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望江楼公园 |
释义 |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望江楼公园 地点: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 面积:176.5亩 荣誉: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资料望江楼公园简介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高39米,共4 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朱柱碧瓦,宝顶鎏金。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名“望江楼”。望江楼本名“崇丽阁”,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现已成为成都市的标志物。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望江楼公园景点望江楼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濯锦楼 位于崇丽阁西侧的濯锦楼,两层三间,略似船形,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因此得名。楼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吟诗楼 位于崇丽阁东侧的吟诗楼,依据薛涛晚年所住碧鸡坊之吟诗楼而建,四面敞开,三叠相依。吟诗楼西南方的枇杷门巷,是根据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中的“枇杷花里闭门居”之意而建的。穿过枇杷门巷,便是五云仙馆、泉香榭、清怨室和浣笺亭等纪念性建筑。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相关资料望江楼公园特色望江楼公园开放区是以竹为主的园林景观区,是全国竹子品种最多的专类公园。薛涛一生爱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为纪念薛涛,后人在园内遍栽各类佳竹,荟萃了国内外200余种竹子,其中不乏名贵竹种,园内竹子姿态万千,各有妙趣。人们把这幽篁如海、清趣无穷的园林,誉为“竹的公园”。 公园的东北部有通往锦江对岸的玉津桥、与飞云瀑、望月台等构成一个过渡性景观。每当月升起,在望月台可赏波中月影,故台下河堤刻有“锦波丽瞩”四字。桥东有一座庙宇式建筑名“锦江春色”由原武圣宫拆而来,属清代建筑,取名得自杜甫的名名“锦江春色来天地”。 沿江一带有娱乐服务区,包括茶馆、碧鸡园钓鱼区、餐厅、儿童乐园等。茗椀楼是园内主要茶馆,得名于清人何绍基的名句“花筏茗椀香千载”,用薛涛井水泡茶,甘洌无比。薛涛晚年居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今碧鸡园得名于此。 望江楼公园现况望江楼公园今年耗资300多万元完成了绿化改造,改造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浣笺溪是其中改造任务之一。这条300多米的浣笺溪西起盆景园,穿过竹林、碧鸡园、中心游乐区,南至清漪湖池入口处。以前被市民戏称为“龙须沟”,现在改造后很漂亮。 按照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成都市许多市政公园均在进行景观改造,其中不少经营用地被规范甚至减少。 望江楼公园由来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 薛涛字洪度,长安(今属陕西)人。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得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能出入官府,曾做过校书郎,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 公园大部分地面被竹林覆盖,因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遂成国内名竹荟萃之地,也被称为“竹子公园”或“锦城竹园”。目前园内的竹子品种有150余种之多,不仅有四川产各类名竹,还引进有中国南方各省及日本、东南亚一带所产稀有竹子。主要品种有人面竹、佛肚竹、方竹、鸡爪竹、紫竹、绵竹、胡琴竹、麦竹、实心竹等。 园内还有传为薛涛取水制笺的薛涛井,井旁立有碑石,上书“薛涛井”三字,为清康熙时成都知府翼应熊的手迹。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实际上此井为明代蜀王仿制薛涛笺取水之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