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哀溺 |
释义 | 读音aī nì 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出处选自《柳河东集》 《哀溺文序》节选 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暴涨得很厉害,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渡湘江。船渡到了河中间,船破了,(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像平常一样(顺利地游水)。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好,如今为什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系着)很多钱,太重了,因此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江河的人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于是(他)淹死了。我很怜悯他。如果(大家)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寓意“哀溺”选自《中国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过分贪图钱财、甚至为了钱财不要性命的人。虽然钱固为重要,但不能因为钱财而抛弃生命。所以,这则寓言告诫了人们,不能像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看重于生命之上的人,否则,必将会为钱财所害的。于是写下了《哀溺》。 注释1.永之氓: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等地。 2.中济:船渡到了河中间。济:渡过河。 3.尽力而不能寻常:竭尽全力但仍然游不了好远。寻常:古代称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4.咸:都 。 5.号:大声喊叫。 6. 呼且号曰:并且。 7. 是以:所以,因此。 8.益:更加。 9.作:写。 10.身且死:将要。 11.侣:同伴。 12.绝:横渡。 13.后:落后。 14.去:丢掉。 15.有顷:一会儿。 16.怠:疲惫。 17.遂:终于。 18.哀溺:怜惜被水淹死的人。 19.何以货为:要钱做什么呢。 20.腰:腰中围着 同名动画片 1990 中国外文名称 Ai Ni导演: 冯健男 Jiannan Feng 编剧: 冯健男 Jiannan Feng 影片类型: 动画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制作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中国] 故事梗概 唐代,湘江边的一个小市集上。果农李大爷为人厚道,买卖公平而生意兴隆。小商贩王二弄虚作假欺骗顾客。归途,二人同乘一船遇风浪溺水。危急时刻,李因钱包太重而扔掉,财迷心窍的王二却下水摸得钱包缠在腰里。后因钱包缠在腰里太重,无力游上而沉入江中……人们将王二救起,可他死了。 习题哀溺文序这个题目中的“哀溺”,作者“哀”了什么? 答:“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