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永波
释义

1.上蒿子沟村农民

王永波,男,44岁,中共党员,满族,农民。在上蒿子沟村提起王永波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土生土长在大山里的普通农民,是当地有名的山野菜生产者和经纪人。99年,王永波带上工具上山挖野菜根,带上干粮和水,中午从不下山,为了能挖到更多的野菜根,他先后多次去过吉林和本溪白天挖回来,晚上和妻子打手电栽到大棚里。经过一番努力现如今王永波家已拥有两个山野菜钢架暖棚和两个山野菜冷棚。王永波富了,周围的群众也都想上了这个项目,于是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传授给他们,并现场讲解生产难点。现在上蒿子沟村已有山野菜冷棚、暖棚100多栋,面积达70余亩。县蔬菜技术推广站的同志得知王永波在山野菜家养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后,多次请他到各乡镇进行授课,他先后到过双山子、大川头、步达远等乡镇进行授课,收到很好的效果。每到一地讲完课,当地老百姓便将他围住,向他询问自己没弄明白的地方,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毫无保留的将其所积累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带领下,我县各乡镇的绿色山野菜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成为我县一道独特的产业。为了解决小商贩压价的问题,他将上蒿子沟村的山野菜以最高的价格收购,再拉到宽甸市场进行销售,这样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而风险都由他一人承担。王永波的山野菜产业刚刚起步,他的致富事业正在影响着周围的乡亲们,09年,王永波建起来了自己的冷库,事业也越办越大了。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老百姓们全是一阵好评,由于大家对他的信任,2010年,被村民选为上蒿村的村干部,王永波能更好的为老百姓们服务了,相信他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

2.内蒙古一机厂子弟一中教师

王永波 ,男,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1956年8月出生。1979年包头机械工业学校英语班毕业。1979年至今在内蒙古一机厂子弟一中任教。代表作有:《毕业会考与升学考试高中英语测试理论与标准化试题

1989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3.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王永波,男,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王永波 1972年12月参加工作,现役军人。系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山大客座教授。历任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室副主任、省博物馆副馆长、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现任省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王永波是山东省文博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央电视台《考古中国》、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对他作过专题报道。1999年国家授予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荣誉称号。

4.山东威海市市政工程公司经理

王永波1990年9月任威海市市政工程公司经理、书记后,公司的施工量逐年增加,固定资产也从1990年的24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十年来完成新建道路100多条(段),总面积达130多万平方米。新建桥涵38座,沿海护岸工程7000米,工程一次合格率100 %,全部达到省、部颁标准。威海市区道路硬化率现已达99.8%,街巷硬化率达93%,人行道板铺装率达96.8%,市政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0.3%,均居全国前列,为威海这座优美的国家卫生城市增添了绚丽的风采。公司连续九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994年,王永波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劳动模范”。

5.上海瑞惠集团高级电气工程师

人物简介

王永波,男,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电气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0年7月就职于山东莱阳市热电厂,入厂后历任电气专工、检修分场副主任、生技科科长。2003年10月被烟台市工程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为高级工程师。200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0月应聘至国能威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任生产部经理。2011年2月应聘至上海瑞惠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从事辛集市澳森钢铁有限公司二期脱硫除尘安装工作,担任澳森项目负责人。

已发表的专业性论文

《计算线路负荷分配,减少变压器损耗》,《电气时代》1994年第7期。

《12MW发电机自动励磁装置不能投运故障》,《电世界》1997年第11期。

《励磁机换向器磨损影响发电机运行故障》,《电世界》1999年第5期。

《误动备用励磁装置的控制开关引起发电机停机事故》,《电世界》1999年第6期。

曾参与的科研项目

上海瑞惠集团国家专利“密闭式机械半干化污泥焚烧处理方法”项目研究组成员;

上海瑞惠集团国家专利“螺杆式挤压脱水机”项目研究组成员;

上海瑞惠集团国家专利“烟气湿式氧化镁脱硫废液回收方法”项目研究组成员;

上海瑞惠集团国家专利“烧结机烟气脱硫用喷雾式烟气净化器的脱硫方法”项目研究组成员。

王永波研究员。男,1953年10月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要业绩:1984-1986年主持寿光边线王遗址的发掘,首次科学地证明了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的存在,为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和研究拉开了序幕,获山东省重大考古发现奖。1988-1990年主持临淄后李遗址的发掘。首次在山东地区发现并科学清理出车马把套殉葬的大型春秋车马坑:发现并论证了“后李文化”,填补了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空白;获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6年主持的长清双乳山汉墓发掘,收获硕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编著图书2部,发表论文80余篇,被国家级刊物和核心期刊刊载40余篇、海外有关学术刊物刊载8篇,共计200余万字,其中《相形端刃器均分类与年代》《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原始渡具与早期舟船的考古学观察》分别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为三等奖。承担“九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泰沂文化区新石器器时代早期遗存研究”和国家文物局资为项目《后李发技报告》的编写工作。1999年荣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主要事迹被编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