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微脂粒 |
释义 | 微脂粒(Liposome)是指天然或合成脂质,于水中再分散时形成的脂质双分子层小泡,微脂粒的研究在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及药物三方面都极为盛行。 简介微脂粒(Liposome)是指天然或合成脂质,于水中再分散时形成的脂质双分子层小泡,若将药物包嵌于此种脂质所形成的超微脂型球粒中,即是所谓的微脂粒剂型。早在1950年代中期, Friedman等人就利用了微脂粒进行医学上的研究,但直到1965年,微脂粒的名称才由Bangham定义出来,此时之微脂粒主要是做为拟生物膜来使用。1971年Rahman等人首先将微脂粒应用于药物载体上,至此掀起了一股微脂粒剂型的研究热潮,有数以千计的文献发表在各类型的期刊上,但第一个经由美国FDA核准之微脂粒剂型却是近几年的事。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微脂粒剂型上市,如抗菌药物Amphotericin B(商品名 AMPHOCILo及抗癌药物 Doxorubicin HCI(商品名DOXIL)等。以微脂粒做为药物载体之优点相当多,如亲疏水性之药物皆可以被微脂粒所包嵌,微脂粒剂型的毒性相当低且具有良好的生体相容性等,如所示。 微脂粒研究微脂粒的研究在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及药物三方面都极为盛行,科学上对微脂粒的了解与技术的发展,使它成为一个各学科共同努力得到极具价值资讯与产物的好例子。目前国际上仍在努力开发微脂粒的新产品市场,并测试临床上的微脂粒药物。例如:亚得里亚霉素系由波赛青灰霉菌分离得到的葱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和各种癌瘤,能干扰DNA与RNA的合成。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系统紊乱及心脏损害。 结构分类若以微脂粒的结构分类,可分为①小单室微脂粒(SUV)②大单室微脂粒(LUV)③寡层微脂粒(OLV)④多层微脂粒(MLV)及⑤多相微脂粒(MVV),其结构如图二所示,因制法上的不同其结构也有所不同,在粒径上的差距更是相当大。 微脂粒的性能依微脂粒的性能来区分,可分为①一般微脂粒②特殊性能微脂粒:如感温型微脂粒、 pH型感应型微脂粒、多糖被覆微脂粒及免疫型微脂粒等。亦可依电性区分为①个性微脂粒②负电性微脂粒③正电性微脂粒,此外将脂质聚合可得高分子微脂粒,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利用雾化剂的装置可得雾化型微脂粒。 并非所有的脂质皆可做为微脂粒制备之材料,在其堆积参数(Packing parameters)为1时才可以得到脂质双层(Lipid bilayer)的结构,最常被用来制备微脂粒的脂质为Glycerlipids及Sphingolipids,。制备微脂粒的方法相当多,但最常见为薄膜法及乳化法。薄膜这是将类脂质及药物等溶有机溶媒中。溶媒挥发后,在容器内壁上即形成薄膜,此时将水溶液加入容器内,以超音波或均质机将类脂膜分散,类膜因吸水膨胀并弯曲封闭而形成微脂粒。而乳化法则是将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媒中(油相),与水相进行乳化形成乳剂,此时将有机溶媒去除即可得微脂粒。所制得之微脂粒常有粒径分布不均的现象,藉由将微脂粒挤压过滤膜就可得到粒径相近之微脂粒。 微脂粒的作用微脂粒的作用机转会因其粒子大小不同、表面电荷的不同、组成及包嵌方式的不同及给药途径的差异而有所改变,大体而言包括了吸附、交换、融合、胞饮、渗漏及扩散等,即说明了静脉注射含药之微脂粒,在血液中药物可直接从微脂粒释放或经由巨噬细胞的作用而释放。 如前所述,微脂粒可因不同的需要而制备成不同的剂型,在化妆品的应用上可将微脂粒制备成凝胶剂型,促进药物于皮肤上之吸收及穿透,在喷雾剂型上微脂粒可局部作用于呼吸系统或进入全身循环,在针剂剂型上微脂粒可增加药物的安定性或作用于特定之部位,如将抗癌药物Taxol制成微脂粒剂型,不仅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同时其毒性降低了,因此对老鼠而言,其存活率也提高了, Diluentl2为市售品。) 微脂粒剂型的成功开发微脂粒剂型的成功开发,提供了药物剂型设计上的另一个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标的(了argeting)给药系统上,此刘型将扮演着重要的地位,但就技术观点而言,如何提高药物的包嵌率,如何增加其安定性(微脂粒于长久保存时可能有粒子凝集、融合、药物外泄、水解及氧化等问题),量产时的再现性、灭菌、热原及分析方法的确立等,都是必须加以考量的,尽管其发展上有许多因素限制,但微脂粒仍将是药物剂型设计上的明日之星。 参考资料1. Barenholz,Y,and Crommelin,D.J.A, Liposome as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In Bncyclopedia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9Marcel Dekker,NY,1988. 2. ROlland,A,,Pharmaceutical Particulate Carries,Marcel Dekker,NY,1993。 3. Tyle,P,Specialized Drug Delivery Systems,Marcel Dekker,NY,1990。 4。 Tarcha,P.J,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rllg Delivery,CRCPress,Boca Raton,1990. 5. Knight, C.G,Liposomes from Physical Strllcture to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Elsevier?North Holland Bi0medical Press, Amsterdam。1981。 6. Widder,K.J, and Green,R, Drug and Enzyme Targeting Academic Press, Orlando,198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