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宛州 |
释义 | 宛州位于东陆西块,北与中州交界,东与越州相邻,是九州最为富饶的地区。面积约为十二万拓,在东陆诸州中面积最小。宛州地势相对平坦,受到建水与西江以及诸多小河流的切割,因而大部分呈丘陵状,与中州交接的楚唐平原和建水以南的宛南平原才是宛州的平坦部分。 宛州 宛州位于东陆西南部,面积约十二万拓,北与中州交界,以兰缀江一线平分楚唐平原;东与越州相邻,雷眼山脉和北邙山脉分跨两州,使得两州极大程度上被隔绝开来。 宛州地形受到了来自建水与西江组成的建水水系以及诸多大小地表径流的切割,河网密布。宛州地区主要的平原有两大部分,与中州交接的楚唐平原的宛州部分平原;以及位于建水入海口南部的宛南平原。除此之外的宛州大部分地区呈丘陵地形分布。此外,宛州东部受到雷眼山脉和北邙山脉影响,地势较复杂。 山系 南暮山 莫合山 南暮山和莫合山在地理上都是雷眼山的余脉。莫合山西接梦沼,东通鬼怒川,北为辽阔的楚唐平原,南望神秘的万象森林,若想进入宛南平原,便只能取道青石,故此青石被称为宛州十城的门户。 九隆山脉 九隆山脉由一系列松散而矮小的山丘组成,实际上这些山脉的海拔比它们南麓的丘陵带并没有高出多少,偏偏又稀松得很,若非天然居的游方考察出这些山丘的地质构成大致相同,恐怕已经被误会为数个小山脉或干脆与那些丘陵混为一谈了。 水网 雁返湖与建水水系 位于雷眼山山巅的雁返湖是宛州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宛州境内最大的地表径流系统——建水水系。雁返湖水从海拔五千尺进入海拔不足千尺的丘陵平原地带,形成了建水的源头鬼怒川。从鬼怒川一路奔腾而来的雁返湖湖水注入温暖的梦沼后,再分别经由下游的西江和建水注入大海。 建水是东陆唯一一条有两个出海口的河流,是宛州西部城市、乡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同时,优良的通航能力也使得建水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 区域地貌 万象森林 万象森林是宛州的西南角的浓密的原始森林,万象森林尽头的半岛上,是宛州重要的港口和镇。 主要城市 南淮 南淮在越辽山麓南侧,是座处境微妙的城市。胤末时期,作为下唐的国都,它是东陆中仅次于天启的繁华重镇之一,地处宛州,与独立于朝政之外的其他商会各城格格不入。源自越辽山的建河,流经南淮,水量充足,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建水,实际上却仅仅是西江的一条支流。 宛州十城 宛州面积最大的城市淮安,位于楚唐平原的西南端,此处是西江的入海口,与南暮山隔江相望,背枕越辽山脉,处于海路、陆路、漕路枢纽的位置。 宛州十城,青石是最北、最老、最小的一座。它位于南暮山脉东端,是扼守中宛两州在楚唐平原上交通往来的咽喉之地。 白水城在梦沼的东南,建水的上游。宛州八景的“雷壑飞琼”与“流光绝影”都在白水城中。 衡玉城与西陆相隔云望海峡,海峡是内三海与外洋的南部连接口。。 和镇临近万象森林,有大量优质木材提供,因此一度成为帝国的造船业中心。加之它是通往西陆的最佳出海地点,和镇在最繁荣的时候曾有一天出航二百六十七艘商船的纪录。 气候与植被 宛州的气候温和湿润,冬不太冷,夏不太热,降水适中。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木本植物的生长,阔叶林是本区的地带性植被,盛产各种可食用、药用的菌类。 种族居民 撇开华族,宛州是河络的重要聚居区之一,宛州更是深深地留有河络双手灵巧的痕迹,宛州十城就多有在河络建筑的基础上营造。 生物与物产 身为水乡泽国,宛州的各条水系都有着自己的标志性淡水鱼类,逆鳞、徊龙鲫都代表着它们所出产的江河。东部山脉地区环境相对严酷,且人迹罕至,类似雕、狰、大山猫、熊等等的猛兽也相对较多,与河络生活息息相关的原生豚鼠也是这里的原产动物。中西部丘陵地区环境则完全不同,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很少有体型庞大的猛兽,较多的蛇类是小动物和鸟类的捕食者。整个宛州受到华族的影响没有中州那么深,所以鼠、兔乃至鹿的分布更加广泛,除了西部的农垦区几乎随处可见,开发较为悠久的宛州,也难得有什么凶猛的珍贵怪兽出没。倒是衡玉的角斗场中,总能看到九州各地的珍稀猛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