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国钧
释义

王国钧,特殊钢专家,长期从事特殊钢生产、科研工作。他组织创建了太钢电炉炼钢车间,主持冶炼出工业纯铁、硅钢、枪弹钢和炮弹用钢,组织研制和生产了多种新型钢材,为国防尖端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作出成绩。他积极推进不锈钢氩氧炉精炼技术投入工业生产。为把太钢由普通钢厂发展成为大型特殊钢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批特殊钢技术人才。(《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王国钧——为中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文名:王国钧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16年3月20日

逝世日期:1993年7月4日

职业:太原钢铁集团总工程师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主要成就:特殊钢专家太钢大型特殊钢基地的创建者中国工业纯铁的主要开创者军工用钢研究的开创者

钢专家

背景介绍

王 国钧,1916年3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一个织锦手工业者的家庭。因受国外人造丝织品倾销的影响,王国钧父亲经营的丝织品日渐滞销。家庭的衰落,激发了王国钧发奋读书的决心。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省石室中学,当他到北平报考大学时,正逢“七·七”事变发生,民族危机唤起他“工业救国”的强烈愿望。1938年他考取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2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威远铁厂和四川机械公司工作。

出国经历

1944年考取留美实习资格,1945年5月赴美选学合金钢冶炼技术,他怀着发展特殊钢的抱负,把学习冶炼不锈钢、装甲钢、模具钢和高速工具钢技术作为自己实习的重点,积累和搜集了有关钢种的资料。

胸还祖国

1946年冬,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同年,到鞍山钢铁公司技术室工作。1947年4月受丘玉池厂长之邀,他到抚顺制钢厂担任厂长室副工程师。当时留用了几名日本技术人员,为了尽快接替他们,王国钧等人除尽快熟悉该厂生产技术外,还培养了一些技术骨干。经大家一起奋力工作,抚顺制钢厂终于生产出一批特殊钢材,冠以“中国”字样商标,运到上海市场去销售。1949年跟随丘玉池筹建广州制钢厂,王国钧奉命负责从六河沟香港分厂拆迁一座1.5吨电炉到广州制钢厂,安装完毕时,正处于广州解放前夕,该厂关闭,王国钧从香港绕道回到四川。 1950年他接受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副局长陆达的聘请,到了北京,在钢铁工业局技术室负责电炉炼钢技术工作,协助苏联专家到各厂巡视并指导工作。在这期间曾编译出版了有关电炉、平炉的近代炼钢技术的书;并因工作努力,获得钢铁工业局的工作成绩优良乙等奖。当时太原钢铁厂(1956年改称太原钢铁公司,以下均简称太钢)新建一座铸钢厂房,王国钧等人经过调查后,向领导提出了利用该厂房发展特殊钢的建议。因此,王国钧于1951年1月被派往太钢,筹建电炉炼钢车间,成立了电炉炼钢部,王国钧任主任。从此王国钧拼搏在特殊钢第一线,直到1988年退休。 在太钢他除担任电炉炼钢部主任外,先后担任了中心试验室主任、太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1956年6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王国钧还热心学术活动,曾任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理事、山西省金属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现为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他曾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7月4日于山西省太原市逝世。

太钢大型特殊钢基地的创建者

1950年,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副局长陆达派王国钧和几位有经验的专家深入到太钢调查研究。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开始,国家急需特殊钢。他们调查后,认为太钢地处华北,有煤有电又有中型轧钢机,太原兵工厂又是国家扩建重点,便提出利用外地现成的电炉和太原积压的汽锤以及正在建设的铸钢厂房,在太钢建设特殊钢生产车间的设想,经太钢同意后,王国钧等人即回京向陆达作了汇报。陆达认为此意见很好,后经重工业部批准,即派王国钧到太钢负责电炉炼钢部的建设工作。 太钢原是山西军阀阎锡山于1934年建立的普通钢小厂,钢的最高年产量为一万多吨。1950年1月,王国钧受命担任太钢电炉炼钢部主任后,便开始了太钢由普通钢厂向特殊钢厂过渡的艰难起步。他从设计到施工,从生产准备到培训电炉炼钢和锻钢人才,日夜辛勤工作,经过一年多努力,建成了两座3吨电炉。1952年4月电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同年9月炼出了第一炉不锈钢。1953年7月,有两台3吨和一台1.5吨蒸汽锤的锻钢车间建成投产。1954年又建成两座8吨电炉,开始了太钢生产特殊钢的历史。从电炉投产到1956年,王国钧在电炉车间先后主持冶炼纯铁、硅钢、不锈钢、合金工具钢、合金结构钢等新品种71项。195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太钢电炉炼钢部,听了王国钧汇报后,非常高兴,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生产特殊钢。 1956年,中央决定把太钢扩建为一个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大型钢厂。同年,王国钧担任太钢中心实验室主任,进行特殊钢厂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他到任后,按照黄墨滨副厂长的指示,建立了电炉炼钢、平炉炼钢、轧钢、耐火、铸造等研究组,集中了一批有经验的工程师参加科研工作,并努力改善科研装备,到1958年,已使试验设备增加到80多台(件),使科研能力迅速提高,能对钢铁生产前后部进行多种检测,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新的科研手段。为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入大生产,他和副主任郝继隆等人创建了试验工场。1959年他担任太钢副总工程师后,更十分重视科研装备的建设,到1966年,先后兴建了检验大楼和特殊钢试验研究楼,装备了较新的理化检验设备,配备了真空和非真空感应炉、电渣炉、热轧和冷轧生产线,扩大了为科研服务的大型试验工厂,使科研手段更加完备。为适应国家对特殊钢的需求,他领导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开发新产品,组织技术攻关。从1957年到1966年,太钢试制新产品1539项,其中,王国钧做了大量的组织和技术指导工作。1973年钢铁研究院院长陆达率领“太钢两板一片(不锈钢中板、薄板和硅钢片)攻关组”进驻太钢工作。攻关组提出不锈钢生产的重大改革——“氩氧精炼不锈钢工艺研究”。王国钧一直积极支持、组织和推进该项工作。 1977年,王国钧担任太钢总工程师,继续坚持特殊钢发展方向,努力发展不锈钢,充分发挥了太钢进口不锈钢生产设备的优势。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王国钧和李成副经理即抓住已研究10年的氩氧精炼炉,积极组织投入工业性生产。与钢铁研究院和北京钢铁设计院共同协作,于1983年建成我国第一台工业性生产装置18吨氩氧精炼炉,使不锈钢产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一年便收回全部投资。接着,他努力推进不锈钢板坯连铸机的建设,获国家经委支持后,即主持连铸机的设计。由太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天津重型机器厂合作,建成了国内第一台立式不锈钢板坯连铸机。同时,他还指导工人改进了自制的板坯扒皮机,使太钢不锈钢生产线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水平。1986年,他退居二线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后,仍积极为太钢和日本日新钢铁公司的技术合作努力工作,消化移植日新公司不锈钢生产先进工艺标准和管理技术,使太钢不锈钢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制工业纯铁为高新科技发展作贡献

工业纯铁是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王国钧担任太钢电炉部主任时,接受了744厂提出需要工业纯铁作真空管覆镍铁片的要求,用户提供了3个苏联钢号的成分。当时电炉要炼含碳0.025%的钢,难度很大。王国钧参照苏联技术标准和工艺方法,大胆提出在电炉冶炼沸腾钢,由于没有还原期,电炉炉底改用卤水镁砂打结,防止了增碳。用这个方法冶炼,终于冶炼成功我国大批量生产的第一炉工业纯铁。但是在轧制过程中,发生红脆区裂纹,经苏联轧钢专家指导,科研人员和轧钢工程师等人研究了特殊的轧制工艺,终于轧成成品,为用户提供了第一批国产工业纯铁。后来,由于沸腾钢含氮高,发生了纯铁的时效和夹杂气泡问题,王国钧和科研人员总结经验,又提出用铝来脱氧进行冶炼,但钢锭含碳量偏高,最后研究人员采用在成品上退火脱碳的办法,使纯铁成品含碳量满足了标准要求。经过一系列攻关,他们终于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工艺程序,所炼纯铁经用户使用,性能良好,满足了需要。此后,又根据用户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发展了硅铝脱氧的纯铁,从此大批量生产,使纯铁的供应完全立足于国内,填补了国家空白,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支由纯铁专家和冶炼纯铁的工人能手组成的科研队伍,并为“两弹一机”提供了优质的纯铁。以后李成副经理又接受了国家核潜艇、人造地球卫星、通信卫星用运载火箭等国防尖端技术中所需各种纯铁和特殊材料的试制供应任务,王国钧组织科技人员攻关,满足了各种特殊材料的需要。 1978年,王国钧接受了我国高能加速器所需纯铁的生产任务,他悉心研究,制定纯铁产品标准和工艺规程,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研制成功高能加速器所需纯铁,提前交付了使用。用户制成样机后,性能达到先进水平,受到国际有关人士称赞。以后又组织研制成功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所用的纯铁块的任务,为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人员受到冶金工业部的奖励。 经过王国钧和太钢纯铁科研人员三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太钢的纯铁已由最初的三种发展为十几种,形成了太钢自己的纯铁系列,全国各个部门所用的纯铁,绝大多数由太钢供应,有的厂家用之制成电磁产品,出口国外。1984年太钢研制的电磁纯铁冷轧薄板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牌。

研究军工用钢成绩显著

1952年,王国钧负责创建的太钢电炉炼钢部投入生产不久,就接受了试制炮钢的任务。他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冶炼,生产出了炮钢、钢锭,供应重机厂和炮厂。以后三方协作,不到一年,就由炮厂生产出用国产材料自制的产品,经靶场试验,钢的性能完全符合用户要求,为建设专门的炮钢生产厂,提供了技术数据。 枪弹弹壳过去使用铜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用一部分苏联提供的覆铜钢板,以节约铜料。但以往采用苏联标准冶炼覆铜钢板,内部质量达不到要求,长期靠苏联进口。1956年,王国钧到中心试验室后的第一项课题就是研制覆铜钢。当时钢铁工业局虽请两位苏联专家到太钢帮助解决,但内部质量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王国钧提出采用自己冶炼纯铁的经验,用铝脱氧来冶炼镇静钢,先在电炉试炼一炉,效果很好,然后,他与苏联专家制定在平炉研制的计划,经在平炉冶炼铝脱氧的镇静钢,内部质量完全达到标准要求。所炼覆铜钢制成军品后,完全符合要求,只是有的炉号抗拉强度偏高一些。王国钧认为军工用钢,必须精益求精,就制订了把钢的含碳量压缩到低限的技术条件,虽然冶炼难度加大,但大多数产品符合要求,对个别不合标准的另作他用,确保所供产品完全让用户满意。以后他又带领科技人员精心研制冶炼出炮弹壳用覆铜钢和全钢的枪体用钢,使中央军委提出的枪弹和炮弹都要“以钢代铜”的方针得以贯彻,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铜资源。太钢在冶炼冷墩钢、深冲钢中,也采用了生产弹用钢的经验,使太钢成为冶炼铝脱氧低碳钢有独特经验的特殊钢厂。 炮弹用钢是要求很严的钢,不少钢厂都发生过大量质量问题。王国钧主动承担风险,提出就地试制供应炮弹用钢的任务。为生产出高质量的炮弹用钢,他多次率领有关人员到炮弹厂访问,研究如何解决有关质量问题。他制定出严格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所供炮弹钢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科研人员分析研究,务求解决,不断提高炮弹钢质量,使用户满意。1982年太钢生产的炮弹钢获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由于他对弹用钢材有较全面了解,1988年他应邀撰写了《军工冶金卷》一书中的“弹用钢材”一章。 王国钧自担任副总工程师后,一直在组织领导太钢的军工生产和新型材料的研制工作。他长期坚持“军工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军工合同的完成情况和质量问题,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交货任务。在他主持军工生产科研的二十多年中,没有发生过重大的质量事故。对重大研制项目,他都亲自负责领导攻关,在攻关中培养人才,不仅为舰艇、核能、航空、航天工业提供了重要材料,也培养了生产各类钢的专门技术人才。 1985年,在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召开的国防军工协作工作会议上,太钢获先进单位奖状和奖杯,王国钧获先进个人奖状和奖牌。

培养了一批特殊钢人才

王国钧一贯重视技术培训,早在抚顺制钢厂担任厂长室副工程师时,就选拔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工人,给他们讲技术,教他们作统计分析,纠正他们落后的操作工艺。以后,厂里来了几个大中专学生,就安排他们到炼钢、锻钢、轧钢、检验等重要岗位工作,向留用的日本技术人员学习;他又对新招收的一批青年职工进行指导,在实践中教他们学技术。以后很多人成为抚顺制钢厂的技术骨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看到大学缺少新的教材,就把自己从美国带回的《近代电弧炼钢炉》和同事们从美国带回的《近代炼钢平炉》翻译出版,补充大学急需教材。他还兼任山西大学冶金系教授,撰写科学普及书籍,并在《机械工人》杂志上介绍材料性能知识。 王国钧积极推广特殊钢生产技术,曾向大连钢厂介绍美国用白钨矿直接装炉代替钨铁冶炼高速工具钢的经验。为了提高电炉炼钢工人操作水平和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1951年他草拟了中国第一部《电炉炼钢操作规程》第一稿,几经修改,于1955年在抚顺召开的全国电炉炼钢会议上讨论修改后,颁布施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电炉炼钢部工作时,还热心给炼钢工人上技术课,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地教他们各种特殊钢的冶炼技术。他还编写了《电炉炼钢生产程序》。几十年来,王国均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特殊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论著

1 王国钧(编译).近代电弧炼钢炉.北京:重工业部科学技术出版社,1950.

2 王国钧(编译).近代炼钢平炉.北京:重工业部科学技术出版社,1951.

3 王国钧.钢材性能.北京:重工业部科学技术出版社,1952.

4 王国钧.谈不锈钢.北京:重工业部科学技术出版社,1954.

5 王国钧.钢的编号规格和用途.北京:重工业部科学技术出版社,1956.

6 王国钧.钢材的规格性能和用途.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7 王国钧(编译).不锈钢的选用和使用设计手册.太原:太原钢铁公司印,1981.

8 王国钧.我国第一个特殊钢厂.抚顺:抚钢史,1985:262~273.

9 王国钧.我从事特殊钢事业四十年.中国冶金史料,1986(2):71~78.

空军高级工程师

王国钧 高级工程师。男,1938年2月生,辽宁阜新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空军勘察设计所总工程师。甘肃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兰州市土木学会理事。1958年起在陕西省冶金设计院、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工程设计室任技术员、工程师、设计组长、副主任等职。设计飞机洞库、油库和指挥所等地下工程25项,营房工程530余项,建筑面积47万m(2上)。获全军优秀设计奖1项,空军优秀设计奖5项,受嘉奖3次,撰有《劣质黄土洞室设计与施工简介》等论文5篇。

南安市诗词学会会长

王国钧,男,1948年1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泉州师院中文系毕业。曾任南安县纪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码头镇党委副书记、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市委党校副校长等职,现为南安市某企业高层管理。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南安市诗词学会会长。著有大量诗、词、赋等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私营企业管理、时事焦点评论等论文、杂文20余篇,发表于国家、省、市刊物;其中“己丑年清明祭黄帝陵文”获陕西省海内外征文二等奖。

个人专著有《觉海诗钞》、《觉海文集》,主编《李贽与南安》、《中共南安市委党校校史》、《榕桥史话》、《清韵》等书。传略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华诗词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湖州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姓 名:王国钧

所在单位及职位:湖州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职称及学位:教授

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与应用

主要研究经历:

1、算法设计与分析

2、图像处理

3、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项目:

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意识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器再现》(项目批准号:60275023),(排名第三),已完成。

2、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关于中文电子签名认证方法的算法研究》,编号:20010140,已完成。

3、主持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编号:20030034,已完成。

4、参与湖州市科技局2003年科研计划项目:《远程会诊系统及病理切片仿真技术》,编号:2003YS21,(排名第二),已完成。

主要的研究成果:

已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国家一级、二级核心期刊9篇,被EI收录2篇。主要有:

1、基于相关性的病理切片图像的配准.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核心期刊,一级),2004年第9卷第3期,2004年3月,刊号:ISSN 1006-8961,CN11-3758/TB,1/3

2、一种基于面结构特征的病理切片图像拼接算法(已被EI收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一级),2004年第23卷第2期,2004年4月,刊号:ISSN 0258-8021,CN11-2057/R,1/4

3、中文电子签名的认证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核心期刊),2004年第21卷第4期,2004年4月,刊号:ISSN 1001-3695,CN51-1196/TP,1/3

获奖情况:

1、新世纪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任项目负责人),获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基于相关性的病理切片图像的配准.(第一作者),获湖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3、远程医疗会诊中病理切片图像拼接算法的研究(系列论文,共2篇),获第十三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协、浙江省人事厅联合颁发。

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

姓名:王国钧

单位:南京市统计局

职务:副局长

简介:王国钧,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于南京市,2008年7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学历;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毕业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1998年6月结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生课程班;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法专业,双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南京市统计局财贸科调查员、市城市抽样调查队调查员、市统计局办公室秘书、综合处副主任科员、工交处主任科员、处长助理、副处长,法规处副处长、处长。2000年11月至今任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局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统计设计管理处合署)、贸易外经统计处。

科研成果:

论文

1、统计分析材料要“博采、精选”,《江苏统计》1986年第4期

2、浅谈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中心论点的确立,《青海统计》1986年第12期

3、统计信息优化是有效地利用统计信息的先决条件,《江苏统计》1988年第3期

4、“群体激励法”、“软思维”在统计分析写作中的应用,《江苏统计》1988年第6期

5、从东汉“度田事件”谈起,《江苏统计》1988年第2期

6、“葛针变僧”传说的联想,《北京统计》1989年第1期

7、如何确定统计分析报告的中心论点,《江苏统计》1989年8期

8、日渐丰盛的菜篮子,《改革与开放》1991年第7期

9、对我市传统文化消费的观察与思考,《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10、当前零售市场的动态与趋势,《南京商业》1991年第5期

11、当前零售市场平静之原因初探与对策, 《南京商业》1992年第5期、《南京金融》1992年第8期

12、南京市投资效益不佳原因初探和对策,《城市研究》1992年5期

13、写什么?怎么写? 《江苏统计》1992年第9期

14、对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增长速度的基本评价,《城市研究》1995年第1期

15、浅谈工业增加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统计》1994年12期,《机械电子统计》1995年第5期,《青海统计》1994年第11期

15、对南京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江苏统计》1994年第9期,《改革与开放》1994年7期

16、对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增长速度的基本评价,《城市研究》1995年第1期

17、南京市国有工业历史现状及改革思路,《经济论坛》1995年第2期

18、要重视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南京金融》1995年第2期

19、关于我市国有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问题的调查和思考,省统计局《统计分析资料》95第42期,《改革与开放》1995年第7期

20、生产快速增长,结构有所优化,经济效益尚待提高,《今日企业》1995年11、12期,《改革与开放》1995年第11期

21、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有所改善,《今日企业》1996年第1期

22、对运用工业增加值作为考核指标的几点看法,《青海统计》1996年第8期

23、试论现代企业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1996年《城市研究会论文汇编》

24、在统计上如何全面反映公有制经济状况,《江苏统计》1998年第6期,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统计制度改革研究》1998年第9期

25、浅谈建立统计行政许可制度,《江苏统计》1998年12期

26、严格执行统计法,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上的行为,《南京市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998年8月

27、加强行业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分工和协调,实现官方统计工作一体化,《江苏统计》2000年第8 期

28、建立统计行政程序之我见,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征文活动三等奖

29、如何使用统计资料,《江苏统计》2003年第3期采用

30、南京市经济结构的现状及战略性调整,2003年4月省基本单位普查办和省学会二等奖(与贾晓峰、丁卫华合作)

31、关于修改《统计法》之我见,《中国统计》2006年7期

32、注重立法的质量和实施效果,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日本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市委组织部《西学笔谈》(2006年);

33、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制度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中国统计》2008年第十期;收入《统计法制工作研究文集》(林贤郁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34、关于政府统计部门应对新闻媒体的思考 《青海统计》2008年第四期;载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政府新闻学评论》;

《中国统计》2008年6期。

35、应倡导统计事务告知制度,《中国统计》2009年1期,《辽宁经济统计》2008年11期摘编。

36、关于统计评估的法律思考,《江苏统计》2009年第一期

37、论提高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中国统计》2009年8期

38、我与《统计法》的二、三事 ,《中国统计》2010年第01期

39、开展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之我见,载《中国信息报》2010年3月25日第七版

40、再论统计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问题,《中国统计》2010年第4期

41、试论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统计调查中的体现,载《中国信息报》2010年6月29日第七版

42、优化统计法律运行的若干建议,载《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第六期

43、提高政府统计部门公信力之我见,《中国统计》2010年第7期(署名:郭峻);《上海统计》2010年第9期

44、试论建立健全统计之行政程序 《统计教育》2010年第8期

45、论统计工作的规范统一 《中国统计》2011年第4期

获奖情况

(一)荣誉称号

1、江苏省投入产出调查先进个人,1998年10月18日,江苏省统计局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先进工作者, 2000年5月18日, 南京市人民政府

3、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先进个人,2003年1月,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

4、全国依法统计先进个人, 2003年12月, 国家统计局

5、为妇女平等与发展办实事先进个人,2003年12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委

6、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立功个人,2004年元月,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

7、全省依法统计先进个人,2004年2月,江苏省统计局

8、第一次经济普查省级先进个人,2005年12月,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9、2001——2005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6月,中共江苏省宣传部、

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司法厅

10、会展经济先进个人 2007.5

11、2008 年市管领副职领导干部优秀等次,2009年11月2日,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 (宁组通〔2009〕48号)文件

(二)论文奖

1、对南京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获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省统计局“全省统计分析二等奖”,全市统计分析一等奖。

2、试论现代企业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获第二届全国城市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在统计上如何全面反映公有制经济状况, 1998年江苏省统计方法制度研讨会二等奖

4、建立统计行政程序之我见,全省政府法制系统征文活动三等奖

5、加强行业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分工和协调,实现官方统计工作一体化,2001年12月获中国统计学会“全国优秀论文三等奖”

6、南京市经济结构的现状及战略性调整,2003年4月省基本单位普查办和省学会二等奖(第2作者)

7、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制度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2008年全国统计法制研究论文一等奖;2008年江苏省统计法制研究论文一等奖(苏统字〔2008〕21号)

8、应倡导统计事务告知制度, 2010年5月31日获江苏省第十一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苏统〔2010〕43号文] 。

9、我与《统计法》的二、三事 ,获国家统计局开展的“我与《统计法》”征文活动一等奖(2010年3月17日)。(公告载《中国信息报》2010年3月30日)

10、《南京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位研究》(与别人合作),获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优秀论文二等奖,《关于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研究课题与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苏经普办字[2010]3号文)

主编书目

统计知识手册 主编(2006年6月)

南京统计工作足迹(1949——2006) 主编(2007年元月)

求真的历程——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纪实)[苏出准印(2010)字JSE-1002985] 副主编(2010年2月)

南京经济普查年鉴(上下)(2008)(南京出版社)[ISBN978-7-80718-642-7] 主编(2010年9月)

统计:法、理、情[苏出准印(2010)字JSE-1003483] 主编(2010年9月)

南京经济发展研究——第二次经济普查重点研究课题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ISBN978-7-5506-0303-5) 主编(2011年3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