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平装: 210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0484004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在反顾以往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廓清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研究中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借鉴批评话语分析和深度解释学的研究成果,以翻译为导向,理论阐述与以小说《骆驼祥子》三个译本为语料的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了文本意识形成的批评分析解释方法论架构,着力研究隐藏于文本内部词汇和语法层面包括分类系统、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转换系统在内的意识形态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转换。《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认为,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功能;话语与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建构与被建构的辩证关系;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有赖于意识形态的翻译和翻译的意识形态研究的双向融合。 编辑推荐《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孙志祥,男。1965年1月生,江苏如皋人。现任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先后获苏州大学英语专业文学学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第二学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从吕俊教授攻读翻译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并于2009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副主编英语专业教材各两部。 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概略 第一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的兴起 一 描述翻译、翻译规范与意识形态研究 二 翻译操控派与意识形态研究 第二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混杂性 二 意识形态作用的二元划分和消极社会功能的夸大 第三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中的视角选择 一 翻译文本的选择 二 翻译策略的选择 三 语言外部与内部研究视角的选择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论架构 第一节 CDA和深度解释学视阈下的语言和意识形态 一 语言学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研究:从缺失到核心 二 意识形态分析:从直觉描述到内部结构研究 三 意识形态概念:定位和不足 第二节 CDA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 一 批评语言学的文本分析重点 二 社会文化途径的话语三维模型 三 CDA方法论架构的不足 第三节 深度解释学的意识形态分析层面 一 社会历史分析 二 形式或话语分析 三 解释/再解释 四 深度解释学方法论架构的不足 第四节 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整体原则 一 深度解释学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建构谋略 二 社会认知途径的扬内抑外整体原则 三 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的意识形态模式和谋略 第五节 文本意识形态的批评分析解释方法论架构 一 架构的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 二 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分类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第一节 分类系统的意识形态意义理据 一 分类系统和思维 二 分类的自然基础和常识化 三 分类和控制 第二节 分类系统中的意识形态建构谋略 一 过度词化 二 重新词化 三 偏向化命名 第三节 分类的意识形态意义与翻译 一 不对称权力关系性质的改变 二 意识形态建构谋略的整合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第一节 及物性过程及其意识形态意义潜势来源 一 物质过程 二 心理过程 三 关系过程 第二节 语言过程的选择与意识形态意义的编织 一 过程的选择 二 参与者的选择 第三节 语态的选择与意识形态意义的建构 一 英汉语被动语态的过程小句结构 二 被动语态使用的动态性 三 参与者的隐现及其意识形态意义 第四节 语言过程和现实的错位与翻译 一 语义角色的隐现 二 信息焦点的转移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情态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第一节 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理据 一 情态与控制 二 “归一性”和磋商空间 三 情态表达手段的拓展 第二节 情态与意识形态意义的建构 一 情态与知识/权力基础 二 情态的主/客观取向与权力 三 情态、视点与人际关系 第三节 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与翻译 一 命题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翻译 二 人际关系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意义的翻译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转换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第一节 现实关系的隐喻表达 一 词汇层的隐喻化转换 二 语法层的隐喻化转换 第二节 转换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谋略 一 转换与语境 二 虚饰化和具体化 三 作为过程和结果的转换 第三节 名物化的意识形态意义建构 一 掩饰施动者的问题角色 二 操控社会和文化焦点 三 知识和观点的常识化 第四节 名物化意识形态意义潜势的翻译 一 英汉语名物化形式差异 二 名物化意识形态意义潜势的翻译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