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伟鬣兽 |
释义 | 基本介绍伟鬣兽(Megistotherium),标准译名应为大鬣兽,顾名思义是一类有着巨大体形的是巨型的肉齿目,鬣齿兽科动物,目前 已知它们主要活跃于中新世早期的非洲大陆,约距今2400万到1500万年前。其最大头骨为65CM(一些英国学者提出头骨达1米的说法,查无实证),身长约4米以上,是最大的肉齿目鬣齿兽科动物。 体型大小它们的化石是在埃及和利比亚发现,肯定是新生代非洲最大的掠食者。它们比美洲野牛还要大,体长约4米以上,最大头颅为65CM,由于头身比例不同可能和其肉齿目远亲裂肉兽大小相似(裂肉兽头骨约为53CM以上,体长约4米以上)。及与下臼齿重叠成像剪刀般,可产生利害及强大的剪力。体型小于安氏中兽和在南美洲发现的巨型熊类Arctotherium。 生活习性虽然它的体型很大及笨重,它可以猎食大型的猎物。伟鬣兽有时会吃腐肉。于中新世时撒哈拉沙漠是较为肥沃,大部份地方都是草原及有丰富的雨量,且有湖及池提供水份予动物群。伟鬣兽及其他的掠食者都有足够的猎物供应。在伟鬣兽的化石附近亦发现了乳齿象的骨头,显示它们可能是猎食乳齿象的。大多数人认为伟鬣兽是以腐食或杂食为主的动物,但也有少数学者坚持它们是积极的猎食者。 化石相关伟鬣兽化石数量较少,以一个65CM长的头骨为已知最长头骨,缺乏头后骨骼。在埃及和利比亚边境附近出土的伟鬣兽化石,头骨约为65CM长古生物学家罗伯特·萨维奇(Robert J. G. Savage)估算出,这头在2000多万年前,游荡于撒哈拉地区的可怕动物的体重可达大约800 多公斤 (1800 磅),体长亦可能达到4米,身高约为1.5米。所以他据此给其命名为伟鬣兽(Megistotherium),英国大英博物馆里还珍藏的另一个发现于早中新世非洲的伟鬣兽头骨化石。 种族谱系在谱系关系上,伟鬣兽虽然也属于肉齿目、鬣齿兽科,但却不属于鬣齿兽亚科,而是属于翼齿兽亚科。所以伟鬣兽与古鬣齿兽、巨鬣齿兽、恐鬣齿兽等亲缘较远,而与新鬣兽、翼齿兽等在体型、结构、生活习性上都很相似,如有长的尾巴、短的四肢及粗壮的躯体,擅长伏击,因此都属于鬣齿兽科下的翼齿兽亚科 生存历程中新世早期北非原野上热带森林还比较多,伟鬣兽们继续着它们祖先的伏击战术进行生活。到了中新世中期,草原化的趋势改造着北非的环境,各类草食动物向两个方向演化,行动更趋迅速或者体型更庞大。由于缺乏速度,伟鬣兽只能选择进攻那些体型巨大的象类、犀类等,但危险性很大;现实使得伟鬣兽采取另一条谋生之道,抢夺和食腐,这需要大的体型和力量,伟鬣兽的巨大体型在此时曾占了一定优势,但这样的巨型之路只能是一条不归路。中新世后期食肉猛兽的竞争更趋激烈,新进化的猫科动物凭借团体狩猎的力量,成为非洲大陆顶级的掠食动物。使得本来数量就比较稀少的伟鬣兽更加难寻踪影,加上环境的恶化和森林覆盖面积进一步缩小,伟鬣兽很快便灭绝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