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虎峰
释义

王虎峰,男,1964年6月生,1980-1990年在河北省从事医疗方面的学习与工作,1990-1993年就读丁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1999年历任广西北海市体改委综合科科长、社保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社会保险局副局长,1999年9月一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礼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一2005年4月在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工作。2005年5月调动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现为中国人民人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政策、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基本信息

姓名:王虎峰(男)

职称或学历学位:教授,经济学博士,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MPA公共卫生与医疗政策研究方向责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和卫生事业管理,为政府部门决策进行支持研究。近期研究重点有: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政策;药品产业政策;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社保基金投资和监管;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员工福利计划等。

创新观点和主要学术作品

政策建议报告

在2006年启动的新一轮中国医改过程中,通过提交建议方案、发表专著和学术文章等方式,最早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医改政策分析框架“四领域分析”法,即按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产业、医疗保障不同领域特性进行政策抉择,并界定了中国医改的“四个领域范畴”,提出了构建“四个体系”的建议。对中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和慢病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也通过提交建议方式被医改方案所吸纳。。在国内最早提出提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两代模式”理论;首创提出公立医院“驱动型”绩效管理模式概念。2011在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公立医院改革跟踪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分层协同治理模型”,用来分析和研究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管理办法等报告,分别被北京市卫生局、相关部委采纳;主编了保险行业员工福利计划设计的考试教材。具体成果如下:

1. 《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基于公共管理精神、社会医学规律、改革成本测算和风险对策分析的研究》(上报国务院的第八套医改建议方案),主持,2007年5月

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研究》和《就异地就医问题对<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修改建议》,主持,上报国务院医改办,2008年2月-11月

3. 《基于社区卫生组织的中国慢性病干预政策研究》和《就慢性病防控问题对<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修改建议》,主持,上报国务院 医改办,2008年2月-11月

4.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战略研究报告》和《北京市卫生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建议稿),2010年5月-2011年3月

5. 《关于教师职业年金制度设计思路与模式选择的建议报告》主持,2008年5月,提交原劳动保障部

6.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主持,上报国务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

7. 《“均衡发展”应成为医改新思路》,(人民日报内参),2007年7月

8. 《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内参),2004年(7)

参与起草的重要立法

1.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75号,2003年4月颁布

2. 《工伤认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2003年9月颁布

3.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

4.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2004年9月公开发表

著作

1.《医疗保障》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 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参著(主笔第二十五章卫生医疗改革探索“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0月

3. 《中国新医改 理念和政策》 学术专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年9月

4.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社会保障卷》参著(主笔第三章医疗保障部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

5.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 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 参著(主笔卫生医疗体制改革部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6月

6. 《社会保险案例分析-制度改革》参编(医疗保障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7. 《员工福利计划:原理、设计与管理》(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资格考试教材)编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11月

8. 《解读中国医改》学术专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年1月

9. 《养老金生产论》学术专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年1月

10. 《工伤保险和劳动权益维护》编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年1月

11. 《最新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政策汇编》策划、执行编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年5月

12. 《百姓与社会保障丛书》共四册 编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9月

13. 《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合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12月

14. 《观念与财富-二十一世纪如何投资》著 东方出版社 2001年1月

15.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著 改革出版社 1999年4月

16. 《医疗 工伤 生育保险》(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干部培训教材)参与编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6月

论文

2011年:

1. 《医改新政下的医保付费改革走势》,载《中国医疗保险》2011年第12期

2. 《医院改革中科室改革仍“缺席”》,载《健康报》,2011年12月22日

3. 《Public Hospital Reform in China from the Compensation Perspective》,载研究报告《Implementing Health Care Reform Police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tunities》,2011年11月

4.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ssential Medicine System》,载研究报告《Implementing Health Care Reform Police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tunities》,2011年11月

5. 《公立医院引入第三方质量认证模式的探讨与思考》,载《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第11期

6. 《变革与挑战:物联网时代的卫生医疗》,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1年第19期

7.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体有进展,难点较突出》,载《中国卫生》,2011年第9期

8. 《公共部门规划:目标--发展重点透视矩阵构建及应用》,载《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9. 《药物目录遴选制度构建关键问题研究——基于典型国家遴选制度模式的经验》,载《中国药房》,2011年第6期

10. 《如何破解改革“深水区”难题》,载《中国卫生》,2011年第4期

11. 《未来五年医疗领域将有三大突破》,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1年第7期

12. 《“十二五”是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载《中国卫生》,2011年第2期

13. 《An evaluation of the policy on community health organizations in China: Will the priority of new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be a success?》,载《Health Policy》,2011年1月

2010年:

1. 《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政府变革的里程碑》,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12期

2. 《怎样编制“十二五”卫生规划》,载《中国卫生》,2010年第12期

3. 《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特点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建立驱动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载《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11期

4. 《医药行业应加强专利保护》,载《科技日报》,2010年8月26日

5. 《新医改应统筹进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0年第17期

6. 《完善欧盟一地就医管理的司法判例》,载《中国医疗保险》,2010年第7期

7. 《绩效工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动力》,载《中国卫生》,2010年第7期

8. 《绩效工资改革模式亟须创新》,载《中国医院院长》,2010年第14期

9.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难点解析和实施策略》,载《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4期

10. 《美国新医改:根由、路径及实质》,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1. 《接续新政催生养老保险新格局》,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

12. 《我国医改政策公众参与机制探析》,载《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第1期

13.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百年发展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4. 《给公立医院改革更强的动力》,载《中国卫生》,2010年第1期

15. 《整合资源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载《中国卫生》,2010年第1期

16. 《养老保险可转续是改革里程碑》,载《工人日报》,2010年1月9日

2009年:

1. 《按非营利模式设计公立医院改革》,载《中国卫生》,2009年第12期

2. 《传染病防控策略需“应时而变”》,载《健康报》,2009年11月26日

3. 《媒体和学界应该做什么?》,载《中国卫生》,2009年第9期

4.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若干政策建议》,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年第13期

5.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模式选择——基于国际经验借鉴的视角》,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6期

6. 《欧盟国家异地(跨国)医疗服务的管理办法和经验》,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年第12期

7. 《地方关于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的积极探索》,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年第12期

8. 《我国药品自主创新管理战略、模式和政策建议》,载《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5期

9. 《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政府与市场要撇清》,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9年第11期

10. 《中国新医改:政策框架、执行及评估》,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11. 《A dilemma of Chinese healthcare reform: How to re-define government roles?》,载《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年4月

12. 《灵活就业人员对医保政策回应性研究——基于十一个城市的调查分析》,载《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

13. 《我国社区卫生组织治理机制的冲突及调整——基于典型国家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4. 《国际非营利医疗机构发展概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5. 《调动积极性 需要制度保障》,载《中国卫生》,2009年第3期

2007年-2008年:

1. 《全民医保制度下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研究——欧盟跨国就医管理经验借鉴》,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2. 《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载《中国卫生》,2008年第5期

3. 《论争中的中国医改--问题、观点和趋势》,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4. 《善待医生 医改应做出制度保障》,载《健康报》2008年2月14日第004版

5. 《为“病有所医”提供体制保障》,载《人民日报》,2008年1月27日

6. 《以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载《人民日报》,2007年8月20日

7. 《世界各国演进中的医疗保障》,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26日

8. 《笑星早逝为医改敲响警钟》,载《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10月5日

9. 《出路在于科学的治理模式》,载《中国医院院长》,2007年11月1日

10. 《医疗保险的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载《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5月18日

11. 《更新理念,谋划策略,扎实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载中国人民大学《问题与思路》,2007年4月

12.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载《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07年4月10日

13. 《医改不能只是“修修补补”》,载《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第9期

2004年-2006年:

1.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亟待深化和加强》,载《中国医院院长》2006(11)

2. 《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载《中国卫生产业》2006(3)

3. 《医改反思》,载《中国卫生产业》2006(2)

4. 《医院产业化:发展还是放弃》,载《医院院长论坛》2006(2)

5. 《定点医院管理 机理迥异调控不足》,载《中国社会保障》2005(7)

6. 《促进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模式转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7月15日

7. 《日本医疗法人制度及其借鉴意义》,载《中国卫生产业》2004(11)

8. 《医疗保险部门对定点医院的管理措施研究》,载《中国医疗保险研究》2004(11)

9. 《把握企业年金监管的关键点》,载《银行家》2004(10)

10.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思考》,载《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9月27日

1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载《金融时报》2001年4月18日理论周刊

国际访问研究和讲学(部分)

1. 2011年6月23、24日,应邀赴美国出席亚洲太平洋峰会(Pacific Health Summit)。此次峰会以“疫苗”为主题,王虎峰主任与美方相关研究机构及专家就加强合作交流进行了协商沟通,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

2. 2011年2月-3月,应邀访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以中国医改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3. 2011年2月-3月,应邀访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同该校公共卫生学院相关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学术合作关系。

4. 2011年2月15-19日,应NICE邀请赴英国伦敦参加主题为“社会价值在药品和医疗技术准入中的应用”研讨会,作为中国专家代表介绍中国药品和医疗技术准入中社会价值的体现和公众参与情况,并参加专家组工作。

5. 2009年4月,应邀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大学(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为该校师生做题为“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解决13亿人口大国国民的健康问题”的专题讲座。

6. 2009年2月,应邀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访问,并作题为"Reform of China's Health Care System: Issues,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的专题讲座。

7. 2009年2-3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对中美医改进行比较研究。

8. 2008年9月至10月,率团访欧洲四国(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期间访问了挪威卫生局(Norwegian Department of Health)、德国科技大学(Germany Technology University)、英国帝国理工大学(Imperial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Disease, University of London)、伦敦大学药学院(School of Pharmacy, University of London)、英国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等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的相关领导和教授,并与西巴黎南泰尔拉德芳斯大学(Université Paris Ouest Nanterre La Défense)(原巴黎第十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9. 2008年9月,应邀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药物经济学和结果研究协会(ISPOR)第三届亚太会议,作了题为“Health Reform in China:controversies and tendency”的专题讲座。

10. 2008年7月,应邀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合作研究,与该校教授合作开发关于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研究生教学案例。

11. 2006年9-10月,赴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进行访问研究,研究的主题是《欧盟东扩背景下的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

媒体专访(部分)

1. 2011年2月10日,做客蓝海电视台《Chinalogue》节目,“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2. 2010年12月31日,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民营医院发展之路”

3. 2010年11月16日,做客搜狐网《第一时评》节目,“配套不完善决定中国无法实行免费医疗”

4. 2010年11月11日,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解读社会保险法”

5. 2010年11月3日,做客中国网专家访谈,“展望"十二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6. 2010年3月11日,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谈中美医改”

7. 2010年3月9日,做客中国网2010年全国两会专题,“王虎峰点评医改:如何观察、为何难、结果怎样”

8. 2010年3月5日,做客搜狐网财经频道,“医改试水可持续性筹资体制”

9. 2010年2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若无医院自治,难除公立医院痼疾 专访新医改第八套方案执笔人王虎峰”

10. 2009年4月9日,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专家王虎峰解读新医改”

11. 2009年4月9日,做客人民网嘉宾访谈,“卫生专家王虎峰解读新医改”

12. 2009年4月13日,《科学时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最好的手术刀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13. 2009年4月第14期,《瞭望》新闻周刊,“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其他专访有:新浪、搜狐、腾讯;CCTV,北京电视台等。

教学任务

主讲课程

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有《社会保障》、《实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生课程有《卫生事业管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卫生经济学》和《员工福利计划原理与设计》等。MPA课程包括《硕士学位论文设计与创作》、《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管理前沿及案例分析》(英文授课)。

教育背景与学术兼职

1980-1990年在河北省从事医疗方面学习和工作。1993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1999年曾任广西北海市社保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社会保险局副局长,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综合配套试点”工作。1999年-200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05年4月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工作,期间参加了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起草工作。2005年调动到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工作。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卫生经济》特邀编委;《中国卫生》特邀编委;《中国医院院长》特邀编委;《中国药房》杂志编委;《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编委;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指导组专家;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欧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理事;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研究专家组成员等。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一)纵向课题

1. 《基于科研规划视角的新农合发展重大决策问题研究》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 2011年6月

2.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及配套政策跟踪调查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0年6月

3. 《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研究》 北京市卫生局 2010年4月

4.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管与评估体系研究》 国家科技部软课题立项 2009年1月

5.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医疗保障政策改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07年11月立项,项目编号:21807551)

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际合作) (2008年6月立项)

7. 《中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2007年12月立项)

8. 《中国基层社区卫生组织重造和构建-基于公共政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985工程”自由探索项目 (2007年12月立项)

9. 《中国人民大学“985” 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案例》开发项目 (2007年立项)

10. 《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

(二)横向课题(部分)

1.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创建新型公益示范科室》(2011年5月立项)

2.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研究》(2010年1月立项)

3. 《中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估及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2月立项

4. 《提升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模式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2009年8月立项)

5.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研究》(2009年5月立项)

6. 《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和使用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药监局立项 2009年4月

7.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项目》(2007年立项,长期合作)

8.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研究》 (2008年7月-2008年12月)

9. 《基于社区卫生组织的中国慢性病干预政策研究与交流项目》 (2008年5月-2008年11月)

10. 《大型国企职工医疗保险改革研究》 (2008年5月-2008年8月)

11. 《中国药品产业政策》(2007年5月-2008年12月)

12. 《教师职业年金制度设计思路与模式选择研究》 (2008年4月-2008年6月)

1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水平与政府责任研究》 (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中国药品产业政策研究》 (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15.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住院医疗费用合理性专家评审标准与流程研究》 (2007年4月-2007年12月)

16.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研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6年3月-2007年3月)

17.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课题研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4月-2005年6月)

18. 《城镇非就业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2005年5月-2006年5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