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威拉德·博伊尔
释义

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加拿大物理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数码相机图像感应器发明人之一。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在麦吉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贝尔实验室,曾代表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宇航局(NASA)提供技术支持,并发明了第一台用于医学以及NASA的登月计划选址所需的激光器;2009年,他与贝尔实验室的同事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因为发明数码相机图像感应器——“感光半导体电荷耦合器件(CCD)”而一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肾病于2011年5月7日不幸逝世,享年87岁。

中文名:威拉德·博伊尔

外文名:Willard Boyle

国籍:美国

出生地:加拿大阿默斯特

出生日期:1924年

职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麦吉尔大学

主要成就: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介

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加拿大物理学家。1924年8月19日出生于加拿大东部新斯科舍省小镇阿默斯特,3岁时随家人搬迁到魁北克城以北35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交通不便,出行基本依靠狗拉的雪橇,因此上高中前博伊尔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博伊尔高中时代在蒙特利尔的一家私立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即加入加拿大海军,成为航空母舰战斗机飞行员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久二战就结束了,博伊尔从没参与过真正的战斗。

1947年、1948年和1950年他分别在麦吉尔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3年他加入了美国贝尔实验室。今天,提起博伊尔,人们知道他是CCD图像传感器两名发明者之一,但实际上他作出的贡献很多,包括1962年与他人合作发明第一台红宝石连续激光器等。博伊尔还与另一名科学家获得了有关半导体注入式激光器设想的第一个专利。今天,光碟(CD)录制和播放大多需要依靠半导体激光器技术。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因发明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而与“光纤之父”高锟一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拉德·博伊尔因肾病于2011年5月7日不幸逝世,享年87岁。

评价

另一位评委英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数码照相机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另两位科学家的成就。他说,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此外,这一发明也推动了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断、人体透视及显微外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还拨通了博伊尔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85岁高龄的博伊尔表示,能够成为2009年的获奖者他非常激动,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得诺贝尔奖。

感言

同样获奖的博伊尔,与史密斯的第一反应相似,也不敢相信这一喜讯。“今天早上我还没喝咖啡,所以感觉不太好。但是,现在我全身都有种美妙的感觉,这真是太令人激动了,”博伊尔说,“不过,这是真的吗?” “正是因为我们的成果,小型照相机才风靡全球。”在博伊尔看来,他们的发明确实成就非凡,“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的时候,它也带了一个小相机——没有我们的发明,那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

1.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伊尔逝世(来源:科学网) 

扩展阅读:

1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0/06/content_12187705.htm

2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0/06/content_12188355.htm

开放分类:
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加拿大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拉德·博伊尔”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5次
最近更新:2011-05-11
创建者:谢瑞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4: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