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州童谣
释义

温州童谣流传于明清时代,是温州方言文化教育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温州儿童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本课题主要是从温州童谣的内容、特点、来源、功能着手来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温州居民、老师学生和外来游客的认知情况。研究和挖掘温州童谣不仅可使温州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还有助于温州民俗旅游事业的开发。

前言

童谣,为孩子们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据认为,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全国各地都有不一样的童谣,特别是各地方言的童谣,各有千秋,有些同一个方言,童谣一般还对孩子有很大的教育用处,童谣也有很夸张的比喻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帮助

童谣充满了童趣!

温州童谣

“介母飞过青又青(哎)?介母飞过打铜铃(呵)?”“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温州童谣起源于明清时代,来自民间,流传广泛,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而且还寓教于乐,趣味盎然。它用朗朗上口的语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它的传唱,是知识道德传播的有效途径,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平阳县水头镇位于雁山敖水之间,居民中有讲温州方言的原住民,也有从南面邻省福建迁入的福建人,福建闽南方言也随之传入,形成两种方言交杂的特殊语言环境。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编了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代代相传,或反映民俗民风、或寓以教育意义……所诵唱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记得牢、传得广。

现状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更多普通话童谣传入人们的生活,方言童谣渐渐被大家遗忘。《童谣·童心·童画》就是“童谣行动”中创编的美术地方课程,本课让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诵唱童谣、品味童谣,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并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童谣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培养和发展儿童综合的艺术素质。通 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当前了解温州童谣的年龄段情况大致如下:

5~1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16.1%,不知道的占83.9%

10~2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44.8%,不知道的占55.2%

20~4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68.3%,不知道的占31.7%

40以上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83.4%,不知道的占16.6%

研究

鲁剑光,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执委委员、浙江省音乐协会会员)是温州童谣《叮叮当》的曲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民间艺术被遗忘是十分令人痛惜的,但所庆幸的是仍有些许老人还教唱着他们的子孙,让孩子们传承“温州童谣”这一民间艺术,使温州童谣还不至于销声匿迹,但紧凭这些夕阳老人的怀旧之情是无法真正挽救“温州童谣”的,挽救温州童谣艺术的是当代是青年们。

为了抵制“灰色童谣”、“另类童谣”等的产生和流传,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鹿城区文明办、区文联和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小学参加“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的文明童谣征集活动。在征集过程中,有的开展了校内评比,有的是动员全校师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来参加,还广泛征求文学界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经过对征集来的1200多首童谣进行了细致的筛选、编辑、加工、润色,选出300首优秀作品编印成《文明童谣300首》一书。

这些童谣大都出自小学生之手,思想性强,融艺术与趣味为一体,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事例,反映了鹿城区人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露和鞭挞了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的言行。全书分爱国篇、爱乡篇、礼仪篇、交通篇、环保篇、健康篇、学习篇等13个部分,以六言句式、七言句式为主要格式,语言平白易懂,句式短小整齐,生动活泼,声韵朗朗上口。近日首批2万本《文明童谣300首》已陆续送到全区68所小学。

《文明童谣300首》

许多小朋友创作了有关节约用水、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安全过马路、进校门等的童谣,很实用,也很好记。学院路小学的冯艳创作了一首《手》:“我有一双手,上课放好手。答题要举手,饭前要洗手。见了朋友握握手,在家做个好帮手”。“滴滴答,滴滴答,谁在哭,是为啥?原来龙头流水泪哗哗。快去帮它拧干泪,不要浪费一滴水,珍惜水源全靠你我他”———这是建设小学李诚豪同学创作的节水童谣《滴滴答》。他们不仅平常自己这样做了,而且还经常提醒身边的人。孩子们在自己创作童谣的同时,也用这些童谣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倡导文明行为。

瓦市小学的吴欣怡同学创作了《做客歌》:“小朋友,请听好,上门做客要记牢。进门之前把门敲,见了主人问声好。主人请茶双手接,接过之后说谢谢。家居摆设别乱动,翻箱倒柜没礼貌。大人谈话不打扰,静静坐在一起瞧。想和朋友一起玩,另外一处不喧闹……”该校还动员学生自己创作,把枯燥的学生守则变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同时把这些学生创作的童谣集结成一本《校园风铃》,成为该校德育校本教材。

“我们把《大变样》等文明童谣编成了快板,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表演传唱,还举行文明童谣背诵比赛等活动。”南浦集团学校德育教导郑捷老师说。该校一位班主任表示,童谣上口快,学生们通过说、唱、编、演、画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童谣的系列活动,不仅使学生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训练语言,提高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文明童谣300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童谣内容和形式完全张扬了儿童游戏心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一位小学生家长表示,我们希望全社会创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全身心地去听、去讲、去演、去创作这种在欢乐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文明童谣,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唱着文明童谣健康成长。

一首好的童谣,能给人以良好的思想行为启蒙,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据了解,鹿城区在开展文明童谣进校园活动中,将挑选优秀的童谣,请音乐工作者谱曲,做成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谣歌曲,还将组织孩子们以童谣和童谣歌曲为内容,创作各种形式的表演,如以朗诵、说唱、快板等形式,举行朗诵会、读书会、征文比赛、墙报比赛等。组织开展传诵文明童谣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多种形式的推广文明童谣。组织学校师资力量编排文明童谣文娱游戏节目,例如编练童谣快板,编皮筋舞,跳绳操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文明礼仪的知识内容在校园里、学生中广泛宣传,寓教于乐,让一首首文明童谣在孩子们中间广为传唱,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成为启蒙孩子们成长的金钥匙

传统温州歌谣

01、送松糕

松糕松糕高又高; 我请阿叔吃松糕。

松糕厚,送娘舅; 松糕薄,冇棱角; 松糕实,迎大佛;

松糕松,送舅公; 松糕烫,务好藏; 松糕冷,务好打;

松糕烂,送阿大; 松糕燥,拜镬灶; 松糕粉,送阿婶;

松糕末,务好端; 阿叔越吃越口渴。

02、问姓谣

娒娒,你姓尼? 我姓金。阿尼金?

黄金。阿尼黄? 草头黄。阿尼草?

青草,阿尼青? 万年青,阿尼万?

糯米饭。阿尼糯? 果老糯。阿尼果?

山果。阿尼山, 高山。阿尼高,

年糕。阿尼年?

1943年。

造起飞机场,

垒起高射炮,

把日本打多一大堂,

你看日本急勿急。

手榴弹,往天上甩,

甩起半天高。掉落一把刀,

刀里生个额,把日本鬼子捕出杀。

学习解放军

解放军思想通,

走前线,打冲锋。

思想通,学雷锋;

勿怕痛,学习邱少云;

勿怕脏,学习黄继光;

勿怕吓,学习刘文学;

勿怕黑,学习张思德;

勿怕难,学习刘胡兰;

勿怕死,学习董存瑞。

04、娒娒,你真早

娒娒你真早, 半夜割晚稻;

晚稻未开花, 我要吃黄瓜;

黄瓜味太淡, 我要吃橄榄;

橄榄太清味, 我要吃甘蔗;

甘蔗都是峥, 我要吃金杏;

金杏满肚子, 我要吃糯柿;

糯柿都是核, 我要吃大蒜;

大蒜味太辣, 我要吃江蟹,

江蟹十只脚, 我要吃喜鹊;

喜鹊尾巴长, 看见亲娘叫啊爷。

05、燕儿

燕儿,燕儿,飞过殿儿。

殿门关,飞过山;

山也平,地也平,飞过山下打虎铃;

虎铃打到鲤鱼滩,

鲤鱼娶亲,蛤蟆拜经;

田鸡送情人,姜太公公做媒人。

苍蝇打锣嘭嘭响,

虎蚁抬轿头皮涨。

抬到雀儿桥,雀儿呐喊叫;

抬到络麻园,络麻踏爻完。

06、正月初一头

正月初一头, 捉张单个头;

走拉县前头, 买只酱菜头, 煮起一锅一罇头。

阿一夹一夹,

阿二想汤喝,

阿三拔双箸,

阿四流眼泪,

阿五给妈讲,

阿六头打肿,

阿七端起抿,

阿八挟箸剔,

阿九走拉到,

阿十看看罇头非能燥。

07、点指扳扳

点指扳扳脚踏南山,

南山北斗,点到路口。

伲人做官,伲人做贼,

做官勿清,勿如烂铁钉。

铁钉好回炉,脏官害人精,

害人精,就是你。

08、大脚娘

大脚娘,

一步跨过九片墙,

踏死十猪九头羊。

前屋叫赔猪,后屋叫赔羊。

大脚娘,真伤心,

双双眼泪落地上,

扭晓得,

水满田垟成灾殃。

大脚娘,真悲伤,

大脚跳进海中央,

心想这下会浸死,

扭晓得,

海水只满到脚跟上,

一脚踢倒了海龙王的外婆娘。

09、打珓杯

娒娒打珓杯,

珓杯打勿准,

担去卖茭笋,

茭笋皮剥皮,

担去卖雪梨;

雪梨满肚子,

担去卖掌柿,

掌柿墨恁黑,

担去卖乌贼,

乌贼单粒板,

担去卖江蟹,

江蟹十只脚,

担去卖喜鹊,

喜鹊飘飘飞,

担去卖胭脂;

胭脂急急藏,

担去卖猪脏,

猪脏底翻出,

担去卖蟋蟀;

蟋蟀弹琴,

弹到朔门;

朔门擂鼓,

擂到乡下;

乡下吹班,

吹到大街;

大街打钹,

打爻二三粒;

你一粒,我一粒;

烂头分勿着,

走归叫阿爸;

阿爸勿相信,

阿妈打臀顿;

阿爷端起骂,

阿娘走出寻。

10、懒汉歌

天光露水白洋洋

甚讲日昼晒太阳

日昼太阳上晒落

甚讲黄昏夹暗摸

黄昏蚊虫叫标标

甚讲明朝天光起五更

11、十二月令

正月灯,二月鹞

三月麦杆作吹箫

四月四,做做戏

五月五,过重午

六月六,晒霉臭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

八月八,月饼馅芝麻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

十月末,水冰骨

十一月,吃汤圆

十二月,塘糕印壮元

12、吃馄饨

娒娒你显能

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馄饨皮,配番薯

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13、叮叮当

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

山脚门外,孤老堂(啰来),

松台山上仙人井(啰来),

妙果寺里猪头钟(啰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