——戏剧与电影艺术的结合 廖炳惠 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梁秉钧 功夫喜副——传统·结构·人物 吴昊 跨越边界——香港电影中的大陆显影 丘静美 香港一九八九——移民论述/爱情絮语 张锦忠 重绘台北新图像 詹明信 赖皮的国族神话(学)——《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黄毓秀 观看、认同、模拟——从《香蕉天堂)看电影机器 廖朝阳 作者简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