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信
释义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释义

基本解释

词目:通信

拼音:tōng xìn

[communicate by letter;correspond] 相互之间交换信件;信息的传递即通信。用书信反映情况经常与朋友通信

详细解释

1.互通音信。《晋书·王澄传》:“因下牀而谓澄 曰:‘何与杜弢 通信?’”唐 李德裕 《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又恐回鹘 与吐蕃 通信,已令兵马把断三河口 道路。”

2.

通报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裴仆射 家拣定了做亲日期,叫媒人到张尚书 家来通信。”《九命奇冤》第十八回:“哪一个不受过侄老爹大恩,谁还去通信呢?”今指用电讯设备或用书信传递消息,反映情况。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五三回:“华福 又奏明请颁一种密电本,以便秘密通信。”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以后我们可以常通信的。”《人民日报》1982.12.5:“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3.

报道消息的文章。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我现在要说的,不过那通信里的必须指出的几点。”徐铸成 《报海旧闻》十六:“《大公报》先后刊登农村调查通信、旅行通信、旅行写生以及由长江同志主持的战地通信。”

概念定义

通: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懂得,彻底明了;传达;往来交接;普遍、全;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

信:诚实,不欺骗;不怀疑,认为可靠;崇奉;消息;函件;随便,放任;物体的中心部分;装在器物中的捻子;蛇和羊的舌头。

自然科学范畴

概念

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Communication)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通信是发送者通过某种媒体媒体以某种格式来传递信息到收信者以达致某个目的。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话、固定电话、手提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电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通信的效率,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和沟通。

方式

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做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美国联邦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是:包括电信和广播电视,需要说明的是此通信法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及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我国的电信管理条例对电信的定义是:包括公共电信和广播电视。

我国邮政法正在不违背万国邮政公约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

发展简史

形体时代通过身体、眼神、手势及山石树木等自然媒体相结合传递信息。

口语时代直立行走使得人类对信息传递方式的需求提高从而催生了语言。

文字书写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信息记录有了需求,文字随之产生。

印刷时代1044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450年,日耳曼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

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

二次大战爆发,电视事业中断,战火突显广播发送成本低、接收容易的特性,听众再次增加。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

网络传播时代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发行了第一部军用电子计算机。

1969年,美军建立阿帕网(ARPANET),目的是预防遭受攻击时,通信中断。

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

1993年,美国宣布兴建信息高速通路计划,整合电脑、电话、电视媒体。

分类

1. 按传输媒质分类

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光纤光缆通信)

无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看不见、摸不着(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

(微波通信、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模拟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 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数字信号: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也称离散信号

3. 按工作频段分类

长波通信

中波通信

短波通信

微波通信

4. 按调制方式分类

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

的通信方式

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

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方式

5.按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

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这里,信号(消息)只从广播发射台、遥控器和无线寻呼中心分别传到收音机、遥控对象和BP 机上。

所谓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很明显,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生活中全双工通信的例子非常多,如普通电话、手机等。

小说名

原文

《而已集》是鲁迅1927年所作杂文集。《通信》是其中一篇。

通信(1)

--------------------------------------------------------------------------------

小峰兄:

收到了几期《语丝》,看见有《鲁迅在广东》(2)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首先第一回演说,就声明我不是什么“战士”,“革命家”。倘若是的,就应该在北京,厦门奋斗;但我躲到“革命后方”(3)的广州来了,这就是并非“战士”的证据。

不料主席的某先生(4)——他那时是委员——接着演说,说这是我太谦虚,就我过去的事实看来,确是一个战斗者,革命者。于是礼堂上劈劈拍拍一阵拍手,我的“战士”便做定了。拍手之后,大家都已走散,再向谁去推辞?我只好咬着牙关,背了“战士”的招牌走进房里去,想到敝同乡秋瑾(5)姑娘,就是被这种劈劈拍拍的拍手拍死的。我莫非也非“阵亡”不可么?

没有法子,姑且由它去罢。然而苦矣!访问的,研究的,谈文学的,侦探思想的,要做序,题签的,请演说的,闹得个不亦乐乎。我尤其怕的是演说,因为它有指定的时候,不听拖延。临时到来一班青年,连劝带逼,将你绑了出去。而所说的话是大概有一定的题目的。命题作文,我最不擅长。否则,我在清朝不早进了秀才了么?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但我自有定例:至多以十分钟为限。可是心里还是不舒服,事前事后,我常常对熟人叹息说:不料我竟到“革命的策源地”来做洋八股了。

还有一层,我凡有东西发表,无论讲义,演说,是必须自己看过的。但那时太忙,有时不但稿子没有看,连印出了之后也没有看。这回变成书了,我也今天才知道,而终于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里面是怎样的东西。现在我也不想拿什么费话来捣乱,但以我们多年的交情,希望你最好允许我实行下列三样——

一,将书中的我的演说,文章等都删去。

二,将广告上的著者的署名改正。

三,将这信在《语丝》上发表。

这样一来,就只剩了别人所编的别人的文章,我当然心安理得,无话可说了。但是,还有一层,看了《鲁迅在广东》,是不足以很知道鲁迅之在广东的。我想,要后面再加上几十页白纸,才可以称为“鲁迅在广东”。

回想起我这一年的境遇来,有时实在觉得有味。在厦门,是到时静悄悄,后来大热闹;在广东,是到时大热闹,后来静悄悄。肚大两头尖,像一个橄榄。我如有作品,题这名目是最好的,可惜被郭沫若先生占先用去了。(6)但好在我也没有作品。

至于那时关于我的文字,大概是多的罢。我还记得每有一篇登出,某教授便魂不附体似的对我说道:“又在恭维你了!

看见了么?”我总点点头,说,“看见了。”谈下去,他照例说,“在西洋,文学是只有女人看的。”我也点点头,说,“大概是的罢。”心里却想:战士和革命者的虚衔,大约不久就要革掉了罢。

照那时的形势看来,实在也足令认明了我的“纸糊的假冠”(7)的才子们生气。但那形势是另有缘故的,以非急切,姑且不谈。现在所要说的,只是报上所表见的,乃是一时的情形;此刻早没有假冠了,可惜报上并不记载。但我在广东的鲁迅自己,是知道的,所以写一点出来,给憎恶我的先生们平平心——

一,“战斗”和“革命”,先前几乎有修改为“捣乱”的趋势,现在大约可以免了。但旧衔似乎已经革去。

二,要我做序的书,已经托故取回。期刊上的我的题签,已经撤换。

三,报上说我已经逃走,或者说我到汉口去了。写信去更正,就没收。

四,有一种报上,竭力不使它有“鲁迅”两字出现,这是由比较两种报上的同一记事而知道的。

五,一种报上,已给我另定了一种头衔,曰:杂感家。

(8)评论是“特长即在他的尖锐的笔调,此外别无可称。”然而他希望我们和《现代评论》合作。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们细考两派文章思想,初无什么大别。”(此刻我才知道,这篇文章是转录上海的《学灯》(9)的。原来如此,无怪其然。写完之后,追注。)

六,一个学者(10),已经说是我的文字损害了他,要将我送官了,先给我一个命令道:“暂勿离粤,以俟开审!”

阿呀,仁兄,你看这怎么得了呀!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11)了。

“孔子曰:‘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怕未必有这样侥幸的事罢,唉唉,呜呼!

但那是其实没有什么的,以上云云,真是“小病呻吟”。

我之所以要声明,不过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以为我是坐在高台上指挥“思想革命”而已。尤其是有几位青年,纳罕我为什么近来不开口。你看,再开口,岂不要永“勿离粤,以俟开审”了么?语有之曰: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此之谓也。

我所遇见的那些事,全是社会上的常情,我倒并不觉得怎样。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我还要补足一句,是:他们都不是共产党,也不是亲共派。其吃苦的原因,就在和我认得。

所以有一个,曾得到他的同乡的忠告道:“你以后不要再说你是鲁迅的学生了罢。”在某大学里,听说尤其严厉,看看《语丝》,就要被称为“语丝派”;和我认识,就要被叫为“鲁迅派”的。

这样子,我想,已经够了,大足以平平正人君子之流的心了。但还要声明一句,这是一部分的人们对我的情形。此外,肯忘掉我,或者至今还和我来往,或要我写字或讲演的人,偶然也仍旧有的。

《语丝》我仍旧爱看,还是他能够破破我的岑寂。但据我看来,其中有些关于南边的议论,未免有一点隔膜。譬如,有一回,似乎颇以“正人君子”之南下为奇,殊不知《现代》在这里,一向是销行很广的。相距太远,也难怪。我在厦门,还只知道一个共产党的总名,到此以后,才知道其中有CP和CY(12)之分。一直到近来,才知道非共产党而称为什么Y什么Y(13)的,还不止一种。我又仿佛感到有一个团体,是自以为正统,而喜欢监督思想的。(14)我似乎也就在被监督之列,有时遇见盘问式的访问者,我往往疑心就是他们。但是否的确如此,也到底摸不清,即使真的,我也说不出名目,因为那些名目,多是我所没有听到过的。

以上算是牢骚。但我觉得正人君子这回是可以审问我了:

“你知道苦了罢?你改悔不改悔?”大约也不但正人君子,凡对我有些好意的人,也要问的。我的仁兄,你也许即是其一。

我可以即刻答复:“一点不苦,一点不悔。而且倒很有趣的。”

土耳其鸡(15)的鸡冠似的彩色的变换,在“以俟开审”之暇,随便看看,实在是有趣的。你知道没有?一群正人君子,连拜服“孤桐先生”的陈源教授即西滢,都舍弃了公理正义的栈房的东吉祥胡同,到青天白日旗下来“服务”了。《民报》的广告在我的名字上用了“权威”两个字,当时陈源教授多么挖苦呀(16)。这回我看见《闲话》(17)出版的广告,道:

“想认识这位文艺批评界的权威的,——尤其不可不读《闲话》!”这真使我觉得飘飘然,原来你不必“请君入瓮”,自己也会爬进来!

但那广告上又举出一个曾经被称为“学棍”的鲁迅来,而这回偏尊之曰“先生”,居然和这“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并列,却确乎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我立刻自觉:阿呀,痛哉,又被钉在木板上替“文艺批评界的权威”做广告了。两个“权威”,一个假的和一个真的,一个被“权威”挖苦的“权威”和一个挖苦“权威”的“权威”。呵呵!

祝你安好。我是好的。

鲁迅。九,三。

注释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一五一期。

(2)《鲁迅在广东》 钟敬文编辑,内收鲁迅到广州后别人所作关于鲁迅的文字十二篇和鲁迅的讲演记录稿三篇、杂文一篇。一九二七年七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3)“革命后方” 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自广东出师北伐,因而当时广东有“革命后方”之称。

(4)指国民党政客朱家骅,他当时任中山大学委员会委员(实际主持校务)。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在中大学生欢迎鲁迅的大会上,他也借机发表演说。

(5)秋瑾(1879—1907) 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一九○四年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一九○六年春回国。一九○七年在绍兴主持大通师范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与徐锡麟在浙、皖同时起义。徐锡麟起事失败后,她于七月十三日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遇害。

(6)郭沫若(1892—1978) 四川乐山人,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橄榄》是他的小说散文集,一九二六年九月创造社出版。

(7)“纸糊的假冠” 这是高长虹嘲骂作者的话。

(8)指香港《循环日报》。引文见一九二七年六月十日、十一日该报副刊《循环世界》所载徐丹甫《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一文。

(9)《学灯》 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一九一八年二月四日创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停刊。《时事新报》当时是研究系的报纸。

(10)指顾颉刚。一九二七年七月,顾颉刚从汉口《中央日报》副刊看到作者致孙伏园信,其中有“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的顾颉刚”等语,他即致函作者,说“诚恐此中是非,非笔墨口舌所可明了,拟于九月中旬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并要作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参看《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1)“缧绁之忧”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孔丘弟子。缧絏,亦作缧绁,古时系罪人的黑色绳索。

(12)CP 英文Communist Party的缩写,即共产党;CY,英文Communist Youth的缩写,即共产主义青年团。

(13)指国民党御用的反动青年组织。如L.Y.,即所谓“左派青年团”;T.Y.,即“三民主义同志社”。

(14)指所谓“士的派”(又称“树的党”),国民党右派“孙文主义学会”所操纵的广州学生界的一个反动团体。按“士的”是英语Stick(手杖、棍子)的音译。

(15)土耳其鸡 即吐绶鸡,俗称火鸡。头部有红色肉冠,喉下垂红色肉瓣;公鸡常扩翼展尾如扇状,同时肉冠及肉瓣便由红色变为蓝白色。

(16)《民报》 一九二五年七月创刊于北京,不久即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关于《民报》的广告,。陈西滢于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挖苦作者说:“不是有一次一个报馆访员称我们为‘文士’吗?鲁迅先生为了那名字几乎笑掉了牙。可是后来某报天天鼓吹他是‘思想界的权威者’,他倒又不笑了。”

(17)《闲话》 陈西滢发表在《现代评论》“闲话”专栏文章的结集,名为《西滢闲话》,一九二八年三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图书信息

基本资料

书名:通信(上册)

图书编号:822726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价:37.5

ISBN:711300872

作者: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院主编

出版日期:2001-01-01

版次:1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册为铁路通信机械部分,包括长途通信,区段通信,电话网及交换,站场通信,通信电源,接地装置和机械房屋等内容,结合铁路通信工程设计的需要和目前的设计标准及产品情况,列入了一般设计原则,设计经验,常用的计算方法,公式,图表,设备规格,性能及其他参考资料,并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近几年来铁路通信工程已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本手册可供铁路通信工程设计人员使用,亦可供通信施,维修和教学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长途通信

第一章 通路设计

第一节 长途通信网

第二节 载波增音站分布的核算

第三节 通路杂音标准

第二章 载波机械室安装设计

第三章 长途通信机械设备简介

第四章 电报

第五章 会议电话

第六章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

第七章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

第二篇 区段通信

第一章 区段通信区

第二章 区段通信设备安装设计

第三章 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第四章 区段通信机械设备简介

第三篇 铁路电话网及交换

第一章 铁路电话交换网

第二章 铁路电话交换网的信号方式及接口

第三章 中继线的计算

第四章 纵横制自动电话所安装设计

第五章 长途电话人工交换设备安装设计

第六章 长途自动电话安装设计

第七章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安装设计

第八章 几种通用设备资料

第四篇 站场通信

第一章 站场通信网

第二章 站场通信设备安装设计

第三章 扩音设备安装设计

第四章 站场无线通信的设计

第六章 共用天线电视

第五章 闭路电视监视和静止图象传输

第五篇 通信电源、通信接地装置、通信机械房屋

第一章 通信电源

第二章 通信接地装置

第三章 通信机械房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