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挺叶苔属 |
释义 | 植物体大,较硬,红褐色;茎倾立或先端上升,分枝侧生,发生叶腋内;侧叶横生茎上,略内折呈沟槽状,2裂,裂达到叶片的二分之一,背瓣呈楔形,腹瓣斜立,全缘,略抱茎;腹叶一般缺失;叶片细胞壁增厚,具瘤,三角体小。雌雄异株或同株混生;雄苞叶集生呈穗状;雌苞叶2~5裂,瓣裂边缘具齿;蒴萼大,上部具三条纵褶,口部具不整齐齿。芽孢常存 中文学名:挺叶苔属 拉丁学名:Lophoziaceae 界:植物界 科:Lophoz~aceae 属:Anastrophyllum 种:Anasrophyllum 分布区域:热带亚洲地区、喜马拉亚、山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大洋洲及中南美洲 挺叶苔属-分类挺叶苔属(Anastrophyllum)隶属于苔类植物裂 叶苔科Lophoz~aceae中的一个属。该属首先由 Stephani[”于1893年以挺叶苔[AnastrophyttMm donnianum(Hook.)Steph.]为模式建立的;但不 同的学者对本属所包含的范围看法不一:Schuster[21 1969年将本属分成6个亚属,而Gmlle 1983年将 本属分成5个亚属,并将Schuster系统中的湿生苔 亚属(Eremontus)提升为属。笔者在对挺叶苔属进 行研究时主要参照的是Grolle 1983年的系统。挺 叶苔属植物分布范围广,遍布世界各地,据Bon. net 1962年统计其总数为95种。最早对我国挺叶苔属植物进行研究的是Stephani,他在研究Delavay采自我国云南的标本时 发现了该属的挺叶苔 ;1981年高谦先生在(东北苔类植物志)中记录了三种挺叶苔属植物 】,分别 是小挺叶苔[A.mlnutum(Schred.ex Crantz.) Schust.]、抱茎挺叶苔[A.assimile(Mitt.)Steph.] 和石生挺叶苔[A.saxico[a(Schrad.)Schust.]。 1990年Piippe根据文献记载报道了中国挺叶苔属 植物共9种1变种 l。在以后出版的我国苔藓植物 分类研究的专著 ’ 中未见该属中国新记录的报 道。我们在对中国苔类标本进行研究时,发现了本 属的另一种毛口挺叶苔[Anastrophytlum pitigerum (Nees.)Steph.]在我国海南的分布,为中国新记录 种。现将其描述报道如下: 毛口艇叶苔(新拟名)(图版:1) Anatrophyllum piligerum(Nees.)Steph.Hed. wiga 32:140,1893. Jungermannia pitigera Nees,Nova Acta Caes. Acad.Leop.Nat.Cur.12(1)414.1824. 挺叶苔属-外形Type:Java,Leg.B1time(13.0 tO see). 植物体较大,黄棕色至深棕色,挺硬;茎尖先端 上升,长2~5 cm,带叶宽1.5--2.5mm,单一或具 少数分枝;分枝常从侧叶叶腋处发出或从茎腹面正 中发出;茎直径300~500t~m,横切面细胞分化明 显,皮层由3~4层细胞组成,细胞壁厚,颜色较深, 细胞腔小;中部细胞较大,直径15~30tan,细胞壁 薄,颜色浅,细胞腔较大;茎腹面假根稀少或缺失;叶 覆瓦状排列,背仰,近横生;卵形至阐卵形,1.5--2.0 iTlm长,1.2~1.8mm宽,强烈内凹,呈抱茎状态,先 端2裂,裂口深达2/3叶长,裂瓣卵状三角形,兜状 内凹,先端具2~4单列细胞短尖,展开时相互重叠。 叶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壁厚,近于等轴型;叶尖细 胞12~23 m,上部细胞20~30“m,中下部细胞40 —60 m长,10~15tan宽,三角体与细胞腔相等或 大于细胞腔;角质层表面光滑或略粗糙。雌雄异株。 雄株咯小;雌苞生于茎先端.常由于基部具新生枝呈 倒生型,蒴萼长椭球形,长1.5~1.8 mm,粗约 lmm,中上部具深纵褶,口部收缩,具多数纤毛,蒴 萼壁细胞形状不规则15~30 m,细胞壁厚。 生境:生于树干或腐木上。 标本:海南岛尖峰岭,海拔1250 m,陈邦杰 412b(IFSBH)。 挺叶苔属-分布本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洲地区、喜马拉亚 山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大洋洲及中南美洲。 1.植物体一部分(背面观);2.蒴萼;3、4.叶片形状;5.叶裂 瓣尖部细胞:6.叶裂瓣上部边缘细胞;7.叶片中下部细胞; 8 蒴萼壁细胞;9.蒴萼口部纤毛及细胞;10.茎部分横切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