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惊者平之 |
释义 | 解释惊者平之:指因惊怯而引起心神不宁,惊悸怔忡或惊风抽搐的病症。当用镇静安神、平肝,或使之习惯以为平常而不觉惊的方法治疗。惊,指心悸、失眠,小儿惊风等一类病症。 平,指用镇惊安神一类方药,如朱砂安神丸等。 出处《素问·至真要大论》 典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治病不落俗套,常常出奇制胜,他不但善用汗、吐、下攻邪之法,而且心理疗法的临床应用也堪称一绝。 他曾诊治一女性患者,因一次外出住店,半夜三更遇到一伙强盗抢劫,受到惊吓,从此以后,此女一听见异常的响声,便会昏倒在地。遍请名医,或重镇安神,或养心宁神,经治一年有余仍不见疗效。后请张从正诊治。 张从正细看前医处方,并无发现差错之处,观患者面色未见异常,切其脉象六脉平和。张从正沉思一会儿,便命两名家人抓住患者两只手臂,按坐于高椅之上,然后在她的面前放一张茶几,张从正指着茶几说道:“请看这里”。话音刚落,只听“砰”的一声响,那病妇即欲惊倒,张从正说:“夫人,你看我用棍子敲打茶几,你有何可怕?”待她心神稍定,又敲打茶几,病妇惊状减轻,反复多次,再敲打茶几时已无反应。然后命人敲打门框,再敲打后窗。病妇情绪稳定,家人笑问从正:“先生,你这算什么治病之法?”张从正答道:“《内经》云:‘惊者平之’。平即平常之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习惯了自然也就不惊了。让受惊之因如平常一样,何以惊之?”病家闻之称是,医者闻之敬佩。当晚,张从正又命人敲打门窗,彻夜闹腾。从此病人病愈。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张从正此法与现代心理学中的 “冲击疗法”颇为吻合。冲击疗法是治疗心理疾病中行为主义治疗的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除精神分析治疗外就是行为主义治疗。行为治疗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的,他受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疾病的临床当中。行为治疗方法中的冲击疗法,是将病人置于他(她)所惧怕的环境当中,不断重复惧怕情境而无危险可怕的事情发生,其紧张、不安、惧怕的情绪就会减轻。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