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延君 |
释义 | 个人履历王延君,男,1964年1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人。滨州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艺术支部支委。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兼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骨科学会会员、中国中医师协会会员、中国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韩国针刀医学会特聘顾问、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安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泰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泰安市老年大学教授。 人物生平出身于中医世家。1993年进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师从骨科泰斗尚天裕先生。对处理骨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处理各种创伤急症、复合伤;能熟练地鉴别、诊断和处理骨科疑难杂症。在国家、省级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参编国家级骨外科等相关著作10余部,主编出版国家级中医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奖一次,申请医学新技术专利一项。 1991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泰安分校结业,后多次进修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2009年获得“泰山书画百家”称号。 2009年荣获“泰山之子”称号,事迹载入《纪念建国60周年泰山之子特刊》。编辑出版《王羲之十七帖解读》、《王羲之十七帖书法字典》、《泰山翰墨情书画作品集》等多部书法著述。近两年来随省市书协的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团走出国门,与亚太诸国和地区的同道交流书艺。其作品被省内外以及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所收藏。 成就及荣誉部分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2005年获首届泰安市卫生系统书画展一等奖 2006年山东省首届刻字艺术展入展 2006年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二等奖 2006年第六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入展 2008年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入展 2009年泰山杯书画大奖赛三等奖 2009年第九届中韩书法艺术交流展(韩国金泉) 2010年中韩泰山-大邱国际书法交流展入展 2010年纪念地方人大设立三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入展 2010年走进泰山-全国书画名家精品邀请展优秀奖 2011年山东省第二届刻字艺术展入展 2011年“中韩书画名家邀请展”(韩国首尔)入展 相关报道情注书法 恒心不移 ——记书法家王延君 为泰安书坛一位颇具实力的书法家,王延君情注书法十余年,临池不辍,成绩斐然。他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驾轻就熟地在医学和艺术之间切换着角色,在书法艺术探索之路上,他走得更是从容而沉稳。 王延君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泰安颇具声望的老中医。王延君小时候很贪玩,除了每天按时上学、听课、写作业,就是变着法地玩儿。他说:“父亲书案上、书橱里,最多的是毛选和马列的著作,但吸引我的还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在书案上也常常见到一些很旧的用毛笔抄写的线装医药书,里面的字有整齐秀雅的,有灵动活泼的,很吸人眼球。那就是我对书法最初的印象和记忆。”小学快毕业的那一年,学校里开设的书法课让王延君第一次正式地接触书法,然而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只能拿毛笔蘸着粉笔末和的水在黑板上书写。但简陋的笔墨并未影响王延君对书法最初的兴趣,老师笔下流淌出的一个个端庄秀雅的毛笔字,让他对书法从懵懂转向热爱。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延君大学毕业后,秉承父亲的医德医术,到父亲生前的医院工作,那里有众多父亲的师兄、师弟和徒子徒孙,不乏写毛笔字的高手。可能是因为他的乖巧,或是与其父亲的老感情使然,医院的“一支笔”赵老伯总是带王延君参加一些与写毛笔字有关的活动,如开会时写会标、桌签等。在赵老伯的督促指导下,王延君从开始当帮手到自己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再到后来担任医院和卫生局的团委书记后组织书画展览、比赛……他对书法的感情就这么一步一步加深起来。1987年经友人推荐,也是机缘巧合,王延君给一位吴延文老人看病,这成为他进一步认识书法、了解书法的一个重要契机。王延君也是后来才逐渐了解到,吴延文是民国老人,也是当时书法界很有声望的人物。从此之后,对书法的共同喜爱,让他与吴延文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字写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学问修养,就是不俗的书法。道理也就是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不能急,否则欲速则不达。因此,在书法的学习方面,吴延文对王延君也颇为严格,给他专门制定学习计划,按期布置作业,让他心摹手追,在书法大家的字帖中不断汲取营养。虽然王延君当时正处于工作的最初阶段,骨伤的诊疗工作特别忙,常常白班夜班连着上,还要随时接急诊。但他仍坚持不懈,抽时间摹帖子,按时交给吴老师作业。这种在工作夹缝里临摹学习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老师去世的1993年冬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延君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再去摸毛笔。以后的日子里,王延君少了一分约束,多了几分放纵,往往是“醉后蘸墨吐酒气,纵横淋漓一摞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工作之余的闲暇多了,王延君心中时常想起吴延文的教导,又开始了应诊、临帖、看书,过起了“挑灯挥毫不知年,鸡鸣始知头飞雪”的生活。20世纪初,孙健出任主席,重组泰安市书法家协会。王延君受友人邀请去看书法展览,得以结识孙健等书法界领导。在他们的鼓励下,王延君积极参加展览及各级书协举办的培训班。就这样,一步步从斗室之中慢慢走出来,从参加省书协的培训和展览,到参加全国的培训和展览……他从闭门造车的原始阶段,进入了转益多师、师法古人、广泛汲取艺术营养的高层次学习阶段。回想到这里,王延君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最让我受益的是身边的这些良师益友,他们就像我的坐标、灯塔,时时引领我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如今,王延君在工作之余又经历了从单纯的书写到教学的转折,所谓“教学相长”:教的过程中,促进、深化了过去所学;学的过程中,又多了一个目标,即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自己要应用,还要化为己有,然后去给各种类型的学生通俗易懂地讲解。随着教学的展开和深入,王延君的书法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实至名归,水到渠成。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硕果之一,近年来王延君书法艺术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书法、现代刻字作品频频在全国和省、市各级重大展览上展出。2009年晋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为当时山东省卫生系统唯一的一位国家级书协会员。他编写的《王羲之十七帖释读》、《十七帖书法字典》、《泰山翰墨情书画精品集》等书学论著,已陆续与读者见面。2009年他又荣获“泰山书画百家”称号,参赛作品获铜奖。近两年王延君积极参与书协的国际交流,走出国门与亚太诸国和地区的同道交流书艺,其作品也被韩国及港台书法爱好者所收藏。。 面对这一切,王延君淡定自若,他对书法艺术也没有太多的灵感和超人的悟性,有的是那么一份执著。“我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拾遗斋’,意思就是说我的能力,充其量也就是在中医方面拣点家父的遗漏,在书法方面拣点古人的遗漏而已。”在书法领域,王延君就是这样,始终保持着一副谦谦君子之态,遇事从不张扬,默默地耕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片更加广阔的蓝天。我们相信,他凭借着不懈努力,一定会在书法艺术海洋里乘风破浪,到达更加辉煌的彼岸。 部分作品王延君创作的部分作品选登。 社会评价王延君长期为多家文艺类报刊撰稿,发表了大量作品,为《泰山晚报》艺术专栏题写“艺术圈”。2011年9月2日《泰安日报》第六版“博艺”栏目、2011年9月13日《泰山晚报》B5版书画栏目以《情注书法 恒心不移》为题对其书法艺术历程进行了长篇报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