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运武 |
释义 | 王运武,山东聊城东阿人,2002年毕业于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现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技术、摄影专家陈琳教授,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研究中心攻读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技术专家黄荣怀教授,现为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教师。 “教育技术学科网”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成员。《教育技术期刊》(Scient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杂志编委。 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1部。 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人民政协报》、《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等报纸发表论文多篇,发表EI、ISTP论文2篇。 硕士学位论文获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多篇论文在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等征文评比中获奖。 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情报参考》、《教育文化论坛》、《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媒体转载。 独立完成省级、校级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多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 一、研究兴趣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中外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媒体技术(艺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 二、知识背景除了主修教育技术学专业外,广泛涉猎了教育学、心理学、广播电视、英语、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思维科学、技术史等学科知识。 三、教育经历1. 2011年7月14日至7月19日,参加CSCL2011会后研讨会暨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暑期学校(CSCL2011Post-Conference&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Doctoral Candidat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知识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攻读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 3. 2008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习SuperMap GIS系列产品。 4.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国家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 5. 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 四、工作经历1. 2011年9月至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对象:2011级留学生。 2. 2006年12月至今,“教育技术学科网”网站建设工作,协助陈琳教授管理网站建设工作、策划栏目、审核网站内容。 3.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先后担任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主席。 4. 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徐州新华电脑专修学校兼职讲授《Computer English》和《成人高考英语》课程。 5. 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电教中心工作,负责学校的摄影、摄像、电教设备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和有线广播网维修与维护、微机阅卷、办公自动化和ISO90001质量认证体系等文件的起草与修订、高考和中考考务、教师和领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会考等工作。 五、参加学术会议1.2011年11月5-6日,在北京远望楼宾馆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培训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工作会议。 2. 2011年10月28-30日,在重庆缙云山天香园参加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招标方案研制工作会议。 3.2011年8月3-5日,在黄山阳光酒店参加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2011CCSSTA13th)。 4.2011年5月13日,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参加2011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 5.2011年4月18日,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参加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高级研修班”。 6.2010年12月17日,在北京崇文门饭店参加“首批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专家指导会”。 7.2010年11月18-19日、25-26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小学组、中学组培训会”。 8.2010年10月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参加“首届创新中国论坛”。 9.2010年9月15-16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试验校专家评审指导会”。 10.2010年3月10-14日,在北京京师大厦参加“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平台建设方案研讨会”。 11.2010年3月4-6日,在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参加CITE(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主办的2010年度资讯科技教育会议(CITE Research Symposium, CITERS2010)。Main theme is “E-learning design and design for learning”. 12.2009年12月16日-17日,在北京诺林大酒店参加“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单位申报评审会”。 13.2009年11月16日,在广州市金叶子度假酒店参加“教师网联第四次专家工作会”。 14.2009年8月17-19日,在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参加“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The 8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9),并在分论坛做报告,报告题目为“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2009年7月12-13日,在北京中苑宾馆参加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 16.2009年3月26-27日,在北京民族饭店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国际专家会议(Cyber Network for Learning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Expert Group Meeting)。 17.2007年10月,在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The 6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7),并做分论坛报告,报告题目为“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 18.2006年10月,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The 5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6)。 19.2004年8月,在山东威海市委党校参加“山东省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暨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会议。 20.2004年7月,在山东德州参加“通用技术”培训会议。 六、科研课题1. 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80121,2011.6- ) 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揭示聋人认知规律及其无障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BCA110025,2011.7- ) 3.独立承担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X07S_006r,2007.8-2008.6) 本课题从文化、哲学、生态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视角下透视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探讨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演进、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中外(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教育信息化,深入分析和比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外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外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与评价,中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外教育信息化产业,中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4. 独立承担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7YW051,2007.6-2008.6) 5.参与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工作规划及评估实施方案研究(2010.7-2011.4 ) 6.参与北京市29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申报评审工作(2010.8) 7.参与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Partners in Learning,PiL)二期创新教师项目评估工作(2010.8) 8.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建设部分”解读撰写工作(2010.3-2010.4) 9.参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评审工作(2009.12) 10.参与北京市38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申报方案评审工作(2009.12-2010.1) 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批准号:BCA060016)子课题《基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电大、奥鹏中心、高校中心)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以韶关市境内三所远教机构为例》(2009.2-2011.1) 12.参与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2009.3-2010.3) 13.参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教师教育课程共享方案”设计(2009.9-2011.4 ) 14.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Cyber Network for Learning Languages)的可行性研究(2009.1-2009.5) 15.参与教育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处网络教育从业者专业化培训平台设计与测试工作(2008.12-2009.4) 16.参与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子项目“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2009.1-2009.3) 17.参与江苏省委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横向课题《江苏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规范》的研制(2007.12-2008.5) 18.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CA060095,2006.12-2009.3) 19.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研究(2007.5- ) “教育技术学科网”是由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省教育技术学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建设的公益性网站。本站的建站宗旨:用你我智慧共建教育技术学的交流研究平台,共享优秀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服务教育,服务社会。 截至2011年8月31日,该网站总页面流量为6,695,682,共计来访4,911,317人次,年访问量达100万人次。教育技术学科网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的广泛关注,正成为教育技术学人的重要精神家园和学术交流平台。 七、科研成果论著 1.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 陈琳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37.7万字,2008年6月第1版。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顾明远 石中英 主编,刘臻 刘冬雪 王运武撰写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期刊论文 1.《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王运武,发表于《科技导报》(核心期刊),2011年第28期。 2.《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系统的协同进化与协同发展》(1.1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10期。 3.《协同提升数字校园价值——基于数字校园建设案例的分析》(1.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9期。 4.《毕业论文指导平台与普通网络方式实现指导的差异》,梁德深 王运武 詹斌 黄剑文,发表于《现代计算机》,2011年8月中旬刊(核心版,总第371期)。 5.《我国数字校园研究综述》(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1年第4期。 6.《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种远教机构为例》(1万字),梁德深 陈胜兵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 7.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3期。 8. 《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0年第12期。 9. 《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1.1万字),黄荣怀 陈庚 张进宝 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0年第6期。 10. 《课堂话语分析初探》,孙杰 王运武 赵兴龙,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0年第9期。 11. 《国外中小学数字校园:进展与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2010年第11期、《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4期。 12. 《中小学数字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转载于《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3期。 13. 《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9年第5期。 14.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3期。 15. 《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2009年第5期。 16. 《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1.2万字),陈琳 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9-07全文复印。 17.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2.36万字),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权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 18.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第8期。 19. 《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4期。 20.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CSSCI扩展源)2008年1期。 21. 《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22. 《思辨中演进的教育技术学》,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11期。 23.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2007年5期。 24.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王运武 王太昌,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3月第120期。 25. 《关于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化的分析与思考》,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6期(总第018期)。 2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收录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教学论文入选荣誉证书”。 会议论文 1. Analyses 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aching Skill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Jie Sun, Cui Kang, YunWu Wa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Volume 216, 516-52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 Ecoinformatics and Education (CSEE2011), August 21-22, Wuhan, China. (EI, ISTP) 2.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ducation. Yunwu WANG, Lin CHEN. 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CSSTA’2011), August 4-7, Huangshan, China.(ISTP)(2011年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 3.《立足学科建设,创建教育技术学人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回顾与展望》,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 刘连启,发表于2010年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ETIF2010)论文集《深化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韩锡斌 徐福荫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4.《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发表于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陈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 5.《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探析》,王运武,录用于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The 4th Doctoral Foru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TDF2008),2008年10月。 6.《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上册),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6)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报纸 1. 《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王运武,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 2. 《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 3. 《治学经验介绍》,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报》(XZNU Postgradu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 4. 《为国储才建奇功 敬文精神永流传》,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 5. 《教育技术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王运武,发表于《聊城师范学院报》(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报》),第9期 总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 获奖 1.“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实践”系列论文,陈琳 王运武 张琪 徐华平 黄如民,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10。 2.《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3.《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北京师范大学“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征文二等奖,2009.9。 4.《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征文一等奖,2009.8。 5.《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7。 6.《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价值哲学、社会学、生态学视角》,王运武,2007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征文二等奖,2007.11。 7.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7)征文二等奖,2007.10。 8.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技术委员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工科专委会(华东北)2007年会征文三等奖,2007年8月7日。 9. 《移动无线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王运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教育技术征文二等奖,2006.11,证书编号:063030。 10. 2008年4月,获得研究生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徐州师范大学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每年评定2名) 11.2001年,获聊城大学教育技术系(已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学术科研奖;象棋大赛三等奖;聊城大学网页大赛三等奖,摄影大赛鼓励奖。 研究报告 1.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报告》(撰写约9.2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2.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研究报告》(共14万字,其中撰写约7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3.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评审稿》(1.4万字,主要执笔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 4.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调研及专家咨询会纪要》(撰写约9万字),完成时间:2010年3月。 5.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方案》(共3.7万字,其中撰写约2万字),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1月。 6. 《总干事关于建立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约1万字,参与撰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采用,完成时间:2009年4月。 八、公益活动1.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与博士研究生同学,多次到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利民学校,进行支教和科学普及活动。 2. 2006年12月至今,一直从事教育技术领域公益性网站——教育技术学科网的建设与研究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