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沛忠 |
释义 | 王沛忠,字济忱,中国当代实力派国画家,书法家。1969年12月生于道教鼻祖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现任《西部法制文学》总编辑,中国鸿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中文名:王沛忠 号:中鸣斋主人 别名:济忱 代表作:《黄山云海》《芦雁》等 国籍:中国 职业:书法家,画家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28日 人物简介王沛忠,字济忱,中国当代实力派国画家,书法家。1969年12月生于道教鼻祖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现任《西部法制文学》总编辑,中国鸿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特色与主张王沛忠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作品不囿于一家一法,注重广采博收,笔墨洗练。国画作品意境隽永,清远大气,线条流畅,典雅秀丽。作品中既有西洋画的笔韵,又有传统功力。其书法作品用笔沉稳,下笔果敢,刚柔相济,遒劲有力,作品力透纸背。 王沛忠自幼受到文化艺术环境的熏陶,酷爱书画。7岁开始习字学画,见纸便写,遇墙即涂。曾经常被同伴取笑而志不移。青少年时代多次受到美术界人士的赞誉,称其为“天才画家”。幼年时代便表现出对书画艺术较高的悟性,睹物遇景,灵感便生,可当场挥毫。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从艺路上的苦苦跋涉,生活中的用心观察,积累和沉淀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练就了他书画艺术过硬的本领。曾多次参加省级和全国的美术和书法大赛,并多次获奖。王沛忠原在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后又到杂志社任职,无论职业怎么变换,职务怎么沉浮。他从未放弃过对书画艺术的不倦追求。并多次到美术学院进修。受到过多位著名国画大师和书法家的言传身教。使其作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书法作品气势磅礴,雄浑潇洒,豪迈遒劲,刚柔相济。其国画作品中洋溢着圆浑灵动之气,线条舒展流畅,墨色中透出丰富的层次感。擅写山水,墨竹、花鸟。构图新颖,意韵生动。画中有诗,诗中作画。作品中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合一贯通。赢得了书画界前辈的高度赞誉。其作品曾在多家报刊发表,赢得了一致好评。受到了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高度关注,作品也被多家机构和书画收藏者收藏。2007年2月,参加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等机构举办的“情系西部”大型书画展中。其作品《黄山云海》获得了特等奖。 社会评价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王沛忠书画作品简评 刘春华 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王沛忠的艺术作品,但很少了解其人。他不但写了一手好字,也画了一手好画,能写或是能画的人很多,要是字画兼备都好的人太少了,这就是来自于他本人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王沛忠自幼酷爱艺术特别是对书法和国画情有独钟。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勤学苦练,不断吸取众家之长,潜心钻研各种技法,继承了传统的画风,融合了西洋画派的格调,并发扬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刻苦研究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一幅幅新作,现已成为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王沛忠曾经在美术院校受过系统的绘画教育,又经多年的实践写生,来自于自然,融于自然的磨练,以他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走出了自己特有的书画艺术的新天地。我就从他的书法谈起:看其书法作品如同欣赏好的艺术品一样美妙、耐人寻味。他的字体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大小字按排得体,“随物赋形,刚柔并用,因慢而粗,因快而细”组成了雅俗共赏的佳作。每幅书法作品不仅表达了他本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个性,也表现了本人的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高尚品德。 我再谈一下王沛忠的国画:王沛忠的国画,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题材,用手中的五色墨,大自然中的色调,辛勤耕耘,一笔笔的绘画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幅幅作品抒发着他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以大自然为基理,写实为技法,不断挖掘和研究名家名作的技法,造就了魅力独具的国画艺术。感味人生的真谛。皴,擦,点,染,无一不精,运用自如,合理的采用自然的光感、色彩的对比,画面的构思创作出独有的画貌。使人无不折服。 王沛忠研习书法和国画的历程,真是辛苦万分,难以用言语表达。先是临古人名画,后是仿现代名作。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无不挥毫而画。他笔下的花鸟,翩翩如飞;鱼虫走兽,生动如真;梅兰竹菊,生机勃发;水果仙桃,引人入胜。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国画,简繁适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张张画作抒发着40余年的绘画征程。用过的墨可用大缸装,用过的纸堆积如山,坚持书画的毅力,痴心不变。 王沛忠的书画艺术魅力,正是他本人多年耕耘的真实写照。我是他的老师,衷心祝愿王沛忠在书法和国画创作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希望他在百花齐放的艺海生涯里光彩更加夺目。 (刘春华: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联理事,北京版权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原北京画院院长。代表作《毛主席去安源》 2.老子故里出画家 陈廷一 同饮涡河水,同为老子故乡人。结识沛忠先生得益于水缘、地缘。有朋友自故乡来不亦乐乎。在一次欢迎朋友的聚会上,庆云学兄向我荐举了沛忠先生。也许是初逢,没有深谈,只知道他的社会职务,是《西部法制文学》杂志社的总编辑,并不晓得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画家,直到三年后的今夏,沛忠先生执意让我为其即将付梓的画册作序时,翻阅画作,一幅幅选材于大自然的“精灵”,端庄娟秀,呼之欲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着实让我激动一阵子。 其画如斯。翻读画作,不显山露水,不招摇过市,行事低调,多是“无为”而作,这是我对沛忠先生画作和其人的第一眼印象。在他的画册中,你可以看到,沛忠先生笔下的花草,妖而不艳;沛忠先生笔下的鱼虫,卓而不俗;沛忠先生笔下的竹松,挺而不傲;沛忠先生笔下的山水,美而不雕,尽溢自然之秀。而我更欣赏那山水画中“青松”的着墨。在常人的画技中尽露青松之拔;然则青松的柔美都被画家忽略了。沛忠先生的画与众不同的是,恰恰在于柔美和挺拔的辩证。 师出名门。据我与沛忠先生交谈,沛忠曾在2000年在清华美院进修,应是师出名门。在进修清华美院前,他曾拜师刘春华、白庚延,从名师“前途无量”的得意评语中,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沛忠先生20多年的孜孜追求和进取。鹿邑小城,偏隅于豫东一方,近邻曹操故乡安徽亳州。从鹿邑到京城,不通火车,千里之遥,我们不能不看到千里路上的跋涉身影,和他孜孜不泯的进取心,恐怕是一般常人难以相比的。沛忠先生亦职亦画,根扎京城,做主编不忘画画,大概是他画作内涵比别人更深邃的秘笈之一吧。也许有人会说,兼职画家难出大作,而我却不敢苟同。文为思而动,画为思而作。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的兼职,使得沛忠获得了比专业画家更高的生命感悟,因此他笔下流出的画作张力更强烈、更震撼、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道为画骨。纵观沛忠先生的画,难掩道风仙骨之熏染。豫东鹿邑,历史名城。城于人威,人于城显。二千年前道家鼻祖老聃出生于此。老子的《道德经》,五千箴言觉悟常新,滋润着小城的子孙,也影响着王沛忠先生的成长。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间,鹿邑小城的变化让世人瞩目:明道宫、太清宫的重建,老子故乡的华丽转身,十里长街的道歌飘香,道家文化再次沐浴着小城长高变美。沛忠先生的画作也为小城着色添光。应该称沛忠先生是一个“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者,他的画风自然,取材于自然的花花草草的大千世界。但他并不拘泥于大自然“梅兰竹菊”的写实,而是忠实于自己心中的艺术真实。因为他知道:只有艺术真实才是自然生命的真实。用老子的名言来概括:“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西方人预言“21世纪是老子的世纪”。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王沛忠的自然写意画,应该说大有可为。作为同乡,我预祝他百尺竿头,更待一步。君不见长江滚滚东逝水,一代新童换旧生。 于庚寅年夏,北京怀柔寓所 (陈廷一:著名作家,国土资源部作协副主席、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主要作品有:《宋氏三姐妹》、《许世友传》、《许世友下山》、《少林将军许世友》、《世纪之恋》等) 3.读王沛忠书法作品有感 魏新民 汉字书法的魅力在于法的变化,在于有法与无法之间那种值得玩味之道。我觉得青年书画家王沛忠书法作品中就潜存着这种能给人以审美愉悦的“道”。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家沈尹默先生论书法时说:“作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前贤法则;二、时代精神;三、个人特性,三者缺一不可”。仔细品赏王沛忠的书法作品,他的每幅书法艺术品基本上具备这三个方面的元素(或曰“条件”)。所以,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表达了本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个性,也表现了本人的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高尚品德”;才能使人“看其书法作品如同赏识艺术品一样美妙”。 2010年5月于北京 (魏新民: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高级主管,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 个人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