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溥
释义
1 北宋宰相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957年,周世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世宗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于他。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964年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世。谥文献。

基本资料

人物简介

字齐物,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人物生平

王溥于后汉乾祐中进士及第,授秋书郎。时李守贞等三镇叛乱,汉廷派郭威讨伐,郭威素知王溥才学出众,辟其为从事,为之效力。叛乱平定后,缴获了一大批朝中官员与叛将往来交通的文书,郭威将名字记下,准备一一查实,王溥劝道:“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郭威作了皇帝后,王溥步步高升,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952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953),加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郭威临终时,所作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任命下达后,郭威说:“吾无忧矣”,当日即死去。周世宗即位后,北汉乘周太祖之丧,由刘崇亲自率兵大举南侵。周世宗召集群臣商议准备亲自迎敌,宰相中只有王溥一人,力主世宗御驾亲征。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汉的嚣张气焰,为后周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世宗得胜还朝后,为褒扬王溥的远见卓识,加封其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显德二年,(955),周世宗发兵攻打秦、凤,王溥推荐向拱担任主帅,果然大获全胜,周世宗设宴庆贺,赐酒给王溥说:“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第二年正月初一,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谎报契丹兵南犯,王溥,范质等未辨虚实,仓猝命赵匡胤率兵出征。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四日黎明,率军返回开封。在罗彦环的宝剑威逼下,王溥只好赽快给赵匡胤叩头,高称万岁。赵匡胤为安定人心,暂时保留了王溥的相位,并进位司空,但免去了他参知枢密院事的兼职,乾德二年(964)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开宝二年(969)十月,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982)八月去世,时年61岁。谥文献。入宋以后,从表面上看王溥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但实际上这只是赵匡胤笼络旧臣、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在逐步抬高其地位的同时,将其架空。

政治上的失意却使王溥有充裕的时间钻研学问。王溥家藏万卷,博学多识,尤长史学。周恭帝时,他曾上表请修《世宗实录》,恭帝命他与扈蒙、张淡、王格、董敦等共同编修,建隆二年八月,书成奏上。他又以唐苏冕所修《会要》仅详高祖至德宗九朝典制,崔铉修《续会要》亦止于宣宗,乃参以二书,复采宣宗至唐末史事,修成《唐会要》100卷,从帝号开篇,以四夷终卷,共分514事目,其细琐典故不能概以定目者,则别为杂录.附于各条之后,其中间载苏冕驳议,义例该备,足资考证,“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极其详核”。特别是在苏、崔二书今已不存的情况下,该书是现存会要体史书中最早的一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王溥还广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朝旧史实录,分类纂辑,编成《五代会要》30卷,共分279事目,卷一至六记帝号与宫中制度、卷七记乐、卷八记礼、卷九记刑、卷十至十一记天文、卷十三至二十四记官制、卷二十五至二十六记民族与周边关系,内引诏令奏议等第一手资料颇多,极富史料价值。又因其成书在新、旧《五代史》之前,历来为史家所重,且欧阳修作《五代史》尊《春秋》之法,专务褒贬,许多重要史实,赖溥是编以传。四库馆臣称该书“收放失旧闻,厥功甚伟”,又说:“读五代史者,又何能无此一书哉!”

著作

王溥的著作尚有《王溥集》20卷,《翰林酬唱集》(王溥与李昉、徐铉等唱和之作)1卷,均已散佚。

王溥(922─982),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字齐物。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状元。授职秘书郎。郭威登基称帝。后周广顺元年,随周太祖郭威平叛,为稳定朝廷谏免与叛军有瓜葛之诸廷臣罪。历任左谏议大夫、枢密院直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帝临终托以辅政后事。柴荣即位为周世宗,王溥出任宰相外,加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周恭帝即位。又加王溥右仆射官。宋太祖即位。留归降的王溥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乾德二年免相,授太子太保。乾德五年,授太子太傅。开宝二年,升太子太师。宋太宗即位,封王溥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病逝开封,赠侍中。初谥文献,后改谥文康。

他虽屡居高位,但仍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宋史·王溥传》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

父祚,为郡小吏,有心计,从晋祖入洛,掌盐铁案,以母老解职归。汉祖镇并门,统行营兵拒存丹,委祚经度刍粟;即位,擢为三司副使。历周为随州刺史。汉法禁牛革,辇送京师,遇暑雨多腐坏,祚请班铠甲之式于诸,令裁之以输,民甚便之。移刺商州,以奉钱募人开大秦山岩梯路,行旅感其惠。显德初,置华州节度,以祚为刺史。未几,改镇颍州均部内租税,补实流徙,以出旧籍。州境旧有通商渠,距淮三百,岁久湮塞,祚疏导之,遂通舟楫,郡无水患。历郑州团练使。宋初,升宿州为防御,以祚为使。课民凿井修火备,筑城北堤以御水灾。因求致政,至阙下,拜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

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

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禁止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

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旧制,一品班于台省之后,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东西,遂为定制。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曰,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颇吝啬。祚频领牧守,能殖货,所至有田宅,家累万金。

溥在相位,祚以宿州防御使家居,每公卿至,必首谒。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祚曰:“此豚犬尔,勿烦诸君起。”溥讽祚求致政,祚意朝廷未之许也,既得请,祚大骂溥曰:“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举大梃将击之,亲戚劝谕乃止。

溥好学,手不释卷,尝集苏冕《会要》及崔弦《续会要》,补其阙漏,为百卷,曰《唐会要》。又采朱梁至周为三十卷,曰《五十会要》。有集二十卷。

子贻孙、贻正、贻庆、贻序。贻正至国子博士。贻庆比部郎中。贻序,景德二年进士,后改名贻矩,至司封员外郎。贻正子克明,尚太宗女郑国长公主,改名贻永,令与其父同行。见《外戚传》。

贻孙字象贤,少随周祖典商、颍二州,署衙内都指挥使。德中,以父在中书,改朝散大夫、著作佐郎。宋初,迁金部员外郎,赐紫,累迁右司郎中。淳化中,卒。太祖平吴、蜀,所获文史副本分赐大臣。溥好聚书,至万余卷,贻孙遍览之;又多藏法书名画。太祖尝问赵普,拜礼何以男子跪而妇人否,普问礼官,不能对。贻孙曰:“古诗云‘长跪问故夫’,是妇人亦跪也。唐太后朝妇人始拜而不跪。”普问所出,对云:“大和中,有幽州从事张建章著《渤海国记》,备言其事。”普大称赏之。端拱中,右仆射李倓求郡省百官集议旧仪,贻孙具以对,事见《礼志》,时论许其谙练云。

扩展阅读:

1

http://www.santage.com/artists/2009/0319/article_74487.html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人物北宋宰相五代十国

2.抗日战争革命烈士

2 抗日战争革命烈士

人物介绍

王溥,男,汉族,辽宁兴城人,1908年出生,出身于地主家庭。1923年考入兴城中学,次年进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留校任少校教官。“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奉天(今沈阳)任伪陆军训练班教官。1937年调往河北保定,任伪警防三纵队第六区队上校区队长。他为人正直,富于正义感。1938年与八路军首次遭遇,八路军战士在战壕里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的敌人是日本侵略者”。他受到很大触动,毅然下达不许开枪的命令。不久我地工人员与他秘密会面。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他逐渐懂得了许多抗日救国道理,决心起义。1938年8月23日,区队日本顾问去北平开会。他经过周密计划,一天午夜把队伍悄悄拉出城外起义,部队命名为晋察冀抗日游击军,他任司令员。敌人虽多次纠集日伪军进犯,都被打退。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率部队在70公里铁路线上频繁出击敌人,共炸毁四座铁路桥梁,收割电线数千斤,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增援部队。1940年11月1日日伪军调集3万余人,对北岳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战斗十分激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游击军损失很大。他当机立断,自己亲率一部兵力阻击敌人,命令大部队突围。在阻击战中,他中弹负重伤。后把手枪里仅有的3发子弹,两颗射向敌人,一发自戕壮烈牺牲。

评 价

王溥是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聂荣臻元帅评价王溥:“英勇作战,光荣殉国的王溥,曾经敌寇压迫,在冀东伪警防队经痛苦,阅尽敌寇黑暗野蛮的奴隶宰割、胁制谋害,视敌寇对我国同胞横加凌辱淫掠,愤而高举义旗,反戈抗日,回到祖国战场上来为保卫边区而不断奋斗,终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洒在他所热爱的祖国的山上····”解放后,王溥烈士迁葬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关敬陶”的艺术形象,就是根据他的真人真事塑造的,关敬陶的原型就是王溥。

3 清朝画师

[清]

字云泉,嘉、道(一七九六至一八五O)时江苏太仓人。官四川大足典史。尝从其叔王宸游,画境益苍莾沈厚,于吴镇为近。书学苏、米,并善分、隶。晚寓中江以卖画自给。翁方网题其画云:“大痴(黄公望)浅绛层峦法,都在东娄箧笥间。法备如何兼气至,曲阑倚遍夕阳山。” 《清朝书画家笔录》、《墨林今话》、《益州书画录》

4 东汉历史人物

[东汉]

琅邪(今山东临沂)人。王吉之后。安帝(一O七至一二五)时家贫不得仕,乃挟竹简插笔于洛阳市佣书。美衣冠,妇人遗其珠玉。一日之中,衣宝盈车而归。积粟于廪,洛阳称为善笔而得富。后以一亿输官,得中垒校尉。《拾遗记》

5 明朝历史人物

王溥,桂林人。洪武末为广东参政,亦以廉名。其弟自家来省,属吏与同舟,赠以布袍。溥命还之,曰:「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粮运由海道多漂没,溥至庾岭,相度形势,命有司凿石填堑,修治桥梁,易以车运。民甚便之。居官数年,笥无重衣,庖无兼馔。以诬逮下诏狱,僚属馈赆皆不受,曰:「吾岂以患难易其心哉!」事白得归,卒。

6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人名,著名人物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校研究生现代管理学重点课程负责人。另有历史人物五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及东汉和清代人物。

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校研究生现代管理学重点课程负责人。学校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负责人,市高校精品课程——管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讲课程:管理学、现代管理学、管理学通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战略。主要科研方向: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及管理教育教学研究。

履历

1979-198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学习,1983-1986年在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学习获大专学历,1986-1987年在黑龙江商学院商业经济助教进修班学习商业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

1986年至今,在重庆工商大学从事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管理学》、《现代管理学》、《管理学通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等课程教学及管理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等工作。自2001年以来发表《广本宏源庙算之道》、《从蒙牛看资本运营》、《重庆、上海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与评价》等论文20余篇。副主编与参编《管理案例库》等案例教程5部。自2002年以来主持或主研《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渝、粤两地商贸企业发展的比较研究》、《高等学校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的实践研究》等科研项目12项。

成就与荣誉

近几年主要参与了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商社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国资委、商委、粮食局、质量监察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总后西南物资订购局等企业、政府部门的干部培训、项目评审、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咨询工作等。

曾获省部级课题、教学成果获奖2项、副主编教材获校级奖1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自1999年以来曾6次获校年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教委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7 明初官吏

王溥,安仁人。仕陈友谅为平章,守建昌。太祖命将攻之,不克。朱亮祖击于饶之安仁港,亦失利。友谅将李明道之寇信州也,溥弟汉二在军,俱为胡大海擒,归于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二人招溥。是岁,太祖拔江州,友谅走武昌,溥乃遣使降,命仍守建昌。明年,太祖次龙兴,帅其众来见,数慰劳。从归建康,赐第聚宝门外,号其街曰“宰相街”,以宠异之。寻遣取抚州及江西未附郡县。从克武昌,进中书右丞。洪武元年,命兼詹事府副詹事。从大将军北征,屡有功。赐文币,擢河南行省平章,不署事。岁禄视李伯升、潘元明。

初,溥未仕时,奉母叶氏避兵贵溪。遇乱,与母相失,凡十八年。尝梦母若告以所在,至是从容言于帝,请归省坟墓。许之,且命礼官具祭物。溥率士卒之贵溪,求不得,昼夜号泣。居人吴海言:“夫人为贼逼,投井中死矣。”溥求得井,有鼠自井出,投溥怀中,旋复入井。汲井索之,母尸在焉。哀呼不自胜,乃具棺敛,即其地以葬。溥卒,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