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娃娃生
释义

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例如《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湾》的薛丁山,《桑园寄子》的邓元、邓方,《锁麟囊》 的卢天麟等,就都是娃娃生。头上戴着孩儿发,身上穿着茶衣(小孩穿的服装)。这种角色都是用本嗓唱念的,虽然很年轻,但也不用小生的唱法来唱。娃娃生虽然用本嗓来唱,可是又不能唱成老生腔,所以娃娃生的唱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唱腔,这是很特别的。

简介

什么是娃娃生

京剧生行里除了老生、红生、小生、武生,还有一种角色叫作娃娃生。娃娃生是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例如《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湾》的薛丁山,《桑园寄子》的邓元、邓方,《锁麟囊》的卢天麟等,就都是娃娃生。头上戴着孩儿发,身上穿着茶衣(小孩穿的服装)。这种角色都是用本嗓唱念的,虽然很年轻,但也不用小生的唱法来唱。娃娃生虽然用本嗓来唱,可是又不能唱成老生腔,所以娃娃生的唱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唱腔,这是很特别的。演起来要有天真烂漫的儿童稚气。

扮演娃娃生的角色难找

娃娃生在剧团里一般是比较难找的,因为如果年龄太小就不可能参加剧团,如果太大呢,扮演娃娃生的角色又不太合适。所以除了像戏曲学校这样的单位,有专门扮演娃娃生的小孩外,绝大部分的剧团,现在一放都用身材较小的女演员来充任。女演员的嗓子比较清脆,唱的时候还是用本嗓来唱念,由于个子比较小,扮相比较清秀,扮娃娃生还是比较合适的。京剧生行里还有一种介乎武小生、翎子生和娃娃生之间的角色,一般说是由小生的行当来扮演。阅如《岳家庄》里的岳云,《举鼎观画》里的薛蛟等。这类的角色,本来应该是有专门的行当来扮演的,可是找这样的行当很不容易,实际上也没有一个专门的行当来应付这样的角色,所以有的就由小生来扮演,有的就由武生或娃娃生来兼演了。

历史沿革

京剧流派

在150多年的京剧历史中,各行当都形成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安徽的程长庚、湖北的余三胜、直隶的张二奎都是京剧老生的创始人,都有各自的演出班社、演出剧目、艺术风格,所以称为“三鼎甲”。此后,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取代了程、余、张的位置,被称为“后三鼎甲”。其后,当属宗汪、谭两派的王凤卿、刘鸿声和以“谭派”自诩,其实各自成派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前四人号称“四大须生”,后者因长期演出于上海,艺名“麒麟童”,形成了自己的“海派”风格。由于谭、余的表演规范,所以后人多以谭、余自诩。当然,谭是老生宗师,余自认为不过谭之“九牛一毛”,也并非自谦。但余派也造成了后来“无生不余”的局面,甚至马连良也私淑余派。虽然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有“后四大须生”之誉,但李少春、孟小冬、王少楼、李盛藻也是不可缺少的流派传人。在他们之后有“谭派”正宗谭元寿,“高派”传人李宗义、李和曾,宗余、马两派的张学津,“言派”传人张少楼、李家载,宗言、马两派的言少朋,“麒派”传人高百岁,在东北有艺兼南北两派的唐韵笙。

武生流派

京剧的武生有北杨南盖两大派,在此之前应数沈小庆、杨隆寿、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诸流派,而以独挑春台班的俞菊笙影响最大。所谓“北杨”的杨小楼乃杨隆寿、俞菊笙、谭鑫培之弟子,“南盖”之“盖叫天”(张英杰)和张德俊系李春来的学生。“俞派”传人有俞振亭、尚和玉。“黄派”弟子有李吉瑞等。杨隆寿的传人当数“茹派”的创始人茹莱卿。由于杨小楼艺术非凡,称为国剧宗师,因此,后来武生均自诩“杨派”,而能成家者有孙毓堃、茹富兰以及周瑞安、高盛麟、李少春、李万春等。上海的武生在“盖叫天”和郑法祥两派的影响下,又有张翼鹏、小王桂卿、陈正柱等人形成的“海派”。

小生流派

小生中最早的流派自龙德云、徐小香、王楞仙、德珺如传至程继先。其后著名的流派当数姜妙香的“姜派”,茹富兰的“茹派”,影响最大的却是程继先、茹富兰的传人叶盛兰创造的“叶派”。小生几乎无不以“叶派”自诩。

艺术特点

什么是老生

胡子在京剧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娃娃老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文老生

唱工老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 《洪羊洞》 和 《辕门斩子》 的杨延昭,三国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审头刺汤》的陆炳,《夜审潘洪》的寇准等,其难度较唱工和做工戏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长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靠”是京剧的专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穿铠甲,在京剧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简称,即兵器。)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 《南阳关》、 (伍云召)、《打登州》(秦琼)等。

文武兼擅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赋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谭(鑫培)派、孙(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侬)派、余(叔岩)派、刘(鸿声)派、高(庆奎)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马(连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是麒派和马派。实际上,谭派和余派并不仅仅是以唱工见长,谭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艺术家。

还有一些文武并重的戏,如《定军山》、《打鱼杀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戏。《上天台》的刘秀,前半出是重唱工,而后《打金砖》则有高难度的跌扑功夫。所以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

老生从服装上划分

对于老生,还有一种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应该穿的服装的种类来划分的方法。这样的划分种类有:王帽老生(头戴王帽,身穿龙袍,扮演皇帝之类的角色,基本上以唱工为主);袍带老生(一种是头戴纱帽,身着蟒袍,如《二进宫》的杨波,《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另一种是穿官衣的,样式和蟒袍一样,但不带绣龙、绣花的,较素净,如《群英会》的鲁肃,诸葛亮也属此类);褶子老生(即着便服的老生,此类角色最多。褶子是一种服装的名称,式样颇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种,大斜领子,歇大襟,长袍大袖。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陈宫,《状元谱》的陈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见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着开氅之类服装的角色,,在戏里并不一定有武打,但多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等)。

里子老生

娃娃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最早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又叫红净。京剧史上有名的红生演员有米喜子、王鸿寿、李洪春、林树森等人。其艺术特点为嗓音比较高亢,既不同于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气,也不同于花脸的唱法的粗猛,独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在老生这一行里,除了文武老生或按照服装划分的一些种类,红生,还有就是“末”和“外”行当合并起来的角色,现在叫作里子老生,是扮演比较次要一点的角色。如《搜孤救孤》的公孙杵臼,《捉放曹》的吕伯奢等。

艺术价值

四大行当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中的 “生”

京剧中的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也叫“髯口”,因此还专门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 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与老生相对应的是 “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