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拖坑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拖坑村隶属巧家县蒙姑乡,地处蒙姑乡东北边,距蒙姑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巧家县45公里。东邻壁山村,南邻干冲村,西邻新塘村,北邻巧家县金塘乡;全村国土面积23.19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6℃,年降水量81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截止2010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67.9亩(旱地2267.9亩),人均耕地0.78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9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9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3亩,主要种植黄果等经济林果;草地25000亩;荒山荒地5419亩,其他面积15亩。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0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02户通电,有12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9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7%和5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3户(分别占总数的38%和30%);该村2010年底,到蒙姑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5公里,建有集贸市场0个。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6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30亩,有效灌溉率为10%。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1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9户;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1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01.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93.18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418.31万元,占总收入的38%(其中,2010年内出栏肉猪1922头,肉牛57头,肉羊177头鸡1530只);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02.02万元,占总收入的9.2%;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08%;工资性收入32.18万元,占总收入的2.92%。农民人均纯收入23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4人(占劳动力的8.9%),在省内务工90人,到省外务工34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云南省内;2010年种植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97.2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8%。该村发展种植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2010年,有农户702户,共乡村人口2917人,其中男性1605人,女性1312人。其中农业人口2917人,劳动力140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564,苗族313人,彝族4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49人,占人口总数的4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83人,参合率68%;享受低保23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蒙姑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9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蒙姑乡卫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44户,占农户总数的6.3%。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759平方米,拥有教师9人,在校学生216人,截止到2010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4人,其中小学生156人,中学生60人。 村务公开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5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42.99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4.9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7000元(人均2.36元),一事一议筹劳4575个(劳均3个);该村有固定资产20.19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板报方式公开财务。 基层组织蒙姑乡“三逼三抓三强”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一逼勤学善思,抓理论教育强素质。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强化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例会、村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做到一级带一级,党员干部带群众。二是制订学习计划。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定期或不定期集中组织站(所)、村干部进行培训。三是创新学习载体,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平台,采取外出观摩、典型示范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实效。通过学习增才干、促工作,使机关形象建立在以学习为基础、通过学习而不断提升的平台之上。 二逼深入一线,抓工作落实强责任。坚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责任意识用心想事、谋事、干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建立领导干部挂村组联系制度和干部年终目标考核管理责任制,切实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作风,奖勤罚懒,奖惩分明。二是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规定完成时限,由乡纪委牵头,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督察通报。三是严格执行干部问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以经济处罚和诫免谈话实行问责。 三逼勤政廉洁,抓遵章守纪强形象。一是厉行节约。规范办公用品购买、对外接待等程序,超出5000.00元的开支需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二是令行禁止,按规矩办事,以制度管人。对违反规章制度的,“照单请客”,对事不对人,执行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决议不折不扣、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确保政令畅通,狠刹“赌博、漂浮、盲目攀比、以权谋私”四股歪风。三是优化环境。按照软环境建设的要求,认真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制等制度,杜绝“三乱”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氛围。 人文地理拖坑村属于高二半山区,气候温凉,有储量丰富的石膏矿,出产优质烤烟烟叶。是我乡布依族相对集居的地方,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风,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群众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部分群众畜饮水还存在一定困难等。 该村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种植业,种植烤烟1200亩,蚕桑4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养猪1299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90人;到"十二把手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318元增加到5240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