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地利用分区
释义

土地利用分区以土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内容,也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展了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并于1987年开始土地管理工作中土地利用分区实践探索,随后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点。同时,国内各部门与专家学者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如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用途分区的确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主体功能区概念,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中心城区等概念,交通、水利、旅游、环保等部门也都对空间分区有所涉及,具体到空间分区,主要是结合35技术,采用叠置法、聚类分析法、判别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方法进行。 综上,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土地利用分区是一个综合的地域概念,即在一定地区内,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现状和潜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土地利用适宜性,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地域,并针对不同地域提出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措施,实行差别化管理。因此,土地利用分区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土地用途分区主要是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规划内容而存在,是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派生出的分区,将区域土地资源根据用途管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管理目标,划分出不同空间区域,并制定各区域土地用途管制规则,通过用途变更许可制度,实现对土地用途的管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